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沿河:全球最大的黑葉猴聚居地

在距離沿河縣城24公里的一道河谷裡,這裡的遊人熙熙攘攘,絡繹不絕,吸引他們眼球的是居住在這裡的一種極其特殊可愛的“精靈”,它們甚比“國寶”大熊貓珍貴,被沿河人視為“掌上明珠”,

它們就是享譽全國乃至全球的“麻陽河黑葉猴”。

麻陽河黑葉猴

據悉,世界上僅存有黑葉猴2000餘隻,而麻陽河自然保護區就有700多隻。

沿河,這個鮮為人知的“小旮旯”,為何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黑葉猴聚居地?帶著疑惑,筆者走進麻陽河黑葉猴的世界……

沿河人的“掌上明珠”

據資料顯示,黑葉猴是珍貴稀有靈長類動物之一,分佈區域狹窄,數量很少。黑葉猴體形纖瘦,四肢細長,頭小尾巴長,體長50~60釐米,尾長79~86釐米。頭頂有黑色直立的毛冠;兩頰至耳基部有白毛;成體全身烏黑色,體毛長而厚密,有光澤。手、足具烏黑扁平指(趾)甲;尾尖端白色。

剛出生的小黑葉猴,全身乳黃色,頭部則為金黃色,尾為黑色,30天左右全身變黑,但頭部還是金黃色。

麻陽河黑葉猴

黑葉猴是比較典型的東南亞熱帶和南亞熱帶的樹棲葉猴。主要棲息於江河兩岸和低山溝谷地帶的熱帶雨林、季雨林和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棲息生境的海拔高度不及1200米。

作為全球最大的黑葉猴棲息地,麻陽河保護區內究竟有多少只黑葉猴,一直是動物學家關注的問題,因為資料精准對珍稀物種的管理保護具有很高參考價值。為此,省林業廳組織19位元國內外學者、研究人員和保護區工作人員,歷時近3年,再次詳盡調查麻陽河黑葉猴的種群數量、分佈範圍。

麻陽河黑葉猴

調查組沿調查路線單向行進,用雙筒望遠鏡,直接觀察猴群、夜宿地,採用問卷調查和訪問、查閱未出版資料等4種方法,仔細傾聽猴群發出的聲音,用GPS定位系統標注,給猴群命名等,儘量保證資料精確。

1988年,我省第一次詳細調查麻陽河黑葉猴數量顯示,保護區內至少有38群約395只黑葉猴。此後的幾次非直接調查估計,麻陽河黑葉猴數為76群730只。

從黑葉猴種群、數量的變化,調查組認為,退耕還林、植被恢復、普法宣傳、人工餵食等保護管理日見成效,猴群已能適應新環境,會主動採食當地農作物彌補食物短缺。

黑葉猴,這一群群與人為善的人類好朋友,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發展,生生不息,被居住在這裡熱愛動物的祖祖輩輩沿河人視為“掌上明珠”。

“宜猴居”的氣候環境

近日,筆者從沿河縣城驅車趕往麻陽河保護區,大約80分鐘的時間後,一睹了保護區的“廬山真面目”和“老黑們”的芳容,也破解了“這裡為何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黑葉猴聚居地”的疑惑。

保護區實驗區次生林 攝影:陳東升

麻陽河保護區位於大婁山脈北東,主要公佈於烏江的兩條支流,麻陽河和洪渡河的深切割沿岸地帶。麻陽河、洪渡河地區的大地構造位置屬揚子地塊邊緣,出露地層為寒武紀和奧陶紀。區內海拔800—1000米以上地段地勢開闊,800米以下則多為峽谷,向下侵蝕作用強列。在標高1000米,800米及500—600米處,尚有帶狀分佈的山峰或侵蝕臺階,溶蝕盆地,塵窪地及平底溪谷等常出現在上述不同的分層高度,構成了頗具特色的層狀山嶽地貌景觀。除切割很深的穀底溪流不斷,地下水豐富外,大多數區域地表經流稀少,峰叢、窪地、漏斗、溶洞、陡崖、石峰等溶蝕地貌及崩塌地貌發育強烈景觀奇特壯美。

