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LG製造的VR套件會是另一個HTC vive嗎?

據LG透露,頭盔安裝的螢幕解析度達到1280x1440——每只眼睛都是這樣的,加起來就是2560x1440,刷新率90Hz。Oculus Rift和HTC Vive每只眼睛所看到的螢幕解析度都是1080x1200,LG頭盔的解析度更高。

螢幕不只解析度更高,品質也更好:視野更寬,至少從字面上看的確如此。Rift和Vive的視角都是110度,LG頭盔達到了120度,不過請注意:只有頭盔離眼睛10毫米時才能看到120度視角,如果距離達到了12毫米——大多人在使用時會保持這一距離,視角就會降到110度。

Rift和Vive使用的是Fresnel鏡片,LG沒有。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正是因為這一變化,

使用頭盔時“光線拖尾(ray-streaking)”問題可能沒有那麼嚴重。在遊戲內,目標物的邊緣是明亮的,當我們觀看時會看到光暈。例如,太陽很大的日子,如果我們站在樹下向上觀看,樹葉樹枝邊緣的明亮光線會變得很刺眼。在VR頭盔中也會看到類似的閃爍光線。

與Vive相比,SteamVR頭盔的確有進步。如果我們將Vive與索尼PlayStation VR綜合,就會得到與LG相似的設計。Vive使用了鬆緊帶,Vive Deluxe Audio Strap(一個音訊配件)使用的是硬塑膠,LG頭盔不同,它採用了與焊工帽類似的設計。前額靠在墊子上,頭鎖進頭盔。然後你要將頭盔下壓,保持適當距離。

這樣設計有幾個好處。如果我們帶了眼鏡,使用時會更舒適,比Vive或者Rift舒適。如果你要觀察真實世界,只需要將頭盔抬起就可以,沒有必要摘下整個設備。

不只如此,與Vive、Rift相比LG頭盔的重量分配更加均衡。

使用Vive和Rift時,使用前最後一分鐘總是要調整頭盔位置,向上或者向下調整,使圖像更清晰。戴上LG頭盔,調整更加艱難一些,如果調整完畢,頭盔的位置倒是更加穩固一些。

拿下頭盔,右側有一個音訊介面,這個介面有點尷尬。Oculus採用了嵌入式耳機設計,Vive也接受了這種設計,為什麼LG堅持安裝獨立耳機介面?而且看起來還很廉價。

在正式產品發佈時希望會改變。

Lighthouse和控制器

硬體的其它部分大家應該比較熟悉,跟Vive很相似。Lighthouse底座是一個小小的黑色盒子,與Vive產品很像,乍一看你可能會認為它們一模一樣,不過LG代表卻說他們是自己設計的。

接線盒比Vive小,LG頭盔只能用DisplayPort連接到PC,不是HDMI;還有USB-C連接到頭盔本身。

控制器和Vive“魔杖”手柄也很相似,只是形狀稍有不同。

與Vive相比,LG的扳機(觸發器)感覺更時髦一些,抓取按鈕更容易抓取一些,其它方面沒有太大的不同。LG扳機的按鈕佈局稍有不同,三個按鈕全都放在觸摸墊上方,儘管如此,扳機仍然和Vive“魔杖”很相似。

說來有些失望,Oculus Touch控制器已經推出,Valve原型設計採用的也是相同的手勢追蹤技術。我已經向LG確認,所有硬體都可以與Vive無縫對接,也就是說你可以在Vive頭盔上使用LG控制器。這種策略為LG帶來了機會,它可以為SteamVR生態系統提供觸摸式控制器,我們沒有必要購買其它“魔杖”。想法挺好,只是有些乏味。由於二者並沒有明顯的區別,如果我們已經有了一台Vive,沒有必要購買LG控制器。

總結

雖然硬體很不錯,有些不同之處很有趣,即使沒能超越Vive,至少也可以並駕齊驅,吸引一些不同的用戶。LG頭盔適合帶眼鏡的人使用,Vive標價800美元,如果LG頭盔的定價比Vive低,可能會吸引更多的人購買。

不過目前為止LG還沒有公佈上市日期,想要在大眾已經被HTC所覆蓋的時候,強推一把與之差不多的事物,那是相當困難的!要麼有特色,要麼價格低!就看LG如何下好這盤棋了!

也就是說你可以在Vive頭盔上使用LG控制器。這種策略為LG帶來了機會,它可以為SteamVR生態系統提供觸摸式控制器,我們沒有必要購買其它“魔杖”。想法挺好,只是有些乏味。由於二者並沒有明顯的區別,如果我們已經有了一台Vive,沒有必要購買LG控制器。

總結

雖然硬體很不錯,有些不同之處很有趣,即使沒能超越Vive,至少也可以並駕齊驅,吸引一些不同的用戶。LG頭盔適合帶眼鏡的人使用,Vive標價800美元,如果LG頭盔的定價比Vive低,可能會吸引更多的人購買。

不過目前為止LG還沒有公佈上市日期,想要在大眾已經被HTC所覆蓋的時候,強推一把與之差不多的事物,那是相當困難的!要麼有特色,要麼價格低!就看LG如何下好這盤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