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試管嬰兒促排卵要防止卵巢扭轉

“卵巢扭轉”在婦產科急腹症中卻並不少見。過去卵巢蒂扭轉往往因為發現不夠及時,處理較為棘手,而需要在急診條件下進行卵巢和輸卵管的切除,損失了一半的生育能力。

近年來隨著輔助生育技術的開展,卵巢蒂扭轉的發生率有所上升。

試管嬰兒促排卵要防止卵巢扭轉

卵巢扭轉(也稱卵巢蒂扭轉),是指卵巢或附件(卵巢和輸卵管)的血管蒂以其本身為軸,發生部分或完全扭轉,可累及同側輸卵管以及其他結構,因此又叫附件扭轉。

卵巢扭轉約占婦科急診手術的2%~3%,1890年該病由Sutton首先報導,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年輕女性多見,以育齡期婦女最常見,20〜39歲期間者占70.6%。常急性起病,表現為體位改變後/突發的陣發性患側隱痛或劇痛,逐漸加重,往往局限於患側,伴有典型的噁心、嘔吐等表現;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患側背部或大腿。扭轉的血管可致卵巢缺血壞死,只好行患側卵巢切除術,嚴重影響生育功能。

卵巢扭轉的危險因素及誘因

1、先天性生☆禁☆殖☆禁☆器官異常:正常卵巢扭轉少見,多為輸卵管或卵巢系膜過長所致。

2、合併卵巢腫瘤:直徑約5~6cm的卵巢腫瘤最容易發生蒂扭轉,是否扭轉主要與腫瘤的大小、活動度有關,即中等大小腫瘤易於發生蒂扭轉,瘤蒂長,腫瘤與周圍組織無粘連、活動度大,因此多發生於良性腫瘤。

3、其他誘因:劇烈活動、突然改變體位、排空過度充盈的膀胱、黃體期黃體血腫等引起卵巢重心偏移而發生扭轉。

臨床上常見的卵巢扭轉患者多有體位突然改變的病史或誘因。

促排卵治療和卵巢扭轉

促排卵引起的卵巢扭轉於1987年首次報導。隨著促排卵的廣泛應用,卵巢扭轉發病率增加,有報導顯示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後卵巢扭轉發病率達0.1%。

可能和以下因素有關:

(1)促排卵過程中多個卵泡同時發育,卵巢體積明顯增大,輸卵管與輸卵管系膜延長,卵巢活動度增加。

(2)合併OHSS者卵巢體積明顯增大,腹水的出現使卵巢活動度加大。

(3)妊娠後卵巢黃體的形成,及妊娠後HCG刺激,使卵巢體積明顯大於正常生理狀態,且持續時間較長。有報導顯示OHSS非妊娠患者卵巢扭轉發生率為2.3%,OHSS妊娠後卵巢扭轉發生率為16%,

且常發生于妊娠12周內。然而促排卵後發生的卵巢扭轉臨床表現有其特殊性,其症狀及體征不典型,尤其是因合併卵巢過度刺激導致卵巢扭轉的輔助檢查敏感率下降。

卵巢扭轉的治療

目前對於卵巢扭轉的處理原則是診斷明確後儘快行手術治療。傳統手術的原則是一旦診斷卵巢扭轉則需要進行患側附件的切除,以預防扭轉梗死後的繼發性血管栓塞,栓子脫落至重要器官和血管,就會出現致命的危險。

近年來的手術觀念趨於保守性手術,大大的提高了扭轉患者的術後生育力。扭轉持續的時間及扭轉蒂的鬆緊度是決定能否保留卵巢的關鍵。一般認為,發病至手術時間小於36h有保留卵巢的可能,術中根據卵巢血供的恢復情況進行權衡,對於術中進行卵巢復位後的,可疑缺血部分恢復血供的患者,可保留卵巢。但需和患者及其家屬充分溝通,告知有再次扭轉,繼發性血栓形成的風險。而對於有明顯組織壞死應該進行附件切除術。

結語

卵巢扭轉是嚴重的婦科急腹症,尤其是促排卵後妊娠患者卵巢扭轉發生率升高、處理難度增加,醫生和患者都應對此提高警惕,積極預防。建議在助孕前應向患者充分說明促排卵相關併發症,尤其是促排卵後婦女應避免劇烈運動,一旦出現腹痛立刻就診,不可因恐懼而盲目等待,喪失保留卵巢的時機。在超促排卵中應根據不同的卵巢儲備採取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在獲得適當卵子數、保證妊娠率同時,儘量溫和刺激卵巢,必要時全胚冷凍,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傳統手術的原則是一旦診斷卵巢扭轉則需要進行患側附件的切除,以預防扭轉梗死後的繼發性血管栓塞,栓子脫落至重要器官和血管,就會出現致命的危險。

近年來的手術觀念趨於保守性手術,大大的提高了扭轉患者的術後生育力。扭轉持續的時間及扭轉蒂的鬆緊度是決定能否保留卵巢的關鍵。一般認為,發病至手術時間小於36h有保留卵巢的可能,術中根據卵巢血供的恢復情況進行權衡,對於術中進行卵巢復位後的,可疑缺血部分恢復血供的患者,可保留卵巢。但需和患者及其家屬充分溝通,告知有再次扭轉,繼發性血栓形成的風險。而對於有明顯組織壞死應該進行附件切除術。

結語

卵巢扭轉是嚴重的婦科急腹症,尤其是促排卵後妊娠患者卵巢扭轉發生率升高、處理難度增加,醫生和患者都應對此提高警惕,積極預防。建議在助孕前應向患者充分說明促排卵相關併發症,尤其是促排卵後婦女應避免劇烈運動,一旦出現腹痛立刻就診,不可因恐懼而盲目等待,喪失保留卵巢的時機。在超促排卵中應根據不同的卵巢儲備採取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在獲得適當卵子數、保證妊娠率同時,儘量溫和刺激卵巢,必要時全胚冷凍,防止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