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六問中國PMI資料:傳遞怎樣的經濟信號?為什麼小企業景氣度高?

本文作者廣發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原文標題《關於PMI資料的六個問題》

投資要點:問題一,5月PMI資料反映出來的經濟信號如何?問題二,高頻資料和PMI的指向一致嗎?問題三,為什麼小企業景氣度高,
大企業景氣度低?問題四,庫存分項有被動補庫存階段的特徵麼?問題五,高企的非製造業究竟有哪些行業在帶動?零售、建築、房地產各自表現如何?問題六,PMI資料對於我們認識當前大類資產表現有何啟示?

本報告和上篇報告《非再通脹交易,亦非通縮交易時段》可對照看,上篇偏框架,本篇偏驗證。這兩篇代表著我們對於當前經濟的最新解讀。隨著4-5月經濟資料的陸續出臺,

對經濟超樂觀(新週期)、超悲觀(週期破滅)的情緒都在退去,我們關於三週期疊加的結論正在得到驗證。

問題一:5月PMI資料反映出來的經濟信號如何?

第一,資料整體偏強,製造業持平,非製造業回升。5月製造業PMI為51.2,環比持平;非製造業PMI為54.5,環比回升0.5個點。一平一升明顯偏強。

第二,如果考慮季節性,製造業資料可能是小幅放緩。關於中采PMI是否應該季調,中采在《解讀PMI:走在市場之前》中曾解釋說中采使用的是一種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季節調整方法,

且因為資料不到10年,不建議再做數學季調。對此我們的一個理解是:資料沒有包含數學方法下的季調,不存在重複季調的問題;資料看上去仍存在季節性,做簡單的季調處理應是合理的;且目前資料鏈也已超過10年。

季節調整後5月PMI為51.1,略低於上月的51.2。

問題二:5月的高頻資料和PMI指向一致嗎?

發電耗煤增速低於前4個月,

高於去年四季度,這一點大致代表工業。5月發電耗煤增速為11%,低於4月的14%,3月的18%,1-2月的16%,但高於去年四季度的8-10%。這一組資料能夠大致描述當前工業的相對狀況。

衛星中國製造業指數5月為50.36,環比大致放緩至去年10月水準,這一點可以作為工業表現的參考。5月SMI為50.36,低於1-4月的52.0、51.1、51.8和51.3,大致放緩至去年10月水準。SMI是以中國工業基地的新開工和庫存為觀測指標,可以當作是製造業表現的一個參考。

生意社BCI的5月數值為-0.19,處於收縮區,但好於上月,這一點代表上游。生意社大宗商品供需指數(BCI)為-0.19,好於4月的-0.36和3月的-0.47,但明顯差於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這一組資料能夠大致代表上游行業的相對狀況。BCI監測的8個板塊,跌幅最大的能源板塊同比為-3.54%,其次是橡塑的-2.57%,漲幅最大的是鋼鐵板塊的2.37%,其次是建材的0.50%。

問題三:為什麼小企業景氣度高,大企業景氣度低?

大企業PMI自2月觸頂以來第四個月放緩,

小企業PMI卻環比大升1.0個點,繼續創新高。我們推斷這背後可能有幾種原因。

原因一:5月包含“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環期間保限產的影響。根據中國水泥雜誌、數位水泥網等資訊來源,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期間,華北六省市都推動了環保限產,這可能導致月度重化工業資料偏低,對大企業PMI有一定影響。

原因二:相當一部分小企業處於貿易產業鏈修復的影響之下。從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來看,2016年二季度以來出口產業鏈一直處於修復趨勢中,這一點可能對小企業景氣度影響明顯。

原因三:從上游價格,到庫存週期敏感型的大企業,再外溢到小企業有一個漸進的傳遞過程。從4月工業資料來看,隨著上游價格的回落,對庫存週期比較敏感的上游行業先出現放緩,上游以大中型企業為主。對一個典型的產業鏈傳遞來說,一家大中型企業的景氣變化將通過訂單效應向大量小企業傳遞,這中間存在一個時滯。

問題四:庫存分項有“被動補庫存”的特徵麼?

嚴格來說,單月PMI庫存不能用來判斷庫存週期。PMI庫存相當於一個環比庫存資料,儘管環比的趨勢性是和同比吻合的,但看歷史資料我們不難發現,即使在庫存上升期中,也一樣頻繁有環比下降;即使在庫存下降期中,也一樣有頻繁的環比上升出現,而且不完全由於季節性影響。

但值得注意的是5月價格指標回落依舊較快,價格領先於庫存。5月原材料購進價格和出廠價格環比分別放緩2.3個點和1.1個點,回落幅度已經較3月和4月收窄,但依舊較快。連續3個月以上的價格回落在邏輯上指向後續補庫存動能放緩。

5月PMI產成品庫存同比環比均是年內最低,確實反映庫存動能偏弱。5月PMI產成品庫存環比為-1.6,同比為-0.2,均是過去5個月最弱。從4月工業企業產成品資料來看,4月已經開啟被動補庫存。5月可能尚不至於進入主動去庫存,但庫存動能確實偏低。

問題五:非製造業究竟有哪些行業在帶動?零售、建築、房地產各自表現如何?