保護區的主要河流為烏江一級支流麻陽河與洪渡河。麻陽河發源于德江縣彥坪黃根壩,西起鋸齒山(海拔1158米),橫貫保護區至思渠鎮暗溪口(海拔290米)匯入烏江,相對高差878米,全長26.5公里,流域面積3183公頃。洪渡河從務川境內自西南向東北流經保護區內12.75公里,于洪渡鎮(海拔264米)匯入烏江,在保護區流域面積1225公頃。

國家二級花櫚木(吳安康)

保護區屬中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類型。熱量豐富,雨量充沛,濕度適中,冬涼,夏熱,四季分明,有霜期短,生長季節長。保護區年均降水量1158.7㎜,年均經流量428.2㎜,年均蒸發量735.6㎜,與年均降水量基本保持平衡。一年中降水量的變化兩峰兩穀型,最高峰出現在5—6月,次高峰在9月,最低谷出現在1月,次低谷在8月。年均氣溫16.7℃,最熱7月均溫27.2℃,極端最好高溫度41℃,最好冷1月均溫5.6℃,極端最低溫﹣6℃,年均大於10℃以下積溫,海拔高低不同,幅度在3500—5500℃之間。保護區的峽谷地帶,由於箱狀峽谷深切,穀底至由嶺海拔相差大,在夏季,山嶺烈日高照,氣溫達40℃左右,十分炎熱。谷底由於陽光無法照射或很少照射,其氣溫隨著海拔下降而降,平均每下降100米,溫度下降2—3℃,使穀底的溫度在25℃左右,十分涼爽宜人,這是保護區峽谷獨特的逆溫氣候特徵。

核心區內的原始林 攝影:陳正仁

保護區的成土母岩主要為白雲岩,其次為石灰岩,另有少量砂葉岩分佈。保護區海拔在300—1400米之間,由於森林土壤的形成受母岩、海拔,氣候等諸因素的影響,因此,除黃土到新景,月亮壩至中壩1000米以上古老夷平面有部分黃壤分佈外,保護區內大部份土壤為石灰土。石灰土又分為黃色石灰土及淋溶性黃色石灰土兩個亞類。黃色石灰土主要分佈于較高的山峰坡面,侵蝕臺階,溶蝕盆地,窪地,土壤呈中性至微酸性。淋溶性黃色石灰土則主要分佈在峽谷兩岸峭壁,陡峻的山峰中下部,以及石灰岩形成的峰叢等地段,由於淋溶性強,因而土壤呈微酸性。

麻陽河保護區處於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帶,森林覆蓋率63.74﹪。由於自然條件優越,加之天然林保護工程,封山育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森林防火工程等的有效實施,保護區的自然植被恢復很好。在很多地段,栓皮櫟、木荷、青岡櫟等樹種已形成大面積的中幼齡林,馬尾松、柏木、杉、櫻、響葉楊等也大量出現,區內自然生態環境迅速向良性轉化,生物物種特別是黑葉猴棲息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經科學考察,保護區內分佈維管束植物120科293屬800餘種。列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紅豆杉、南方紅豆杉、銀杏3種;列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蘇鐵蕨、黃杉,三尖杉,穗花杉,香果樹、楠木,香樟,傘花木,櫸木,潤楠,十齒花等12種;有春蘭、寒蘭、白芨、蝦脊蘭、石斛、天麻、獨蒜等珍稀蘭科植物20餘種。

保護區主要以保護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葉猴及其棲息地為主,經過科學考察,保護區內分佈各類珍貴野生動物300餘種,其中獸類37種,鳥類149種,兩栖爬行類32種,魚類48種。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葉猴、豹、林麝3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熊、大靈貓、獼猴、斑羚、穿山甲、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等27種。麻陽河保護區兩條河谷森林植被保存良好,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是一座重要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基因庫,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社會經濟價值。

“高大上”的保護價值

麻陽河保護區是集珍稀瀕危動植物保護,物種多樣性基因庫保護,自然景觀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宣傳教育和開發森林生態旅遊為一體的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自然保護區。

