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30秒鐘,做13個動作,不得重複

溫海明,大三,自己做淘寶店,夏天來臨前,一個產品賣爆了,

只能臨時借用教室用來發貨。

王江祥,大二,目前是一家視覺工作室的學生負責人,主要服務電商拍攝和設計。

30秒鐘,做13個動作,不得重複。這不是中央戲劇學院的考題,而是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電商模特班”的畢業答辯。

有人將這個班稱為“網紅”班,

因為這些畢業後要進入電商領域當模特的姑娘們,遲早成為炙手可熱的網紅。

學校開設“網紅班”,新奇吧?對這所學校來說,一點都不新奇。因為低調的它還藏著很多秘密,比如碰上一個學生,也許就是某公司CEO;比如走廊裡迎面而來衣著樸實的老師,可能就是個百萬富翁……

最近,錢江晚報記者來到這所大學一探究竟。

一個學院就一個專業

“雙11”時學校長廊填滿貨物

這個學校,

有兩個知名的學院,一個叫創業學院,一個叫創意設計學院。“網紅班”就是創意設計學院的專業。而另一個創業學院,就更了不得了。

創業學院本身就是一個特別的存在。2016年,原來屬於經管學院的電子商務專業,正式編入創業學院,甚至為了這個專業單開一個分院,叫電子商務學院。目前,兩個學院並在一起,就只攻一個專業——電子商務。

據說,這個創業學院自主創業率從2008年~2016年一直是100%,

近三年每年培養120多名創業者。幾乎每個學生都開有一兩家網店。每逢“雙11”,學校的走廊都會被貨物填滿。

這些學生有多牛呢?學院老師偷偷告訴我:“我們好多學生都是百萬富翁呢。”

比如,一位叫黃成功的同學,2015年在念大三時,就經營著4家淘寶店于5家阿裡巴巴批發店。一個月營業額達30萬,月收入4萬;2015年畢業的葉永偉,在畢業時,已是學校有名的“拖鞋大王”,靠開淘寶店成為百萬富翁,

現在已是斐濟某國禮級別化妝品的全網獨家代理,此前還受到了斐濟總理的接見。

老師上課自帶電腦

學生最關心怎麼突破銷量

當學生都是創客的時候,課堂會變成什麼樣?電子商務學院書記陳旭華是這麼給我們描述的:“我們都是真操實練。老師上課都會傳授自己的創業實踐心得和經驗,分享生意經。學生呢?都是帶著問題去聽課的,比如’老師,我最近銷量不行,

怎麼突破下?你幫我看下,是哪裡出問題了?’”

課上課下,同學之間聊得最多的是:哪個行銷活動比較有效果?你在賣什麼?“晚上很多學生都留在這裡,各自捧著電腦,研究自己的店。”陳旭華說。

除了課堂與普通學生不一樣外,創業學院的學生課外活動也是特別“實在”。

老師會定期為學生搞分享活動,比如學生沙龍,面向幾百人,後來發現效果不好,改做創客一席談。每次一席談的時候,就請兩三個學生分享,主題很細,比如關鍵字怎麼設置等,一小時左右,效果非常好。

學校要求每個老師都開網店

老師創業可停薪留職

陳旭華坦言,做這些“老闆”的老師,壓力山大。“除了正常教學外,還要當創業導師、編教材、做課題等,每天都要到10點以後才能回家。在創業項目方面,很多時候老師做不過學生,因為精力有限。”

為了讓老師更專業,學校裡要求每個老師都要開一家網店,要比賽,做好了還有獎勵。甚至為了鼓勵老師創業,鼓勵老師停薪留職去積累更豐富的創業實踐經驗。

於是,這個學院除了學生創業很牛外,老師們也都是隱形的創業大咖。

“老師中一年上百萬利潤的不少。老師和學生一起創業的也很多,我們鼓勵師生同創。”陳旭華說,實戰讓老師更專業,學生也更喜歡這樣的老師,因為會針對學生,解決他的實際問題。

淘寶難做就做跨境電商

還要培養合夥人、網紅

近兩年,隨著電商的日趨成熟,電商平臺也日漸飽和。這個時候再開淘寶店,很難。

創業學院有自己的突圍方式——跟著趨勢改變。

2009年,學院嗅到了跨境電商的機遇,開始增設跨境電商課程,鼓勵學生從淘寶轉向跨境電商。2010年,學院特別開了速賣通班,並在2014年成為速賣通最佳合作商。

同年,學院發現了電商配套——“網紅”的潛力,開始從學校裡挑選學生,進行電商模特培訓。

“原來只有電子商務課程。現在分網店運營、跨境電商、移動電商、農村電商、視覺行銷等方向。人才培養方面也進行了改革,現在以工作室的形式老師帶著學生創業,鼓勵團隊化創業。”陳旭華介紹,為了順應改變,學院鼓勵學生多花樣創業,除了自主創業外,也培養團隊合夥人。

“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陳旭華說,整個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分為三部分,學習型的,可以去專升本;就業型的畢業了直接上班;剩下15%左右是創業(平均年齡20歲不到)。

學生們的畢業實習考核,也分三種:專升本的學生畢業設計就是寫專業學習的感悟;就業的學生,就寫實習經歷;創業學生就寫怎麼運營創業店鋪。

就請兩三個學生分享,主題很細,比如關鍵字怎麼設置等,一小時左右,效果非常好。

學校要求每個老師都開網店

老師創業可停薪留職

陳旭華坦言,做這些“老闆”的老師,壓力山大。“除了正常教學外,還要當創業導師、編教材、做課題等,每天都要到10點以後才能回家。在創業項目方面,很多時候老師做不過學生,因為精力有限。”

為了讓老師更專業,學校裡要求每個老師都要開一家網店,要比賽,做好了還有獎勵。甚至為了鼓勵老師創業,鼓勵老師停薪留職去積累更豐富的創業實踐經驗。

於是,這個學院除了學生創業很牛外,老師們也都是隱形的創業大咖。

“老師中一年上百萬利潤的不少。老師和學生一起創業的也很多,我們鼓勵師生同創。”陳旭華說,實戰讓老師更專業,學生也更喜歡這樣的老師,因為會針對學生,解決他的實際問題。

淘寶難做就做跨境電商

還要培養合夥人、網紅

近兩年,隨著電商的日趨成熟,電商平臺也日漸飽和。這個時候再開淘寶店,很難。

創業學院有自己的突圍方式——跟著趨勢改變。

2009年,學院嗅到了跨境電商的機遇,開始增設跨境電商課程,鼓勵學生從淘寶轉向跨境電商。2010年,學院特別開了速賣通班,並在2014年成為速賣通最佳合作商。

同年,學院發現了電商配套——“網紅”的潛力,開始從學校裡挑選學生,進行電商模特培訓。

“原來只有電子商務課程。現在分網店運營、跨境電商、移動電商、農村電商、視覺行銷等方向。人才培養方面也進行了改革,現在以工作室的形式老師帶著學生創業,鼓勵團隊化創業。”陳旭華介紹,為了順應改變,學院鼓勵學生多花樣創業,除了自主創業外,也培養團隊合夥人。

“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陳旭華說,整個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分為三部分,學習型的,可以去專升本;就業型的畢業了直接上班;剩下15%左右是創業(平均年齡20歲不到)。

學生們的畢業實習考核,也分三種:專升本的學生畢業設計就是寫專業學習的感悟;就業的學生,就寫實習經歷;創業學生就寫怎麼運營創業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