華文網

北大六院院長:中小學生沉迷網遊或致腦功能受損!我們該怎麼辦?

►沉迷手遊的青少年丨圖片來自Pixabay

編者按:

“不會玩就別玩!作業寫完了嗎?小學生就別出來坑隊友了!”

小學生玩手游不斷被群嘲的同時,《小學生打賞王者榮耀主播 花環衛工母親4萬元積蓄》、《“王者榮耀”似鴉☆禁☆片式傳播 學生群體深陷其中》諸如此類的新聞也不絕於網。日前北京理工大學附中學生向父親索要手機未果,從家中11樓陽臺跳下身亡的事件更讓人唏噓不已。

不能說網游是罪魁禍首,但我們也不得不注意,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孩子,

能否承受沉迷網路遊戲給他們帶來的負面影響?拋卻戲謔惡搞,在這個兒童節,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陸林,與您嚴肅談一談網路遊戲成癮。

撰文|陸林(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

責編|程莉

● ● ●

臨床案例:

小李,男,15歲,高二學生,性格內向、好強,小學至初中成績一直很好,以優異的中考成績進入當地重點高中重點班級。家庭經濟狀況較差,平時父母工作繁忙,

與孩子溝通較少。近日于父母的陪同下到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就診。

孩子自訴進入高中以後,感覺學習變得力不從心,學習成績下滑,後經常出現上課注意力不能集中、昏昏欲睡,記憶力開始減退。偶然一天,小李聽到同學討論網路遊戲,後開始接觸網絡遊戲,漸漸地發現自己能在虛擬網路遊戲世界中獲得巨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玩網游時是自己最開心的時候,

但從虛擬世界回到現實生活後,小李感到非常煩躁,覺得自己對不起父母辛勤的付出,無法達到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常陷入深深的自責當中,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產生了強烈的心理落差。到後來,當上課遇到聽不懂的地方時,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到遊戲中的場景,有時甚至忍不住蹺課到網吧去玩遊戲,玩後又陷入自責當中,但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導致成績一塌糊塗,甚至出現了不想活的念頭。

好好的孩子,為什麼會變這樣?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從人際交往、娛樂方式、工作學習等各方面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據調查顯示,目前中國互聯網使用的普及率達52.7%1,其中10-39歲群體占整體線民的73.7%2。在享受互聯網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受到了互聯網過度使用的負面影響。據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CNNIC) 2017年1月發佈的第39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

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路遊戲使用者規模達到4.17億,手機網路遊戲達3.52億,魔獸、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等網路、手機遊戲成為了最受青少年青睞的娛樂性活動之一。

為何會網路遊戲成癮?

►沉迷手遊的青少年丨圖片來自Pixabay

2013年美國醫學會發佈的《美國精神疾病及統計手冊(第五版)》中把網路成癮作為潛在的精神疾病之一3,網路遊戲成癮成為影響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熱點問題之一,據薈萃分析顯示4,網路遊戲成癮的概率約為3.1%。網路成癮是指個體反復、過度使用網路而導致的一種精神行為障礙,以網路遊戲成癮最為多見,但目前網路成癮尚未有一致的定義。自1995年美國學者Goldberg提出“網路成癮”以來,關於如何界定網路成癮,目前仍存在很大的爭議。目前有學者認為網路成癮應具有以下特徵5:

過度使用,常伴隨大量時間的投入影響了日常生活;

戒斷症狀,停止使用網路時出現憤怒、焦慮及抑鬱等戒斷反應;

耐受性,主要表現為對電腦軟體、硬體設備的需求不要增高;

社會功能的受損,主要表現為爭吵、撒謊、孤僻、疲勞及學習成績差等。

影響網路遊戲成癮的相關因素有很多,社會、心理、生物學因素相互交織,在網路遊戲成癮、持續及依賴形成等各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一)社會文化因素:

(1)可獲得性:中國網路使用的普及、大量網吧出現、智慧手機及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的廣泛使用,青少年能輕易獲得玩網路遊戲的機會;

