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30而立是個“偽命題”,你沒資格不自信!

前段時間,我參加了畢業12年後的大學同學聚會。原本我是不願意參加這種“攀比會”的,但組辦的同學說,這次是我們班畢業12周年的大學聚會,在聚會中大家明文規定:“不談事業家庭,

只談同窗友誼”。人到一定年紀總是容易懷舊,於是奔著聚會“中心思想”,我去參加了這次同學會。

一進會場,我發現我這批大學同學都沒啥變化,大家一見面嘻嘻哈哈的跟從前一樣。不管混的好不好,大家都不會刻意去比較,也不會去故意打探彼此收入職業婚否,

彼此客客氣氣的,仿佛回到了讀書時代,畫面很暖。只不過全班80個大同學聚會結束時,說好這次聚會每個人200元的AA制,還是被一個上市遊戲公司CEO的男同學,捷足先登的為我們刷卡,他的舉動引發同學中一群人小騷亂,不過總體大家情緒穩定。

那哥們事後對我們說:有啥事都可以找他解決,大家都很禮貌的對他說聲謝謝,也有的同學也流露出不屑。話說這位搶單的CEO男同學,

當年是我們班上的“醫科學渣”,在讀大學期間,曾被多人討厭,禍害過不少女同學。當年的他濫情、蹺課、調皮搗蛋,只不過人家出生好混的好,大學畢業8年後早就娶了白富美生了2個娃,30出頭就達到了人生巔峰,現為國內數一數二的青年企業家。

我旁邊的一個女同學幽幽的對我說:我本以為,這次大學聚會與其他聚會不一樣,我們班一定不會有攀比或炫耀者出現,

結果還是不幸“中遭了”。她幽怨的對我說:30多歲的我,做著不穩定的工作,開個二手車,無老公無小孩,自從與初戀戀愛失敗後,接下來的幾場戀愛,也沒怎麼讓我覺得幸福。

如今的我每月按時還3k的房貸,一月就8k的死工資,在職場高不成低不就,我有時候感到迷茫而絕望。我怕失業,怕哪天就成了廢人。你知道嗎?女人到了30歲挺難熬的,事業不穩定,感情無著落,父母日益衰老,那種沒有安全感的煎熬,

那種對未來迷茫的焦慮,不是身在其中的人是體會不到的。

聽了這位女同學的話,不知為什麼,似乎我心情也變得沉重起來,那種關於“三十而立的焦慮感”撲面而來。不老美女劉曉慶曾感慨:“中國女人放棄自己太早了。年過二十五不再談青春,年過三十不再談年輕,年過四十不再談姿色。”見到人形象好評價就是:呦,都這歲數了,真不容易。在傳統觀中,女人年齡稍長,

就不該美好了。女人自己也接受這樣的心理暗示:老啦,不行了……女人別忘記我們有責任展示生命的美麗,那是女人應有的生命尊嚴。

在某個時候,中國女人在乎年齡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不要說30歲以上的都是老女人,比自己沒大幾歲的都笑人家老,18歲的也能嘲笑20歲。其實就是為了說我比她年輕,就沒想過幾年後的自己嗎?時間是很快的,拿青春當你最重要的寶物是最愚蠢的事,因為你之後的漫長人生註定只能走下坡路。”

-所謂人生規劃從來就是瞎胡鬧-

大學畢業12年,只是人生的一個轉角點。不管你有沒有仔細做過你的人生規劃、職場規劃、養老規劃、出國規劃。即使你從大學畢業就給自己列出一個:我要多少歲升職加薪,我要多少歲出國留學,我要多少歲結婚生子,我要多少歲周遊世界,我要多少歲退休等等。多年以後你看你羅列出來的那些表,你會深深感慨:“計畫趕不上變化”。

你給自己羅列出來的那些清單,就像一個“空想的烏托邦”,你把你自己置身於空想的世界,你覺得人生才會有更多的盼頭。你緊張你焦慮你不安,都源於你對自我的不認同,你對你的人生充滿了迷茫,年紀越大越絕望。你需要一些教條和線框把自己人生每個年齡該做什麼事,框起來。

