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正在學中醫的奶爸的親身思考,用中醫治療女兒濕疹身癢無法安睡

從梅曉萍主任醫師小兒濕疹身癢無法安睡醫案談談對濕疹治療的思考

我女兒、近三歲,今年4月起,晚上入睡前總是全身亂抓不肯入睡,非要我給搓背半個多小時才肯入睡。

可是入睡後二三個小時就會亂抓脖頸部,睡不安穩,有時候醒來就說癢,甚至啼哭。晚上哄她睡覺已經非常費勁,到了半夜還經常醒來安撫她,大人也睡不好搞得非常累,非常頭疼。

從身體上來看,有點像是濕疹但不明顯,抓出的痕跡很明顯,仔細看皮膚有的部位像粟米一樣一坨一坨的。(如圖)背部有抓痕,頸部和肩部皮膚因抓爛有角質化現象,皮膚有一塊一塊粟米粒形狀,

因為光線和對焦水準的原因沒有拍得非常明顯。

我把孩子的情況和照片跟梅主任講了之後,梅主任給出處方:蒲公英15、當歸15、川穹10、百部15、蛇床子8、桂枝10、赤芍10。水煎外洗。

洗了一次後當天晚上睡覺就安穩了,連續洗了三天,皮膚明顯改善,紅色部分已經不見,

背部角質化的皮膚也改善很多,頸部還有一些角質化的痕跡,但是身體明顯光滑多了。抓爛角質化的部分,是需要時間來修復的。

對於小兒濕疹我以前用過消風散(方劑:當歸、生地、防風、蟬蛻、知母、苦參、胡麻、荊芥、蒼術、牛蒡子、石膏各一錢,甘草、木通各五分),對於有明顯紅疹的通常當時效果比較好,但是容易復發。後來跟梅主任聊起濕疹治療,梅主任講消風散是涼血祛風,用涼藥壓下去的還是不會處理的很乾淨。

我回想在《傷寒論》中只有炙甘草湯是用地黃,其他沒有地黃的方劑,在《金匱要略》裡最著名的有地黃的方劑就是“腎氣丸”,後世著名的六味地黃丸其實來自“腎氣丸”的思路,宋朝兒科聖手錢乙把腎氣丸中的桂枝和附子給去掉,專門用來治小兒腎陰不足引起的囟開不合,五遲五軟等症狀。

《傷寒論》的病都是外邪引起,採用的八法(汗、吐、下、和、清、溫、消、補),

其中心思想還是把病邪通過它的位置,用最省力的方法排出,而不是關門打狗的方式,畢竟狗急會跳牆,把病邪關在自己身體內消滅它不知道身體裡面有什麼東西會被它弄壞,這也是中醫和西醫在治療疾病上非常不同的思路,中醫的這種思路用在治療濕疹上,既然都已經發病在表皮,只是正氣不足無法把病邪推出去,所以我們用藥肯定是要幫助它推出去,
而不是把它壓回身體。而地黃這味藥,最具有代表性的功效就是滋補腎經(腎氣丸是中藥方劑中補益藥典範,所採取的三補三泄的結構中地黃是要進入腎經進行滋補的),如果用在濕疹上,多多少少有引邪入內的嫌疑。

在這樣的思路下,我就不想再用消風散來解決,而是請梅主任重新開方。這個方劑採用祛風祛濕,溫通助陽祛濕的藥物,採用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取其漂浮之氣,治皮膚表面的紅腫非常有效;因為角質化已經比較明顯,配以當歸補血以滋養皮膚,佐以川穹活血化瘀,加快皮膚恢復。百部善治癬瘡及肺部疾病,裡外兼使,蛇床子燥濕祛風,桂枝溫陽祛風,加強皮膚表面的循環系統、赤芍祛濕活血,用此四味藥合用溫陽祛風祛濕,短期效果非常明顯,當然長期效果還需要觀察,但是在思路上我覺得非常有道理。

皮膚病不論西醫中醫都是是個廣泛的難題,毛病不大但是瘙癢讓患者非常難忍,往往喜歡採用激素藥膏處理,這樣的處理方法雖然暫時有效,到再次發作時更加難治。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皮膚病也是好事,至少我們的身體還有能力把病邪從體內推往體外,而不是隱藏在身體深處不知道哪天爆發。可是當身體只能把病邪推到皮膚這個層面的時候是非常痛苦的,為什麼身體就不能一鼓作氣的完全推出呢,我們常說正氣不足,其實還是有點做學問不夠認真,到底是什麼氣不足才會導致病邪停留在皮膚上?從生理結構上來說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呢?

