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長在朋友圈裡的兒童節

長在朋友圈裡的兒童節

作者/琉璃半夏(哈爾濱)

一早醒來,

就被朋友圈裡各種各樣的兒童節快樂刷屏。空氣中洋溢著淡粉色的單純氣息,如同糖果般閃爍著迷人的香氣。六一兒童節還真被大家惦記著呀,有的發出自己小時候的照片說童年真好,有的乾脆po一張表情包,說“我還是個寶寶”。可刷朋友圈的時候偶然間看到這樣一句話,“現在真是有趣,小學生過情人節,中學生過光棍節,大學生過兒童節。”仔細想想好像也真的是這樣的,
說得正好。

仿佛情人節秀恩愛的人越來越少了,光棍節總是嚷嚷自己是光棍找不到物件的那些人,如今也不知道藏到哪裡了。反倒是一個兒童節,把空間裡那些萬年潛水的朋友們都炸了出來,歡天喜地地向全世界喧嚷自己過節,想要兒童節禮物。這到底是歡愉的撒嬌,還是落寞的詮釋?紛繁複雜的文字和圖案表情背後,隱藏的真的是一顆單純的想要禮物的心麼?

也許小時候過節,反倒不會大聲吵嚷著要禮物,安安靜靜地含一個棒棒糖也會覺得滿足。小時候快樂得是那樣輕易,單純得連現在的自己都會羡慕。如今的朋友圈裡,一堆人要兒童節禮物的同時,另一群人就會毫不留情地砸來百度百科的資料,“兒童是指18歲一下的任何人”,那麼像我們這樣剛剛好處於18歲不尷不尬的大學生,顯然是沒有理由和資格過節的了。所以大家在朋友圈索取禮物“裝嫩”的同時,

實質上是對兒童節的一種奢望,和對單純歲月的感慨與懷念。

走的路越來越長,行囊也就越來越重。面具越來越多,人也越來越煩惱。可這就是威力無比的現實,我們誰也無法改變。朋友圈裡要了一圈兒童節禮物,喧嚷一回,

要來的卻是無法挽回的年少與莫名的心酸。

其實細想來大概也是沒必要的。我們一路成長著,一路擁有、也一路遺失。歲月結成的繭,我們一層又一層地剝開,看到的應該還是那抹屬於童真的亮度與光澤。時光無度,聚散有時,珍惜當下,我們永遠年輕。

刪掉朋友圈吧,放平心態。陽光正好,每一天我們都是小孩子,每一天我們都可以過節。祝全天下所有人,兒童節快樂!

作者簡介:

琉璃半夏,原名畢曦文,90後青春女作家。自幼喜歡詩文書畫、主持和舞蹈。曾獲文學、繪畫、舞蹈等國家級、省級獎勵多次。多年來,在《語文報》、《黑龍江晨報》、《生活報》、《新晚報》、等報刊發表文學作品近百篇。現就讀於國內某“111”大學,系國內知名微平臺【精品悅讀】、【潮流美文】欄目組稿編輯。

文圖無關: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文圖無關: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