後來你發現,你能夠鎖住的只不過是你自己內心的不安。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生命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我們生活的環境以及我們的家庭會發生什麼巨變。所以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都是不靠譜的。

因為恐慌,你會經常看一些成功學的書籍,經常聽一些成功人士的演講,你會時不時的告訴自己,只要你努力你也可以和他們一樣。而這個世界那些成功學或者成功人士,他們除了美化自己各種出生,包裝自己各種履歷以外,你會發現他們沒有什麼和你不一樣,只不過他們比你更善於表達自己,更能俘獲人心,更能讓你一眼記住他們。

我們每個人出生環境不同,成長境遇不同,我們沒資格去指導他人人生,也沒資本對他成長指指點點,很多人連自己都搞不清楚想自己要什麼,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哪有資格和資本去幫他人規劃人生,去他人的人生世界裡指點江山。

-“三十而立”是一個偽命題-

人生從來就沒有規劃可言,規劃自己在那個年紀必須做什麼事,從來就是一個偽命題。誰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而三十而立的焦慮也只是你給自己人生做的一個枷鎖。你自己把自己框到30歲的枷鎖裡,他人走不進去自己又走不出來,到最後最鬧心的還是你自己。

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休·麥凱(Hugh Mackay)說,30歲成為一個人成熟的新里程碑,新一代“長不大的孩子”將花費更多時間用來學習和旅遊,他們也會有更多職業選擇。他說:“21歲正成為聚會的藉口,現在30歲才被年輕人認為成年的標誌。

當你抱怨你30+就老了的時候,當你一遇到各種困難各種挫折,一看到他人比自己混的好,就拿年齡來欺騙自己,一而再的對自己說:我都30+,我很迷茫很絕望。不管我是找工作還是談戀愛,似乎30歲以上的人是沒資格和資本享受和爭取這些機會的,只因為我30歲以上了,我年紀大了,我就該放棄自己了。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佈了2015年版《世界衛生統計》報告。中國在此次報告中的人口平均壽命為:男性74歲,女性77歲。30歲才不過度過了人生的42%多吧,還不到一半。想要幹什麼都不晚。退一萬步講,你六十歲開始打算做一件事,都不晚。沒有晚不晚這一說,只有意識到自己喜歡什麼,喜歡做什麼那一刻,才是人生的開始。

30+的你人生還沒有活到一半,你有啥資格說自己老了,你有啥理由說自己無用了?不管男人還是女人到了30歲以上,都是一個美好的年紀。特別是女人,30+的女人是她生命綻放最完美的時候,有閱歷有經歷成熟又有魅力。

30+只是一個年齡資料,真正讓女人衰老的是女人對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心,沒有足夠的勇氣和毅力去接受自己成長的變化。女人與其把自己框在30+就老了,在職場在情場都沒有發展空間上,不如拼命的去學習去努力,畢竟女人的安全感不是年齡給你的,是你自己給你自己的。

努力未必能夠成功,不努力一定失敗

說起之前那位為我們全班大學同學聚會買單的人生贏家,30出頭就當上市公司的CEO男同學,他的出身原本就比我們班很多同學要好,起點很高。他是那種即使不怎麼努力,接家族班就可以讓自己過的很好的人。

然而在大學畢業12年後,他義無反顧的做了與家族企業不相干的遊戲產業,拿到父親500萬啟動資金,找了一批程式師沒日沒夜的幹,就把自己公司的手遊做上市,這一切都是他自己奮鬥的結果。也許很多人都沒有富二代的出生,但這並不是讓自己不努力奮鬥的理由和藉口。

30+時,你應該:

1、有一個準確的目標定位,對自己有一個精准的評估

畢業之後到30+這幾年,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自我認知的階段。你這時候的你應該很清楚自己性格上的優點或者缺點,很清楚自己有哪些優勢和短板,很明白自己有什麼沒什麼,適合做什麼樣的職業,並且在職場或社交上還有那些需要突破,自己優勢在哪裡,劣勢在哪裡,如何揚長避短?