麻陽河保護區屬野生動物類型的保護區。麻陽河保護區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保護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黑葉猴及其棲息環境。黑葉猴屬世界瀕危物種,主要分佈于越南和中國的貴州、廣西、重慶等地,據統計,現全球野生黑葉猴總數約2000只,貴州省約有1200只,根據2004年,國內外專家對麻陽河保護區內的黑葉猴種群量調查結果顯示,現麻陽河保護區分佈有黑葉猴76群730只左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黑葉猴種群分佈地。為了保護黑葉猴,早在1987年,貴州就建立3.1萬公頃的麻陽河自然保護區,2003年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另外,從物種保護角度上看,保護區內僅初步調查的脊椎動物300餘種,維管束植物800餘種,其中列入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黑葉猴、豹、林麝3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黑熊、大靈貓、小靈貓、獼猴、斑羚、穿山甲、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等27種,列入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紅豆杉、南方紅豆杉、銀杏3種;列入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蘇鐵蕨、黃杉等12種,麻陽河保護區是一座重要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基因庫,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麻陽河保護區地處中亞熱帶,烏江中游的陡峭碳酸岩山地,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生態環境脆弱,具破壞易、恢復難的特點。烏江是長江山峽庫區腹心地帶,長江南岸上的最大支流,在烏江流域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今天,烏江的一級幹流——麻陽河、洪渡河河谷兩岸陡岩峭壁及狹帶狀臺階上仍保存了較好的原生植被,若不及時保護,今後必將毀於一旦。因此,它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態保護價值和河流治理價值。

麻陽河保護區從1987年建立至1991年完成了本底資源調查,1996年至1997年協同貴州省林業廳保護處完成黑葉猴生態習性監測研究,黑葉猴資源現狀調查,黑葉猴食物林的規劃設計和實施等研究課題。1997年始,保護區管理局在省林業廳的指導下,開展了黑葉猴野外人工投食馴化工作已取得了成效,已經完成了黑葉猴的隱蔽投食——人猴相見投食——信號投食過程,黑葉猴從懼怕撿食到主動撿食的逐步適應過程,黑葉猴與人的親和程度大大加深,開創了黑葉猴野外人工投食馴化的先例。2003年保護區管理局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所的資助下完成了黑葉猴種群數量調查,2004年在國際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FFI專案的資助下,國內外專家及貴州省內保護區科研人員參加完成了黑葉猴保護現狀調查專案。

麻陽河自然保護區交通方便,距縣城僅24公里,可乘車前往,亦可乘船經烏江到思渠或洪渡起岸,沿途除烏江百里畫廓風光饒有奇趣外,進入保護區後綺麗的風光更使人耳目一新。區內高大雄偉的石灰岩斷層,切割幽深的河谷,清冽平緩的流水,河道中矮小的斷層形成的落差景觀,可以說是一步一景,美不勝收。特別是老鷹岩景點,清澈見底的麻陽河水沿著彎彎曲曲的河床靜靜地流過峽谷。河岸兩旁溶洞比比皆是,有的溶洞大小相串,洞中石鐘,石筍千姿百態,置身洞中,如同進入神話傳說中的花果山水簾洞。石鐘乳點點滴下的水聲,仿佛向人們訴說著千萬年來歷史變化的滄桑。有的溶洞深不可測,黑暗中離奇古怪,變化莫測的通道總是讓人知難而返,只有那幽幽流出的陰河水,才能知道這洞究競伸向何方。沿河兩岸峭壁陡峻如鬼斧神工造就。那沒有土層的峭壁上,蒼翠蔥籠的林木,盤根錯節,姿態各異,構成一幅幅奇特的岩溶地貌上的植被景觀。只有那深深嵌入峭壁石縫中百折不饒的長根,才能使人理解到這裸☆禁☆露石岩擊上的斷層溶蝕地貌上的森林有多麼頑強的生命力。林中各種動物細微的活動聲,鳥啼蟬鳴聲,更使得奇異的景點生機勃勃。老鷹岩峭壁上方的溶洞和裂隙洞是兩群黑葉猴長期棲息、活動場所,是實在難得的觀猴景點。河灘上夏季涼爽宜人,與區外酷熱氣候形成鮮明對比,是天然的避署勝地。老鷹岩下游不遠是著名的風景點“石牌”。這裡的景點又別具一格,滔滔的河水,雄偉的石牌斷壁,不但使人清心悅目,而且那磅薄的氣勢,陽剛宏雄的景觀,尤如一幅濃墨重彩的山水畫,讓人覺得有非人力可為之感,因此,麻陽河保護區具有開發生態旅遊的巨大潛力。