在臨床上,我觀察小兒濕疹,以及常見的皮膚過敏等皮膚病,通常是與肺系疾病有密切的關係,患有哮喘、支氣管炎、慢性鼻炎等肺系疾病的小兒通常容易犯濕疹皮炎。

為什麼肺部疾病容易引起濕疹等皮膚過敏等疾病?我觀察的結果,通常是這些孩子在患有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方面的疾病時,處理的方法有問題,沒有讓病邪完全外解:西藥常用點滴、霧化等方式,而還有一批被西醫思維洗腦的中醫喜歡開板藍根、大青葉等寒涼藥物來治療,不管用中醫還是西醫,如果寒涼藥用多了,很容易把病邪留在體內,孩子生髮之氣比大人要足,在生長的過程中,體內的這些異物身體自然會往外推,在推的過程中就容易形成濕疹、過敏性皮炎等。

從《傷寒論》的六經辯證來看,外感引起的咳嗽,其實還是在太陽病,而不是太陰病(肺經屬手太陰),所以傷寒六經的身體結構和我們通常中醫講的十二經的結構是有所不同的。從傷寒論的條文來看,皮毛屬太陽所轄,皮膚病多還是太陽區塊宣發障礙引起的,代謝的廢物無法順利排出,在皮膚上積攢成一個類似垃圾池用來往外排泄廢物的通道。在這樣的思考下,我們應該是加強太陽的宣發功能加快排泄速度,把病邪排乾淨身體就會好,不管是處理身癢的小發汗法的桂枝二麻黃一湯,還是處理濕黃濕疹的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都有這方面的考量。

所以於皮膚病,切勿隨便塗抹濕疹膏之類的膏藥來處理,通常藥膏不利於濕氣外排,反而容易把邪氣壓入體內,再次發作時發現一次比一次嚴重。

我女兒其實遺傳了我的鼻炎,一歲內就經常有濕疹,都是採用紫草膏等清熱的藥物進行處理,雖然當時是壓下去了,從現在看還是可能遺留了問題。所以一歲以內的濕疹,其實還是應該積極處理,建議多用艾葉煮水洗,艾葉性溫,現代嬰兒,多在空調房裡生產,出生就容易受寒氣侵襲,用艾葉有助於體內寒濕排出。

這次濕疹發作,還有個原因是春天到了外部潮濕,濕邪內外呼應同氣相求引起的,但是身體又沒有能力完全排出,正處於皮膚表層,屬於典型中醫所說的“|營衛不和表氣淤滯”的狀態,就是身體想將邪氣通過皮膚排出,但是正氣不足能量不夠,邪氣就處於表皮,阻隔了營衛的正常迴圈,這個時候身體感覺反而是最癢的,真正形成濕疹排出在表面,反而沒有那麼癢,所以有些孩子皮膚上看起來很可怕,反而不是很癢,否則孩子抓撓多了就會容易感染。當然,這不是說濕疹不用就醫,如果濕疹再拖一段時間發生變化,又會癢起來。

治療濕疹這類過敏性皮膚病,一方面用宣發溫通祛風祛濕的藥物,幫助濕邪從體內排出;另一方面要增加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動則生陽,陽氣足了身體自我的迴圈排泄能力也會增強,這樣就有助於孩子早日擺脫濕疹皮炎的困擾。

·END:

本文作者系梅曉萍大夫的學生

一個正在學中醫的奶爸

本文由 “中醫同城” 原創出品,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使用。

取其漂浮之氣,治皮膚表面的紅腫非常有效;因為角質化已經比較明顯,配以當歸補血以滋養皮膚,佐以川穹活血化瘀,加快皮膚恢復。百部善治癬瘡及肺部疾病,裡外兼使,蛇床子燥濕祛風,桂枝溫陽祛風,加強皮膚表面的循環系統、赤芍祛濕活血,用此四味藥合用溫陽祛風祛濕,短期效果非常明顯,當然長期效果還需要觀察,但是在思路上我覺得非常有道理。