(2)家庭因素: 父母過分的嚴格要求、家庭矛盾、單親家庭、家庭溝通少以及父母、兄長過度使用網路是網路遊戲成癮的危險因素。此外,中國高中時期的青少年面臨巨大的壓力,網路遊戲所提供的虛擬世界可以幫助他們暫時忘掉這些來自于學業的壓力6;

(3)同伴影響、社會壓力: 目前網路遊戲是青少年茶餘飯後常討論的話題之一,網路遊戲已成為青少年不被同伴排斥、增進友誼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心理因素:

對於某些特殊性格的人來說,他們極易沉迷於網路遊戲,這些人往往具有衝動、好奇、叛逆、控制力差等特徵;

(三)生物因素:

網路遊戲可通過腦內的獎賞系統使大腦發生改變,造成大腦的長時程損害。研究發現7,網路遊戲成癮者獎賞系統中的多巴胺神經遞質在突觸間隙的含量增高,其原因可能是由於多巴胺轉運速的降低。

網路遊戲或造成青少年腦功能受損

►沉迷手遊的青少年丨圖片來自Pixabay

青少年是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之一,神經系統和心理機能尚未成熟,網路遊戲極具誘惑力的特性可能會造成腦功能的受損,導致青少年追求刺激,以獲得欣快感,最終形成依賴。網路遊戲的危害主要表現為以下四方面:

(1)網路遊戲對軀體健康的影響

青少年是一個人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重要時期,沉迷網路遊戲將會對青少年產生巨大的傷害。玩網路遊戲時的久坐、飲食的不規律及中樞神經系統持續處於高度興奮狀態等,將導致植物神經系統、代謝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出現紊亂,增加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情況嚴重時可導致猝死。

(2)網路遊戲對情緒及人格發展的影響

在網路遊戲中,青少年可以逃避現實生活中無法解決的問題,擺脫“弱者”地位,選擇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尋找能夠滿足成就感的替代品。網路遊戲成癮者容易混淆遊戲的虛擬世界和現實生活,造成遊戲中和遊戲外人格的分離——他們更願意全身心投入遊戲中而不願回到現實世界中面對真實的自我。同時,多達89%的遊戲中存在大量的暴力內容8,這些暴力內容可導致青少年出現攻擊性情感、認知及行為,增高警覺性9,進而增加青少年犯罪的風險。

此外,有研究發現6網路遊戲成癮常合併精神疾病同時發生,這些精神疾病主要包括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抑鬱障礙、社交恐懼及物質濫用、強迫障礙、適應不良及進食障礙等。這種現象的產生可能是由於這兩者間存在潛在共同的生物學、心理學及社會學機制,精神疾病可增高網路遊戲成癮的可能性,而網路遊戲成癮則會增加精神疾病的風險,兩者相互影響。

在臨床實踐中,精神疾病與沉迷網路遊戲的案例非常常見,有一部分患者描述自己並不是離不開網路遊戲,只是覺得心情不好、煩躁,想通過網路遊戲的方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而已;而另一部分患者則描述因為自己玩遊戲,父母、老師反復嘮叨、指責,從而導致心情不好,覺得自己很無用,甚至出現了自殺的觀念。

(3)網路遊戲對大腦功能的影響

近年來,研究顯示網路成癮者過度或強迫尋求網路行為與藥物成癮類似,不能控制自己行為。影像學研究顯示,青少年神經尚未發育成熟,眶額皮層較薄,擁有較弱的衝動控制能力10,易造成網路遊戲的成癮。同時,有研究顯示11,與正常被試者相比,網路成癮的青少年眶額皮層、腦島及內嗅皮層變薄,提示這些與衝動控制有關的腦區在網路遊戲成癮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有學者通過功能磁共振成像發現,在遊戲圖片線索誘發的任務下12,網路遊戲成癮者中右眶額皮層、右背外側皮層、右側伏隔核、雙側扣帶回及右側尾狀核等渴求相關腦區的啟動顯著高於正常被試者,這一結果與藥物成癮的患者的影像學研究類似,提示與渴求增加的相關腦區在網路遊戲成癮中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13,可能為網路遊戲成癮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4)網路遊戲對睡眠及學習成績的影響