保護區生態旅遊資源豐富。但鑒於保護區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其資源利用還是一片未開墾的處☆禁☆女地,引人入勝的綺麗景觀,仍是“養在深閨”。目前保護區管理局利用其獨特的自然景觀開展了森林生態旅遊的起步工作,相信隨著保護區交通條件的改善和貴州建設旅遊大省目標的逐步實現,將會給麻陽河保護區的森林生態旅遊帶來更大的契機和光明的前景。

麻陽河保護區以奇特、險峻、幽奧的喀斯特地貌景觀為主,以原始的常綠闊葉林為陪襯,以峽谷溪流為靈魂,其間峰巒岩石千姿百態,溪流湧泉,溶洞變化多端。峽谷兩側峭壁對峙,沿岸洞穴幽深,怪石嶙峋,綠樹成蔭,盤根錯節,黑葉猴群攀躍嬉戲於其間,更顯麻陽河保護區優美多樣的自然景觀,是人類回歸大自然,進行森林旅遊、渡閑消假的絕好去處。(熊興發 任廷海)

黑葉猴,這一群群與人為善的人類好朋友,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發展,生生不息,被居住在這裡熱愛動物的祖祖輩輩沿河人視為“掌上明珠”。

“宜猴居”的氣候環境

近日,筆者從沿河縣城驅車趕往麻陽河保護區,大約80分鐘的時間後,一睹了保護區的“廬山真面目”和“老黑們”的芳容,也破解了“這裡為何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黑葉猴聚居地”的疑惑。

保護區實驗區次生林 攝影:陳東升

麻陽河保護區位於大婁山脈北東,主要公佈於烏江的兩條支流,麻陽河和洪渡河的深切割沿岸地帶。麻陽河、洪渡河地區的大地構造位置屬揚子地塊邊緣,出露地層為寒武紀和奧陶紀。區內海拔800—1000米以上地段地勢開闊,800米以下則多為峽谷,向下侵蝕作用強列。在標高1000米,800米及500—600米處,尚有帶狀分佈的山峰或侵蝕臺階,溶蝕盆地,塵窪地及平底溪谷等常出現在上述不同的分層高度,構成了頗具特色的層狀山嶽地貌景觀。除切割很深的穀底溪流不斷,地下水豐富外,大多數區域地表經流稀少,峰叢、窪地、漏斗、溶洞、陡崖、石峰等溶蝕地貌及崩塌地貌發育強烈景觀奇特壯美。

保護區的主要河流為烏江一級支流麻陽河與洪渡河。麻陽河發源于德江縣彥坪黃根壩,西起鋸齒山(海拔1158米),橫貫保護區至思渠鎮暗溪口(海拔290米)匯入烏江,相對高差878米,全長26.5公里,流域面積3183公頃。洪渡河從務川境內自西南向東北流經保護區內12.75公里,于洪渡鎮(海拔264米)匯入烏江,在保護區流域面積1225公頃。

國家二級花櫚木(吳安康)

保護區屬中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類型。熱量豐富,雨量充沛,濕度適中,冬涼,夏熱,四季分明,有霜期短,生長季節長。保護區年均降水量1158.7㎜,年均經流量428.2㎜,年均蒸發量735.6㎜,與年均降水量基本保持平衡。一年中降水量的變化兩峰兩穀型,最高峰出現在5—6月,次高峰在9月,最低谷出現在1月,次低谷在8月。年均氣溫16.7℃,最熱7月均溫27.2℃,極端最好高溫度41℃,最好冷1月均溫5.6℃,極端最低溫﹣6℃,年均大於10℃以下積溫,海拔高低不同,幅度在3500—5500℃之間。保護區的峽谷地帶,由於箱狀峽谷深切,穀底至由嶺海拔相差大,在夏季,山嶺烈日高照,氣溫達40℃左右,十分炎熱。谷底由於陽光無法照射或很少照射,其氣溫隨著海拔下降而降,平均每下降100米,溫度下降2—3℃,使穀底的溫度在25℃左右,十分涼爽宜人,這是保護區峽谷獨特的逆溫氣候特徵。