2、制定基本職業方向,並清楚知道自己以什麼謀生

儘管30+還談不上老,但這個時候你應該已經確定了自己在職場上,或者在生活中大致的發展方向。結合此前幾年的工作經驗,確定自己的興趣點在哪裡,未來會做什麼,分幾步走,最終達成什麼目標。即使工作受到阻礙,你還有哪些謀生的本事和技能?

3、開始打造屬於“靠譜踏實”的社交名片

在這個處處都是“網紅”,衝刺著我要出名的當下。成名並不是早晚的事情,把自己打造成一張靠譜的名片,讓圈子裡的人信賴你,給你更多的資源和合作機會,才是你混圈子的標籤。靠譜,踏實是行走職場與人際交往中最好的名片。

30+的你,需要明白

1、比起薪水,你所做的工作是否能夠提升自己?

初入職場的你,或許沒資格去挑選工作,你等著工作來選擇你。有的工作是你喜歡的,有的是你不喜歡的。但工作幾年以後,到30歲,你應該多問問自己:自己做的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歡的,現在的工作是否能夠提升自己。如果在職場遇到瓶頸期,沒有更多的上升空間,還有沒有別的辦法,或者別的技能讓自己能夠在職場立於不敗之地?

30+是一個充滿危機感的年齡,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尤其是當我們參加完一場朋友的婚禮,或者參加完同學會,你會有一種失衡感。特別是對於穩定工作的人來說,穩定會把你捆綁住手腳,也許你會安於現狀,賺的不多但老有所依。

當你看著體制外的人混的風聲水起,依舊會不甘心。不甘人後和虛榮心當然是一種進步的動力,但這種被動的動力持續性畢竟有限,不管你在體制內工作還是體制外工作,職場進取心和生活熱情才是讓你保持進步的最大推動力。如果你發現自己與公司的目標差太遠的話,就要考慮換到一個更符合自己目標的環境中去。

2、換崗or轉行

找到符合興趣的工作之所以重要,除了能給你在工作中帶來愉悅感,也會讓你更有責任心。職場的任何選擇都是一種賭博,哪怕你可以把風險規避到最小,風險也依然存在。如果你是按照自己的興趣去走的,那麼輸了你至少不會懊惱。在30歲轉換職業,也不至於將你前幾年的積累全部清空。

3、創業

在北上廣深,創業者的平均年齡在30-35歲。在離職以後自己出去創業,幾乎已經快要成為這個年紀的公司人中間的一股浪潮了。如果你已經想好了商業模式,盈利模式,有了一個比較周全的創業計畫,並且已經拉到一兩筆不錯的融資,你可以義無反顧的去創業,即使失敗了你也不用擔心,畢竟創業是一個很好的試錯機會,也是對你自己承受能力的最佳考驗。當你要嘗試著為更多人人生負責的時候,作為boss的你,會更加積極進取,一切以公司成敗為己任。

4、30+以後去留學,或者跨行去學習

30+,你有一定的經濟基本,這個時候的你如果依舊單身沒有拖累,你可以考慮去國外留學一段時間看看不同的世界。或者你花錢去讀一個在職EMBA,讓自己接觸更多優秀的人,為你在職場競爭增加一道籌碼。如果你天生是一個不喜歡和人打交道的人,那麼不如省下這筆高昂的EMBA學費,繼續去鑽研你的專業領域。

5、30+開始懂得平衡工作、家庭和生活

結婚、生子、帶小孩,家庭正在逐步分散這個年紀的職場女性的注意力。如果你不能狠心放棄事業成為一個全職太太,那麼你大概會更希望轉去一個相對穩定的後臺崗位。不過這不意味著你從此放棄了進入職業的上升通道。你可以利用在穩定崗位的機會做一些更長遠的規劃,去想一想十年以後的職場更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在這段時間選擇讀書等進修的方式,可以為你回到職場積累資本。多與已婚職場媽媽交流,給她們取經也是你解決問題,排解生活所帶來的焦慮感的有效方法。大家互相分享應對生活的經驗,你就會發現原來不是自己一個人在撐,就會有動力去克服在平衡工作生活所遇到的困難了。

