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俄羅斯大飛機也迎來首飛:但經濟內憂外患的它註定無法與中國競爭

據外國媒體報導稱,近日,由俄羅斯自主進行研發的新型大客機MS-21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的飛行。俄羅斯方面表示,在持續了約半個小時左右的飛行後,MS-21首飛便完成了各項飛行任務,

飛行的高度達到一千米,時速達到三百千米。據稱,MS-21首飛完成後便收到了不少的訂單。

眾所周知,俄羅斯科技一直有著性能低、可靠性不足等一些列的問題,所以俄羅斯一直都會盡可能地購買來自其他國家的二手航空產品。但近年來隨著西方科技的大規模引入,

俄羅斯民航企業的安全性獲得了顯著的提升。不甘在客機領域上一直敗壞下去的俄羅斯,啟動了一些列的研製計畫。而這一批新型的客機型號將會依照西方航空技術的要求進行研發,並聯合西方的供應商提供設備和零件,從小型客機做起,逐漸掌握技術後研發大客機。

實際上俄羅斯的做法和中國很相似。中國先是成功做出了小噸位的ARJ-21,再到最近首飛成功的大客機C919。

而俄羅斯也是先完成了小噸位的SSJ-100,再到今日首飛成功的MS-21。不過與中國稍有不同的就是,俄羅斯的客機並不是全部由同一家企業生產開發的。SSJ-100是油俄法合資企業生產的,而近日首飛的MS-21則是由俄羅斯企業製造。

MS-21客機的市場定位於中國的C919很接近,

俄羅斯希望MS-21能夠在國際市場上有一番作為,從而提升俄羅斯客機的國際影響力。但是俄羅斯客機面臨著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就是資金不足。俄羅斯經濟下行,並沒有過多的資金用於MS-21的推廣。客機是一個昂貴的東西,單價數億千萬和億元計算。新興的品牌客機必須要獲得國家的優惠補貼,才能獲得發展的機會。就算是歐洲國家,也無法獨立承受前期的巨大成本。

而俄羅斯目前正處於經濟困難的狀態,周邊戰事連連、歐美國家的封鎖、油價下跌,無不打擊這俄羅斯的經濟。所以,以目前的財政狀況,俄羅斯已經沒有錢再去支持客機的發展。不說客機,就連俄羅斯一直以來都注重的軍事領域的資金也是不斷縮減。

所以,MS-21等客機在未來預計不會有太大的市場發展前景。相較於MS-21,C919的未來要光明的多,因為兩者背後的經濟後盾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