網路遊戲佔用大量的時間,常導致睡眠時間縮短,電子設備發出的藍光抑制大腦內褪黑素的釋放,從而導致入睡困難。同時,有研究顯示14,自我控制能力在上網時間與睡眠品質之間發揮著仲介作用。此外,青少年把學習時間沉迷於網路遊戲將導致成績一落千丈,嚴重者甚至退學。一項調查顯示15,58%的學生報告網路的過度使用將導致學習興趣減弱,成績下降,蹺課現象加劇。在門診中,常遇到有些網路成癮青少年的父母描述孩子經常在夜裡偷偷起來玩遊戲,從而導致第二天無法準時起床上學;有些青少年則通過蹺課方式去玩網路遊戲,最終被迫退學,從而導致社會功能嚴重受損。

多管齊下預防和控制網游成癮

面對網路遊戲給社會及個體帶來的巨大危害,如何趨利避害,避免青少年沉迷於網路遊戲,引導青少年走出網路的虛擬世界?這是擺在全社會面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需要社會及家長共同努力對網游遊戲成癮進行科學的預防和有效的控制。

(1) 政府方面

近年來我國政府已充分認識到網路遊戲對青少年的危害,並出臺多項涉及網路和網吧管理的政策法規,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網路遊戲的更新,適應新趨勢下的網路和網吧管理的政策法規也需應運而生。此外,政府也應加強對網路和網吧的監管,嚴格把控網路環境,避免暴力、色☆禁☆情等網路遊戲傳播,並控制網吧數量,避免在校園周圍設立網吧及相關娛樂場所,淨化校園周圍環境,以減少青少年接觸到網路遊戲的機會。

(2) 社會方面

杜絕網路成癮對青少年的危害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青少年處於心智體魄發育的關鍵期,應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避免對網路遊戲等過度宣傳,多開放安全、健康、有益的公共場所,如體育場、圖書館、科技館等,不僅可豐富青少年的課餘生活,還可培養青少年廣泛的興趣愛好。並應設立專門的青少年網路成癮治療中心,對已成癮的青少年及其家長給予正確的指導,使其逐漸擺脫網路成癮。

(3) 學校方面

青少年多數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老師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加強其自控能力。應開設專門的網路素質教育課程,讓青少年能夠正確瞭解和認識網路,揭開網路的“神秘面紗”,降低其好奇心。針對學生的特長與興趣,開展多種文體活動、培訓班等,積極鼓勵其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夏令營,有意識的將青少年的視線從網路上轉移。

(4) 家庭方面

良好的家庭環境對預防青少年網路成癮具有重要的意義。家長應避免給予青少年過多的壓力和關注,改變自身“命令式”或“家長式”的教育方式,加強與孩子的溝通,注重瞭解其內心的想法,尊重其思想,將孩子作為平等、獨立的個體,營造一種和諧寬鬆的家庭氛圍。在發現青少年有沉溺於網路遊戲的跡象時,應避免激化矛盾,逐步引導孩子瞭解網路遊戲的弊端。青少年學業壓力較大,課餘時間家長應陪同或鼓勵孩子多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避免佔用孩子的課餘時間“充電”等,以降低孩子的逆反心理。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孩子沉迷網路引發合併精神心理問題,如不能正常上課學習時,應及時尋求專科醫生進行藥物或心理治療。

參考文獻:

1.Stats IW. World Internet Users Statistics and World Population Stats. 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htm 2017.

2.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 第39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P020170123364672657408pdf 2017.

3.Association AP.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Inc 2013.

4.Ferguson CJ, Coulson M, Barnett J. A meta-analysis of pathological gaming prevalence and comorbidity with mental health, academic and social problems.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2011; 45(12): 1573-8.

5.Block JJ. Issues for DSM-V: internet addic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8; 165(3): 306-7.

6.Yen CF, Yen JY, Ko CH. Internet addiction: ongoing research in Asia. World psychiatry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 2010; 9(2): 97.

7.Hou H, Jia S, Hu S, et al. Reduced striatal dopamine transporters in people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Journal of 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12; 2012: 854524.

