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誰綁架了拖延症?

本篇文章共:964個字,建議閱讀:3分鐘

命運從自律開始,

浪費生命是最大的缺德。要用有限的時間,為社會、國家、家人做出應有的貢獻,這也是自身的責任。改變風水從自控開始。沒有自控能力的人是對自己、對家人最大的不負責任,也是最無能的表現!只有能夠控制住自己情緒的人,才能掌握未來、自調風水。此理是利國、利家、利己之大道,要把它落實在自身,行持在生活裡、工作中。

一秦東魁

01

意志力薄弱是拖延症的誘因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自身效率的低下歸結於拖延症,

這種說法更多是源於習慣性拖延者的自嘲。拖延是一種與自我控制對立的衝動。而事實上,這種衝動不僅僅表現為拖延症。這種自嘲顯然並不幽默,產生拖延這種症狀的人是意志力生了病。而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正是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受制於自控力的問題,專門開設了“意志力科學”這門課程,
以幫助學生增強自控,沒想到竟成為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拖延症不僅限於自控力的鬆散,另一個原因還在一心多用上,我們的專注力不夠集中,很多事情習慣進行同時處理和思考,思路極容易被打斷,同時還會產生焦慮情緒和壓力感受,這就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02

拖延症不是忽視父母的藉口

還有一方面的拖延體現在家庭中,在我們身上有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情景,

就是當父母叫我們的時候,沒有及時去回答父母甚至有時還會不理不睬,直到在父母重複很多遍以後我們才會支支吾吾作出回應,身體上也沒有去行動。

在外人看來這種行為非常的沒有禮貌,就會輕視父母沒有做好教育工作,在父母看來,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到今天卻聽不進話,不禁讓人感到寒心。所以父母吩咐的事就要立刻去做,不拖延、不推辭、不偷懶。

在孝順父母上面,這是首先應該做到的。

03

參透生命的意義

告別拖延

子曰:吾十五而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說:“我從十五歲開始立志追求學問,到了三十歲在各方面都能夠自立,四十歲是對於人生的大問題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會輕易被迷惑,六十歲時能做到受人之謗而不移,到了七十歲,能夠身心自由地生活在自己選擇的事業和理想裡,

自在的活在道德理想所確定的規範裡”。

由此可見孔子豁達而堅定的人生觀。現在的今天,有多少人三十而不能立呢?孔子告訴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其生命都是高貴而有價值的;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可以活得有價值並充實快樂。

一我是泓迪一

謙德弘願原創出品

更多秦東魁老師視頻音訊,請關注以下連結

蜻蜓fm秦東魁:http://neo.qingting.fm/channels/158114

優酷秦東魁:http://i.youku.com/u/UMTI2OTYyOTA0?spm=a2h0k.8191407.0.0

騰訊視頻秦東魁:http://v.qq.com/vplus/

您的轉發,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幫助

一我是泓迪一

謙德弘願原創出品

更多秦東魁老師視頻音訊,請關注以下連結

蜻蜓fm秦東魁:http://neo.qingting.fm/channels/158114

優酷秦東魁:http://i.youku.com/u/UMTI2OTYyOTA0?spm=a2h0k.8191407.0.0

騰訊視頻秦東魁:http://v.qq.com/vplus/

您的轉發,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