30+一個美好的開始-

30-35歲是一個人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紀,見過一些世面,讀過一些書,去過一些國家和地區,嘗試過不同的工作,經歷過愛與被愛。無論你單身、已婚、混的好還是不好,30歲只是你青春期的上半場,不管這場比賽你在那個起跑線上,人生的賽場沒到終點你很難區分輸贏。

在人生的跑到上,一切都是經歷,一切都是體驗,這個世界上唯一的競爭對手就是你自己。不管好的壞的都是我們自己在承受在買單,不要為即將到來或者已經過去的30歲感到恐慌。30+只是一個年齡一個代號,他不代表輸贏,他只是你人生體驗的一個總結。30+的你依舊年輕,生機勃勃,當每天早晨的太陽升起的時候,你依舊充滿著鬥志昂揚。

生活從來就沒有投機取巧可言,辜負的青春也不會再回來,活在當下享受當下的30-35歲,他依舊是你生命中最好的開始。30+,讓你更懂得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她讓你的生命充滿了睿智而清澈的亮光。

希望我的女朋友:

思想、經濟、人格獨立,

一生努力做自己,為自己夢想而活。

獨立思考,自我認同。

永遠不抱怨,不嫉妒、不懦弱、不自卑!

相信靠自己的力量,也能過好一生。

因為你之後的漫長人生註定只能走下坡路。”

-所謂人生規劃從來就是瞎胡鬧-

大學畢業12年,只是人生的一個轉角點。不管你有沒有仔細做過你的人生規劃、職場規劃、養老規劃、出國規劃。即使你從大學畢業就給自己列出一個:我要多少歲升職加薪,我要多少歲出國留學,我要多少歲結婚生子,我要多少歲周遊世界,我要多少歲退休等等。多年以後你看你羅列出來的那些表,你會深深感慨:“計畫趕不上變化”。

你給自己羅列出來的那些清單,就像一個“空想的烏托邦”,你把你自己置身於空想的世界,你覺得人生才會有更多的盼頭。你緊張你焦慮你不安,都源於你對自我的不認同,你對你的人生充滿了迷茫,年紀越大越絕望。你需要一些教條和線框把自己人生每個年齡該做什麼事,框起來。

後來你發現,你能夠鎖住的只不過是你自己內心的不安。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生命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我們生活的環境以及我們的家庭會發生什麼巨變。所以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都是不靠譜的。

因為恐慌,你會經常看一些成功學的書籍,經常聽一些成功人士的演講,你會時不時的告訴自己,只要你努力你也可以和他們一樣。而這個世界那些成功學或者成功人士,他們除了美化自己各種出生,包裝自己各種履歷以外,你會發現他們沒有什麼和你不一樣,只不過他們比你更善於表達自己,更能俘獲人心,更能讓你一眼記住他們。

我們每個人出生環境不同,成長境遇不同,我們沒資格去指導他人人生,也沒資本對他成長指指點點,很多人連自己都搞不清楚想自己要什麼,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哪有資格和資本去幫他人規劃人生,去他人的人生世界裡指點江山。

-“三十而立”是一個偽命題-

人生從來就沒有規劃可言,規劃自己在那個年紀必須做什麼事,從來就是一個偽命題。誰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而三十而立的焦慮也只是你給自己人生做的一個枷鎖。你自己把自己框到30歲的枷鎖裡,他人走不進去自己又走不出來,到最後最鬧心的還是你自己。

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休·麥凱(Hugh Mackay)說,30歲成為一個人成熟的新里程碑,新一代“長不大的孩子”將花費更多時間用來學習和旅遊,他們也會有更多職業選擇。他說:“21歲正成為聚會的藉口,現在30歲才被年輕人認為成年的標誌。