核心區內的原始林 攝影:陳正仁

保護區的成土母岩主要為白雲岩,其次為石灰岩,另有少量砂葉岩分佈。保護區海拔在300—1400米之間,由於森林土壤的形成受母岩、海拔,氣候等諸因素的影響,因此,除黃土到新景,月亮壩至中壩1000米以上古老夷平面有部分黃壤分佈外,保護區內大部份土壤為石灰土。石灰土又分為黃色石灰土及淋溶性黃色石灰土兩個亞類。黃色石灰土主要分佈于較高的山峰坡面,侵蝕臺階,溶蝕盆地,窪地,土壤呈中性至微酸性。淋溶性黃色石灰土則主要分佈在峽谷兩岸峭壁,陡峻的山峰中下部,以及石灰岩形成的峰叢等地段,由於淋溶性強,因而土壤呈微酸性。

麻陽河保護區處於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帶,森林覆蓋率63.74﹪。由於自然條件優越,加之天然林保護工程,封山育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森林防火工程等的有效實施,保護區的自然植被恢復很好。在很多地段,栓皮櫟、木荷、青岡櫟等樹種已形成大面積的中幼齡林,馬尾松、柏木、杉、櫻、響葉楊等也大量出現,區內自然生態環境迅速向良性轉化,生物物種特別是黑葉猴棲息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經科學考察,保護區內分佈維管束植物120科293屬800餘種。列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紅豆杉、南方紅豆杉、銀杏3種;列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蘇鐵蕨、黃杉,三尖杉,穗花杉,香果樹、楠木,香樟,傘花木,櫸木,潤楠,十齒花等12種;有春蘭、寒蘭、白芨、蝦脊蘭、石斛、天麻、獨蒜等珍稀蘭科植物20餘種。

保護區主要以保護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葉猴及其棲息地為主,經過科學考察,保護區內分佈各類珍貴野生動物300餘種,其中獸類37種,鳥類149種,兩栖爬行類32種,魚類48種。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葉猴、豹、林麝3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熊、大靈貓、獼猴、斑羚、穿山甲、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等27種。麻陽河保護區兩條河谷森林植被保存良好,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是一座重要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基因庫,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社會經濟價值。

“高大上”的保護價值

麻陽河保護區是集珍稀瀕危動植物保護,物種多樣性基因庫保護,自然景觀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宣傳教育和開發森林生態旅遊為一體的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自然保護區。

麻陽河保護區屬野生動物類型的保護區。麻陽河保護區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保護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黑葉猴及其棲息環境。黑葉猴屬世界瀕危物種,主要分佈于越南和中國的貴州、廣西、重慶等地,據統計,現全球野生黑葉猴總數約2000只,貴州省約有1200只,根據2004年,國內外專家對麻陽河保護區內的黑葉猴種群量調查結果顯示,現麻陽河保護區分佈有黑葉猴76群730只左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黑葉猴種群分佈地。為了保護黑葉猴,早在1987年,貴州就建立3.1萬公頃的麻陽河自然保護區,2003年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另外,從物種保護角度上看,保護區內僅初步調查的脊椎動物300餘種,維管束植物800餘種,其中列入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黑葉猴、豹、林麝3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黑熊、大靈貓、小靈貓、獼猴、斑羚、穿山甲、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等27種,列入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紅豆杉、南方紅豆杉、銀杏3種;列入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蘇鐵蕨、黃杉等12種,麻陽河保護區是一座重要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基因庫,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麻陽河保護區地處中亞熱帶,烏江中游的陡峭碳酸岩山地,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生態環境脆弱,具破壞易、恢復難的特點。烏江是長江山峽庫區腹心地帶,長江南岸上的最大支流,在烏江流域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今天,烏江的一級幹流——麻陽河、洪渡河河谷兩岸陡岩峭壁及狹帶狀臺階上仍保存了較好的原生植被,若不及時保護,今後必將毀於一旦。因此,它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態保護價值和河流治理價值。