8.Wallenius M, Punamaki RL, Rimpela A. Digital Game Playing and Direct and Indirect Aggression in Early Adolescence: The Roles of Age, Social Intelligence, and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07; 36(3): 325-36.

9.Anderson CA, Shibuya A, Ihori N, et al. Violent video game effects on aggression, 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0; 136(2): 151-73.

10.Hong SB, Kim JW, Choi EJ, et al. Reduced orbitofrontal cortical thickness in male adolesc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Behavioral and brain functions : BBF 2013; 9: 11.

11.Yuan K, Cheng P, Dong T, et al. Cortical thickness abnormalities in late adolescence with online gaming addiction. PloS one 2013; 8(1): e53055.

12.Ko CH, Liu GC, Hsiao S, et al. Brain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gaming urge of online gaming addiction.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2009; 43(7): 739-47.

13.Wilson SJ, Sayette MA, Fiez JA. Prefrontal responses to drug cues: a neurocognitive analysis. Nature neuroscience 2004; 7(3): 211-4.

14.馮晶,曽帥,孫英紅. 大學生網路成癮、網路遊戲體驗、自我控制能力與睡眠品質的關係探討. 世界睡眠醫學雜誌 2014; 1(4): 4.

15.K Y. Caught in the net: how to recognize the signs of internet addiction-and winning strategy for recovery New York: John Wiley&Sons 1998.

2013年美國醫學會發佈的《美國精神疾病及統計手冊(第五版)》中把網路成癮作為潛在的精神疾病之一3,網路遊戲成癮成為影響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熱點問題之一,據薈萃分析顯示4,網路遊戲成癮的概率約為3.1%。網路成癮是指個體反復、過度使用網路而導致的一種精神行為障礙,以網路遊戲成癮最為多見,但目前網路成癮尚未有一致的定義。自1995年美國學者Goldberg提出“網路成癮”以來,關於如何界定網路成癮,目前仍存在很大的爭議。目前有學者認為網路成癮應具有以下特徵5:

過度使用,常伴隨大量時間的投入影響了日常生活;

戒斷症狀,停止使用網路時出現憤怒、焦慮及抑鬱等戒斷反應;

耐受性,主要表現為對電腦軟體、硬體設備的需求不要增高;

社會功能的受損,主要表現為爭吵、撒謊、孤僻、疲勞及學習成績差等。

影響網路遊戲成癮的相關因素有很多,社會、心理、生物學因素相互交織,在網路遊戲成癮、持續及依賴形成等各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一)社會文化因素:

(1)可獲得性:中國網路使用的普及、大量網吧出現、智慧手機及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的廣泛使用,青少年能輕易獲得玩網路遊戲的機會;

(2)家庭因素: 父母過分的嚴格要求、家庭矛盾、單親家庭、家庭溝通少以及父母、兄長過度使用網路是網路遊戲成癮的危險因素。此外,中國高中時期的青少年面臨巨大的壓力,網路遊戲所提供的虛擬世界可以幫助他們暫時忘掉這些來自于學業的壓力6;

(3)同伴影響、社會壓力: 目前網路遊戲是青少年茶餘飯後常討論的話題之一,網路遊戲已成為青少年不被同伴排斥、增進友誼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心理因素:

對於某些特殊性格的人來說,他們極易沉迷於網路遊戲,這些人往往具有衝動、好奇、叛逆、控制力差等特徵;

(三)生物因素:

網路遊戲可通過腦內的獎賞系統使大腦發生改變,造成大腦的長時程損害。研究發現7,網路遊戲成癮者獎賞系統中的多巴胺神經遞質在突觸間隙的含量增高,其原因可能是由於多巴胺轉運速的降低。

網路遊戲或造成青少年腦功能受損

►沉迷手遊的青少年丨圖片來自Pixabay

青少年是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之一,神經系統和心理機能尚未成熟,網路遊戲極具誘惑力的特性可能會造成腦功能的受損,導致青少年追求刺激,以獲得欣快感,最終形成依賴。網路遊戲的危害主要表現為以下四方面:

(1)網路遊戲對軀體健康的影響

青少年是一個人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重要時期,沉迷網路遊戲將會對青少年產生巨大的傷害。玩網路遊戲時的久坐、飲食的不規律及中樞神經系統持續處於高度興奮狀態等,將導致植物神經系統、代謝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出現紊亂,增加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情況嚴重時可導致猝死。

(2)網路遊戲對情緒及人格發展的影響

在網路遊戲中,青少年可以逃避現實生活中無法解決的問題,擺脫“弱者”地位,選擇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尋找能夠滿足成就感的替代品。網路遊戲成癮者容易混淆遊戲的虛擬世界和現實生活,造成遊戲中和遊戲外人格的分離——他們更願意全身心投入遊戲中而不願回到現實世界中面對真實的自我。同時,多達89%的遊戲中存在大量的暴力內容8,這些暴力內容可導致青少年出現攻擊性情感、認知及行為,增高警覺性9,進而增加青少年犯罪的風險。

此外,有研究發現6網路遊戲成癮常合併精神疾病同時發生,這些精神疾病主要包括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抑鬱障礙、社交恐懼及物質濫用、強迫障礙、適應不良及進食障礙等。這種現象的產生可能是由於這兩者間存在潛在共同的生物學、心理學及社會學機制,精神疾病可增高網路遊戲成癮的可能性,而網路遊戲成癮則會增加精神疾病的風險,兩者相互影響。

在臨床實踐中,精神疾病與沉迷網路遊戲的案例非常常見,有一部分患者描述自己並不是離不開網路遊戲,只是覺得心情不好、煩躁,想通過網路遊戲的方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而已;而另一部分患者則描述因為自己玩遊戲,父母、老師反復嘮叨、指責,從而導致心情不好,覺得自己很無用,甚至出現了自殺的觀念。

(3)網路遊戲對大腦功能的影響

近年來,研究顯示網路成癮者過度或強迫尋求網路行為與藥物成癮類似,不能控制自己行為。影像學研究顯示,青少年神經尚未發育成熟,眶額皮層較薄,擁有較弱的衝動控制能力10,易造成網路遊戲的成癮。同時,有研究顯示11,與正常被試者相比,網路成癮的青少年眶額皮層、腦島及內嗅皮層變薄,提示這些與衝動控制有關的腦區在網路遊戲成癮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有學者通過功能磁共振成像發現,在遊戲圖片線索誘發的任務下12,網路遊戲成癮者中右眶額皮層、右背外側皮層、右側伏隔核、雙側扣帶回及右側尾狀核等渴求相關腦區的啟動顯著高於正常被試者,這一結果與藥物成癮的患者的影像學研究類似,提示與渴求增加的相關腦區在網路遊戲成癮中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13,可能為網路遊戲成癮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4)網路遊戲對睡眠及學習成績的影響

網路遊戲佔用大量的時間,常導致睡眠時間縮短,電子設備發出的藍光抑制大腦內褪黑素的釋放,從而導致入睡困難。同時,有研究顯示14,自我控制能力在上網時間與睡眠品質之間發揮著仲介作用。此外,青少年把學習時間沉迷於網路遊戲將導致成績一落千丈,嚴重者甚至退學。一項調查顯示15,58%的學生報告網路的過度使用將導致學習興趣減弱,成績下降,蹺課現象加劇。在門診中,常遇到有些網路成癮青少年的父母描述孩子經常在夜裡偷偷起來玩遊戲,從而導致第二天無法準時起床上學;有些青少年則通過蹺課方式去玩網路遊戲,最終被迫退學,從而導致社會功能嚴重受損。

多管齊下預防和控制網游成癮

面對網路遊戲給社會及個體帶來的巨大危害,如何趨利避害,避免青少年沉迷於網路遊戲,引導青少年走出網路的虛擬世界?這是擺在全社會面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需要社會及家長共同努力對網游遊戲成癮進行科學的預防和有效的控制。