當你抱怨你30+就老了的時候,當你一遇到各種困難各種挫折,一看到他人比自己混的好,就拿年齡來欺騙自己,一而再的對自己說:我都30+,我很迷茫很絕望。不管我是找工作還是談戀愛,似乎30歲以上的人是沒資格和資本享受和爭取這些機會的,只因為我30歲以上了,我年紀大了,我就該放棄自己了。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佈了2015年版《世界衛生統計》報告。中國在此次報告中的人口平均壽命為:男性74歲,女性77歲。30歲才不過度過了人生的42%多吧,還不到一半。想要幹什麼都不晚。退一萬步講,你六十歲開始打算做一件事,都不晚。沒有晚不晚這一說,只有意識到自己喜歡什麼,喜歡做什麼那一刻,才是人生的開始。

30+的你人生還沒有活到一半,你有啥資格說自己老了,你有啥理由說自己無用了?不管男人還是女人到了30歲以上,都是一個美好的年紀。特別是女人,30+的女人是她生命綻放最完美的時候,有閱歷有經歷成熟又有魅力。

30+只是一個年齡資料,真正讓女人衰老的是女人對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心,沒有足夠的勇氣和毅力去接受自己成長的變化。女人與其把自己框在30+就老了,在職場在情場都沒有發展空間上,不如拼命的去學習去努力,畢竟女人的安全感不是年齡給你的,是你自己給你自己的。

努力未必能夠成功,不努力一定失敗

說起之前那位為我們全班大學同學聚會買單的人生贏家,30出頭就當上市公司的CEO男同學,他的出身原本就比我們班很多同學要好,起點很高。他是那種即使不怎麼努力,接家族班就可以讓自己過的很好的人。

然而在大學畢業12年後,他義無反顧的做了與家族企業不相干的遊戲產業,拿到父親500萬啟動資金,找了一批程式師沒日沒夜的幹,就把自己公司的手遊做上市,這一切都是他自己奮鬥的結果。也許很多人都沒有富二代的出生,但這並不是讓自己不努力奮鬥的理由和藉口。

30+時,你應該:

1、有一個準確的目標定位,對自己有一個精准的評估

畢業之後到30+這幾年,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自我認知的階段。你這時候的你應該很清楚自己性格上的優點或者缺點,很清楚自己有哪些優勢和短板,很明白自己有什麼沒什麼,適合做什麼樣的職業,並且在職場或社交上還有那些需要突破,自己優勢在哪裡,劣勢在哪裡,如何揚長避短?

2、制定基本職業方向,並清楚知道自己以什麼謀生

儘管30+還談不上老,但這個時候你應該已經確定了自己在職場上,或者在生活中大致的發展方向。結合此前幾年的工作經驗,確定自己的興趣點在哪裡,未來會做什麼,分幾步走,最終達成什麼目標。即使工作受到阻礙,你還有哪些謀生的本事和技能?

3、開始打造屬於“靠譜踏實”的社交名片

在這個處處都是“網紅”,衝刺著我要出名的當下。成名並不是早晚的事情,把自己打造成一張靠譜的名片,讓圈子裡的人信賴你,給你更多的資源和合作機會,才是你混圈子的標籤。靠譜,踏實是行走職場與人際交往中最好的名片。

30+的你,需要明白

1、比起薪水,你所做的工作是否能夠提升自己?

初入職場的你,或許沒資格去挑選工作,你等著工作來選擇你。有的工作是你喜歡的,有的是你不喜歡的。但工作幾年以後,到30歲,你應該多問問自己:自己做的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歡的,現在的工作是否能夠提升自己。如果在職場遇到瓶頸期,沒有更多的上升空間,還有沒有別的辦法,或者別的技能讓自己能夠在職場立於不敗之地?