麻陽河保護區從1987年建立至1991年完成了本底資源調查,1996年至1997年協同貴州省林業廳保護處完成黑葉猴生態習性監測研究,黑葉猴資源現狀調查,黑葉猴食物林的規劃設計和實施等研究課題。1997年始,保護區管理局在省林業廳的指導下,開展了黑葉猴野外人工投食馴化工作已取得了成效,已經完成了黑葉猴的隱蔽投食——人猴相見投食——信號投食過程,黑葉猴從懼怕撿食到主動撿食的逐步適應過程,黑葉猴與人的親和程度大大加深,開創了黑葉猴野外人工投食馴化的先例。2003年保護區管理局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所的資助下完成了黑葉猴種群數量調查,2004年在國際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FFI專案的資助下,國內外專家及貴州省內保護區科研人員參加完成了黑葉猴保護現狀調查專案。

麻陽河自然保護區交通方便,距縣城僅24公里,可乘車前往,亦可乘船經烏江到思渠或洪渡起岸,沿途除烏江百里畫廓風光饒有奇趣外,進入保護區後綺麗的風光更使人耳目一新。區內高大雄偉的石灰岩斷層,切割幽深的河谷,清冽平緩的流水,河道中矮小的斷層形成的落差景觀,可以說是一步一景,美不勝收。特別是老鷹岩景點,清澈見底的麻陽河水沿著彎彎曲曲的河床靜靜地流過峽谷。河岸兩旁溶洞比比皆是,有的溶洞大小相串,洞中石鐘,石筍千姿百態,置身洞中,如同進入神話傳說中的花果山水簾洞。石鐘乳點點滴下的水聲,仿佛向人們訴說著千萬年來歷史變化的滄桑。有的溶洞深不可測,黑暗中離奇古怪,變化莫測的通道總是讓人知難而返,只有那幽幽流出的陰河水,才能知道這洞究競伸向何方。沿河兩岸峭壁陡峻如鬼斧神工造就。那沒有土層的峭壁上,蒼翠蔥籠的林木,盤根錯節,姿態各異,構成一幅幅奇特的岩溶地貌上的植被景觀。只有那深深嵌入峭壁石縫中百折不饒的長根,才能使人理解到這裸☆禁☆露石岩擊上的斷層溶蝕地貌上的森林有多麼頑強的生命力。林中各種動物細微的活動聲,鳥啼蟬鳴聲,更使得奇異的景點生機勃勃。老鷹岩峭壁上方的溶洞和裂隙洞是兩群黑葉猴長期棲息、活動場所,是實在難得的觀猴景點。河灘上夏季涼爽宜人,與區外酷熱氣候形成鮮明對比,是天然的避署勝地。老鷹岩下游不遠是著名的風景點“石牌”。這裡的景點又別具一格,滔滔的河水,雄偉的石牌斷壁,不但使人清心悅目,而且那磅薄的氣勢,陽剛宏雄的景觀,尤如一幅濃墨重彩的山水畫,讓人覺得有非人力可為之感,因此,麻陽河保護區具有開發生態旅遊的巨大潛力。

保護區生態旅遊資源豐富。但鑒於保護區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其資源利用還是一片未開墾的處☆禁☆女地,引人入勝的綺麗景觀,仍是“養在深閨”。目前保護區管理局利用其獨特的自然景觀開展了森林生態旅遊的起步工作,相信隨著保護區交通條件的改善和貴州建設旅遊大省目標的逐步實現,將會給麻陽河保護區的森林生態旅遊帶來更大的契機和光明的前景。

麻陽河保護區以奇特、險峻、幽奧的喀斯特地貌景觀為主,以原始的常綠闊葉林為陪襯,以峽谷溪流為靈魂,其間峰巒岩石千姿百態,溪流湧泉,溶洞變化多端。峽谷兩側峭壁對峙,沿岸洞穴幽深,怪石嶙峋,綠樹成蔭,盤根錯節,黑葉猴群攀躍嬉戲於其間,更顯麻陽河保護區優美多樣的自然景觀,是人類回歸大自然,進行森林旅遊、渡閑消假的絕好去處。(熊興發 任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