如前所述,5月非製造業PMI為54.5,環比回升0.5個點。

非製造業為何會有上佳表現?究竟是哪些行業在帶動?據中新社引述的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關於5月非製造業資料的點評報導,一些關鍵資訊包括:

零售業商務活動指數大幅上升。亮點之一是網路消費相關的郵政寄遞活動;亮點之二是住宿和景區服務業等與旅遊消費。

土木工程建築業的新訂單指數環比升幅明顯。這一點證明基建活動依舊在活躍之中。從非製造業的分項建築業指數來看,5月為60.4,低於4月的高點,但大致處於3月以來的高位。

房地產業商務活動指數繼續回落。在零售、建築業表現不錯的背景下,房地產是非製造業的一個主要拖累項。從70個大中城市房價來看,2016年12月為一個週期性性頂部,而一季度的新開工又是一個偏高點,目前均處於回落區間,所以房地產商務活動的放緩料將持續。

問題六:PMI資料對於我們認識當前大類資產表現有何啟示?

從5月PMI資料來看,一則經濟確實在放緩,PMI分項和其他經濟資料一樣,大部分都較3-4月的高位有所回落;二則經濟有明顯的韌性,基本上屬於一輪脈衝之後的正常放緩;目前PMI的整體水位大致是2013年Q4以來最高,且沒有任何“斷崖式”回落的資料,部分資料如非製造業PMI還在繼續創新高,目前經濟資料隱含的GDP增速應該在6.8左右,並不算低。

我們在上篇報告《非通脹交易,亦非通縮交易時段》中指出,當前經濟既不是新週期(把朱格拉週期視為唯一週期),也不是週期破滅(把庫存週期視為唯一週期),而是一個三週期疊加下有下行拖動也有上行支撐的溫和放緩過程。從大類資產環境來說,目前既不屬於通縮交易,也不屬於再通脹交易,而是一種混搭狀態。

從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來看,2016年二季度以來出口產業鏈一直處於修復趨勢中,這一點可能對小企業景氣度影響明顯。

原因三:從上游價格,到庫存週期敏感型的大企業,再外溢到小企業有一個漸進的傳遞過程。從4月工業資料來看,隨著上游價格的回落,對庫存週期比較敏感的上游行業先出現放緩,上游以大中型企業為主。對一個典型的產業鏈傳遞來說,一家大中型企業的景氣變化將通過訂單效應向大量小企業傳遞,這中間存在一個時滯。

問題四:庫存分項有“被動補庫存”的特徵麼?

嚴格來說,單月PMI庫存不能用來判斷庫存週期。PMI庫存相當於一個環比庫存資料,儘管環比的趨勢性是和同比吻合的,但看歷史資料我們不難發現,即使在庫存上升期中,也一樣頻繁有環比下降;即使在庫存下降期中,也一樣有頻繁的環比上升出現,而且不完全由於季節性影響。

但值得注意的是5月價格指標回落依舊較快,價格領先於庫存。5月原材料購進價格和出廠價格環比分別放緩2.3個點和1.1個點,回落幅度已經較3月和4月收窄,但依舊較快。連續3個月以上的價格回落在邏輯上指向後續補庫存動能放緩。

5月PMI產成品庫存同比環比均是年內最低,確實反映庫存動能偏弱。5月PMI產成品庫存環比為-1.6,同比為-0.2,均是過去5個月最弱。從4月工業企業產成品資料來看,4月已經開啟被動補庫存。5月可能尚不至於進入主動去庫存,但庫存動能確實偏低。

問題五:非製造業究竟有哪些行業在帶動?零售、建築、房地產各自表現如何?

如前所述,5月非製造業PMI為54.5,環比回升0.5個點。

非製造業為何會有上佳表現?究竟是哪些行業在帶動?據中新社引述的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關於5月非製造業資料的點評報導,一些關鍵資訊包括:

零售業商務活動指數大幅上升。亮點之一是網路消費相關的郵政寄遞活動;亮點之二是住宿和景區服務業等與旅遊消費。

土木工程建築業的新訂單指數環比升幅明顯。這一點證明基建活動依舊在活躍之中。從非製造業的分項建築業指數來看,5月為60.4,低於4月的高點,但大致處於3月以來的高位。

房地產業商務活動指數繼續回落。在零售、建築業表現不錯的背景下,房地產是非製造業的一個主要拖累項。從70個大中城市房價來看,2016年12月為一個週期性性頂部,而一季度的新開工又是一個偏高點,目前均處於回落區間,所以房地產商務活動的放緩料將持續。

問題六:PMI資料對於我們認識當前大類資產表現有何啟示?

從5月PMI資料來看,一則經濟確實在放緩,PMI分項和其他經濟資料一樣,大部分都較3-4月的高位有所回落;二則經濟有明顯的韌性,基本上屬於一輪脈衝之後的正常放緩;目前PMI的整體水位大致是2013年Q4以來最高,且沒有任何“斷崖式”回落的資料,部分資料如非製造業PMI還在繼續創新高,目前經濟資料隱含的GDP增速應該在6.8左右,並不算低。

我們在上篇報告《非通脹交易,亦非通縮交易時段》中指出,當前經濟既不是新週期(把朱格拉週期視為唯一週期),也不是週期破滅(把庫存週期視為唯一週期),而是一個三週期疊加下有下行拖動也有上行支撐的溫和放緩過程。從大類資產環境來說,目前既不屬於通縮交易,也不屬於再通脹交易,而是一種混搭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