30+是一個充滿危機感的年齡,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尤其是當我們參加完一場朋友的婚禮,或者參加完同學會,你會有一種失衡感。特別是對於穩定工作的人來說,穩定會把你捆綁住手腳,也許你會安於現狀,賺的不多但老有所依。

當你看著體制外的人混的風聲水起,依舊會不甘心。不甘人後和虛榮心當然是一種進步的動力,但這種被動的動力持續性畢竟有限,不管你在體制內工作還是體制外工作,職場進取心和生活熱情才是讓你保持進步的最大推動力。如果你發現自己與公司的目標差太遠的話,就要考慮換到一個更符合自己目標的環境中去。

2、換崗or轉行

找到符合興趣的工作之所以重要,除了能給你在工作中帶來愉悅感,也會讓你更有責任心。職場的任何選擇都是一種賭博,哪怕你可以把風險規避到最小,風險也依然存在。如果你是按照自己的興趣去走的,那麼輸了你至少不會懊惱。在30歲轉換職業,也不至於將你前幾年的積累全部清空。

3、創業

在北上廣深,創業者的平均年齡在30-35歲。在離職以後自己出去創業,幾乎已經快要成為這個年紀的公司人中間的一股浪潮了。如果你已經想好了商業模式,盈利模式,有了一個比較周全的創業計畫,並且已經拉到一兩筆不錯的融資,你可以義無反顧的去創業,即使失敗了你也不用擔心,畢竟創業是一個很好的試錯機會,也是對你自己承受能力的最佳考驗。當你要嘗試著為更多人人生負責的時候,作為boss的你,會更加積極進取,一切以公司成敗為己任。

4、30+以後去留學,或者跨行去學習

30+,你有一定的經濟基本,這個時候的你如果依舊單身沒有拖累,你可以考慮去國外留學一段時間看看不同的世界。或者你花錢去讀一個在職EMBA,讓自己接觸更多優秀的人,為你在職場競爭增加一道籌碼。如果你天生是一個不喜歡和人打交道的人,那麼不如省下這筆高昂的EMBA學費,繼續去鑽研你的專業領域。

5、30+開始懂得平衡工作、家庭和生活

結婚、生子、帶小孩,家庭正在逐步分散這個年紀的職場女性的注意力。如果你不能狠心放棄事業成為一個全職太太,那麼你大概會更希望轉去一個相對穩定的後臺崗位。不過這不意味著你從此放棄了進入職業的上升通道。你可以利用在穩定崗位的機會做一些更長遠的規劃,去想一想十年以後的職場更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在這段時間選擇讀書等進修的方式,可以為你回到職場積累資本。多與已婚職場媽媽交流,給她們取經也是你解決問題,排解生活所帶來的焦慮感的有效方法。大家互相分享應對生活的經驗,你就會發現原來不是自己一個人在撐,就會有動力去克服在平衡工作生活所遇到的困難了。

30+一個美好的開始-

30-35歲是一個人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紀,見過一些世面,讀過一些書,去過一些國家和地區,嘗試過不同的工作,經歷過愛與被愛。無論你單身、已婚、混的好還是不好,30歲只是你青春期的上半場,不管這場比賽你在那個起跑線上,人生的賽場沒到終點你很難區分輸贏。

在人生的跑到上,一切都是經歷,一切都是體驗,這個世界上唯一的競爭對手就是你自己。不管好的壞的都是我們自己在承受在買單,不要為即將到來或者已經過去的30歲感到恐慌。30+只是一個年齡一個代號,他不代表輸贏,他只是你人生體驗的一個總結。30+的你依舊年輕,生機勃勃,當每天早晨的太陽升起的時候,你依舊充滿著鬥志昂揚。

生活從來就沒有投機取巧可言,辜負的青春也不會再回來,活在當下享受當下的30-35歲,他依舊是你生命中最好的開始。30+,讓你更懂得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她讓你的生命充滿了睿智而清澈的亮光。

希望我的女朋友:

思想、經濟、人格獨立,

一生努力做自己,為自己夢想而活。

獨立思考,自我認同。

永遠不抱怨,不嫉妒、不懦弱、不自卑!

相信靠自己的力量,也能過好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