皮膚病不論西醫中醫都是是個廣泛的難題,毛病不大但是瘙癢讓患者非常難忍,往往喜歡採用激素藥膏處理,這樣的處理方法雖然暫時有效,到再次發作時更加難治。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皮膚病也是好事,至少我們的身體還有能力把病邪從體內推往體外,而不是隱藏在身體深處不知道哪天爆發。可是當身體只能把病邪推到皮膚這個層面的時候是非常痛苦的,為什麼身體就不能一鼓作氣的完全推出呢,我們常說正氣不足,其實還是有點做學問不夠認真,到底是什麼氣不足才會導致病邪停留在皮膚上?從生理結構上來說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呢?

在臨床上,我觀察小兒濕疹,以及常見的皮膚過敏等皮膚病,通常是與肺系疾病有密切的關係,患有哮喘、支氣管炎、慢性鼻炎等肺系疾病的小兒通常容易犯濕疹皮炎。

為什麼肺部疾病容易引起濕疹等皮膚過敏等疾病?我觀察的結果,通常是這些孩子在患有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方面的疾病時,處理的方法有問題,沒有讓病邪完全外解:西藥常用點滴、霧化等方式,而還有一批被西醫思維洗腦的中醫喜歡開板藍根、大青葉等寒涼藥物來治療,不管用中醫還是西醫,如果寒涼藥用多了,很容易把病邪留在體內,孩子生髮之氣比大人要足,在生長的過程中,體內的這些異物身體自然會往外推,在推的過程中就容易形成濕疹、過敏性皮炎等。

從《傷寒論》的六經辯證來看,外感引起的咳嗽,其實還是在太陽病,而不是太陰病(肺經屬手太陰),所以傷寒六經的身體結構和我們通常中醫講的十二經的結構是有所不同的。從傷寒論的條文來看,皮毛屬太陽所轄,皮膚病多還是太陽區塊宣發障礙引起的,代謝的廢物無法順利排出,在皮膚上積攢成一個類似垃圾池用來往外排泄廢物的通道。在這樣的思考下,我們應該是加強太陽的宣發功能加快排泄速度,把病邪排乾淨身體就會好,不管是處理身癢的小發汗法的桂枝二麻黃一湯,還是處理濕黃濕疹的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都有這方面的考量。

所以於皮膚病,切勿隨便塗抹濕疹膏之類的膏藥來處理,通常藥膏不利於濕氣外排,反而容易把邪氣壓入體內,再次發作時發現一次比一次嚴重。

我女兒其實遺傳了我的鼻炎,一歲內就經常有濕疹,都是採用紫草膏等清熱的藥物進行處理,雖然當時是壓下去了,從現在看還是可能遺留了問題。所以一歲以內的濕疹,其實還是應該積極處理,建議多用艾葉煮水洗,艾葉性溫,現代嬰兒,多在空調房裡生產,出生就容易受寒氣侵襲,用艾葉有助於體內寒濕排出。

這次濕疹發作,還有個原因是春天到了外部潮濕,濕邪內外呼應同氣相求引起的,但是身體又沒有能力完全排出,正處於皮膚表層,屬於典型中醫所說的“|營衛不和表氣淤滯”的狀態,就是身體想將邪氣通過皮膚排出,但是正氣不足能量不夠,邪氣就處於表皮,阻隔了營衛的正常迴圈,這個時候身體感覺反而是最癢的,真正形成濕疹排出在表面,反而沒有那麼癢,所以有些孩子皮膚上看起來很可怕,反而不是很癢,否則孩子抓撓多了就會容易感染。當然,這不是說濕疹不用就醫,如果濕疹再拖一段時間發生變化,又會癢起來。

治療濕疹這類過敏性皮膚病,一方面用宣發溫通祛風祛濕的藥物,幫助濕邪從體內排出;另一方面要增加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動則生陽,陽氣足了身體自我的迴圈排泄能力也會增強,這樣就有助於孩子早日擺脫濕疹皮炎的困擾。

·END:

本文作者系梅曉萍大夫的學生

一個正在學中醫的奶爸

本文由 “中醫同城” 原創出品,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