(1) 政府方面

近年來我國政府已充分認識到網路遊戲對青少年的危害,並出臺多項涉及網路和網吧管理的政策法規,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網路遊戲的更新,適應新趨勢下的網路和網吧管理的政策法規也需應運而生。此外,政府也應加強對網路和網吧的監管,嚴格把控網路環境,避免暴力、色☆禁☆情等網路遊戲傳播,並控制網吧數量,避免在校園周圍設立網吧及相關娛樂場所,淨化校園周圍環境,以減少青少年接觸到網路遊戲的機會。

(2) 社會方面

杜絕網路成癮對青少年的危害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青少年處於心智體魄發育的關鍵期,應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避免對網路遊戲等過度宣傳,多開放安全、健康、有益的公共場所,如體育場、圖書館、科技館等,不僅可豐富青少年的課餘生活,還可培養青少年廣泛的興趣愛好。並應設立專門的青少年網路成癮治療中心,對已成癮的青少年及其家長給予正確的指導,使其逐漸擺脫網路成癮。

(3) 學校方面

青少年多數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老師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加強其自控能力。應開設專門的網路素質教育課程,讓青少年能夠正確瞭解和認識網路,揭開網路的“神秘面紗”,降低其好奇心。針對學生的特長與興趣,開展多種文體活動、培訓班等,積極鼓勵其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夏令營,有意識的將青少年的視線從網路上轉移。

(4) 家庭方面

良好的家庭環境對預防青少年網路成癮具有重要的意義。家長應避免給予青少年過多的壓力和關注,改變自身“命令式”或“家長式”的教育方式,加強與孩子的溝通,注重瞭解其內心的想法,尊重其思想,將孩子作為平等、獨立的個體,營造一種和諧寬鬆的家庭氛圍。在發現青少年有沉溺於網路遊戲的跡象時,應避免激化矛盾,逐步引導孩子瞭解網路遊戲的弊端。青少年學業壓力較大,課餘時間家長應陪同或鼓勵孩子多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避免佔用孩子的課餘時間“充電”等,以降低孩子的逆反心理。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孩子沉迷網路引發合併精神心理問題,如不能正常上課學習時,應及時尋求專科醫生進行藥物或心理治療。

參考文獻:

1.Stats IW. World Internet Users Statistics and World Population Stats. 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htm 2017.

2.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 第39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P020170123364672657408pdf 2017.

3.Association AP.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Inc 2013.

4.Ferguson CJ, Coulson M, Barnett J. A meta-analysis of pathological gaming prevalence and comorbidity with mental health, academic and social problems.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2011; 45(12): 1573-8.

5.Block JJ. Issues for DSM-V: internet addic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8; 165(3): 306-7.

6.Yen CF, Yen JY, Ko CH. Internet addiction: ongoing research in Asia. World psychiatry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 2010; 9(2): 97.

7.Hou H, Jia S, Hu S, et al. Reduced striatal dopamine transporters in people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Journal of 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12; 2012: 854524.

8.Wallenius M, Punamaki RL, Rimpela A. Digital Game Playing and Direct and Indirect Aggression in Early Adolescence: The Roles of Age, Social Intelligence, and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07; 36(3): 325-36.

9.Anderson CA, Shibuya A, Ihori N, et al. Violent video game effects on aggression, 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0; 136(2): 151-73.

10.Hong SB, Kim JW, Choi EJ, et al. Reduced orbitofrontal cortical thickness in male adolesc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Behavioral and brain functions : BBF 2013; 9: 11.

11.Yuan K, Cheng P, Dong T, et al. Cortical thickness abnormalities in late adolescence with online gaming addiction. PloS one 2013; 8(1): e53055.

12.Ko CH, Liu GC, Hsiao S, et al. Brain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gaming urge of online gaming addiction.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2009; 43(7): 739-47.

13.Wilson SJ, Sayette MA, Fiez JA. Prefrontal responses to drug cues: a neurocognitive analysis. Nature neuroscience 2004; 7(3): 211-4.

14.馮晶,曽帥,孫英紅. 大學生網路成癮、網路遊戲體驗、自我控制能力與睡眠品質的關係探討. 世界睡眠醫學雜誌 2014; 1(4): 4.

15.K Y. Caught in the net: how to recognize the signs of internet addiction-and winning strategy for recovery New York: John Wiley&Sons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