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約軍事挑釁徹底惹怒普京!俄羅斯直接把恐怖大殺器開到其後院!

作者:刺客;圖片來自網路

美國為了維持全球霸權的地位,

不惜到處搬弄是非建立軍事集團,對於一些能夠對其構成挑戰的潛在“威脅”國家進行不斷地圍堵和打壓。在亞太地區,美國糾集了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印度和澳大利亞等國組成“亞太小北約”,利用地緣優勢對中國進行戰略圍堵。而在歐洲,則糾集了原來的北約國家老班底陳兵東歐,對俄羅斯進行軍事圍堵。俗話說得好,多行不義必自斃,歐洲的德英法等國為了一己私利,
不惜委身於美國指揮棒之下,甘當在歐洲圍堵俄羅斯的馬前卒,造成了歐洲自冷戰以來的最大規模的軍事對峙。北約集團此舉徹底激怒了俄羅斯,直接把世界上最大噸位的戰略核潛艇部署到北約國家的後院,波羅的海。

據俄羅斯《消息報》6月1日報導,今年6月,俄羅斯將派遣現役唯一的一艘“颱風”級戰略核潛艇前往波羅的海執行任務,由於“颱風”級是當今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戰略導彈核潛艇,

此次前往波羅的海執行戰略巡邏任務,讓不少北約國家感到擔心,因為波羅的海本身就是北約軍事集團的“後院”。

“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是前蘇聯在上世紀70年代建造的噸位最大的核潛艇,其水下排水量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4·8萬噸,可以攜帶20枚P-39潛射彈道導彈,該彈射程約6500公里,戰鬥部可以攜帶10枚分導式彈頭,由於個頭大穩定性好,該艇還擁有目前為止獨一無二的一次齊射兩枚導彈的絕活。

自從前蘇聯解體之後,美國的歐洲盟友開始因為沒有了紅色帝國的威脅而跟美國離心離德,美國為了可以繼續主導歐洲,更是為了一勞永逸的消除俄羅斯這個歐洲潛在的威脅,於是利用北約東擴在地緣上不斷地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

隨後挑起烏克蘭內亂,將親俄的亞努科維奇趕下臺,利用接任上臺的親美的波羅申科收回租借給俄羅斯 的黑海艦隊駐地,封閉俄羅斯面向歐洲唯一的出海口,迫使俄羅斯做出反制,出兵兼併了克裡米亞。至此,美國通過一系列的幕後操作,成功的把俄羅斯塑造成為整個歐洲世界的“公敵”,讓歐洲盟友又開始感到威脅的存在,
重新確立美國在歐洲的領導地位。於是,由美國牽頭聯合整個亞歐盟友的一場欲將北極熊置之死地而後快的經濟制裁和軍事圍堵大戲開始了。

歐洲國家被美國這麼一忽悠,還真把俄羅斯當成有可能威脅到自己的“侵略者”,於是,在美國的鼓動下,歐洲國家紛紛重新加入美國的麾下,在美國的統一指揮下對俄羅斯實施了有史以來最為嚴厲的制裁措施,並且以美國所主導的北約為核心團結一致,派重兵推進至東歐,在俄羅斯家門口形成了歐洲自冷戰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集結,兵鋒直指俄羅斯。

此次“颱風”級核潛艇所要前往的波羅的海是歐洲北部的內海,四周圍環抱波羅的海的國家除了俄羅斯之外,其餘包括丹麥,愛沙尼亞、德國和波蘭等國在內的十多個國家幾乎都是北約成員國,因此,說波羅的海就是北約後院一點都不誇張。自從2013年之後,俄羅斯就不斷有在波羅的海的軍事存在,自克裡米亞事件之後,面對北約的軍事圍堵,俄羅斯也加大在波羅的海對北約的軍事反制力度和頻率,甚至一度還達到了前蘇聯時期的水準。相比之前都是使用軍用飛機和水面艦艇在波羅的海跟北約博弈,這次使用戰略核潛艇還是第一次。

雖然,此次前往波羅的海的“颱風”級只是一艘已有幾十年高齡的老爺級別核潛艇,但單憑其4·8萬噸的排水量就已經足夠在波羅的海翻江倒海了,尤其是該潛艇那種可以實現快速強悍的核打擊能力,無疑就是俄羅斯手裡頭一種讓人聞風喪膽的恐怖大殺器。俄羅斯此次派出“颱風”級核潛艇進入北約的後院,這也就意味著今後北約國家在跟俄羅斯的軍事博弈模式將發生改變,從原來的陸地、空中和海面的對抗將延伸到水底下,而且按照俄羅斯一貫的作風,這種4·8萬噸而且擁有雙層殼體的 龐然大物,無論是水下還是水面,就歐洲這些國家海軍的水面艦艇和潛艇,誰要是讓這“颱風”給刮了一下,保准不死也得脫層皮,因此,這也就難怪北約國家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會感到擔憂。

俄羅斯此次沒有選擇現役最先進的“北風之神”而是高調派出老舊的“颱風”級核潛艇進入波羅的海,這說明俄羅斯還不想把事情搞得不可收拾,除了對北約國家軍事圍堵俄羅斯的行為進行必要的有限度的反制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警告敲打那些的北約國家,跟著美國混最好小心點,千萬別把北極熊逼得太絕,否則在波羅的海的俄羅斯核潛艇不用發射導彈和魚雷也能讓你們的軍艦和潛艇葬身海底。此外,也是對美國剛剛進行過的洲際導彈攔截測試做出強硬的回應,讓美國人知道,在俄羅斯強大的水下核打擊力量面前,任何的導彈防禦系統都只不過是廢銅爛鐵一堆。

派重兵推進至東歐,在俄羅斯家門口形成了歐洲自冷戰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集結,兵鋒直指俄羅斯。

此次“颱風”級核潛艇所要前往的波羅的海是歐洲北部的內海,四周圍環抱波羅的海的國家除了俄羅斯之外,其餘包括丹麥,愛沙尼亞、德國和波蘭等國在內的十多個國家幾乎都是北約成員國,因此,說波羅的海就是北約後院一點都不誇張。自從2013年之後,俄羅斯就不斷有在波羅的海的軍事存在,自克裡米亞事件之後,面對北約的軍事圍堵,俄羅斯也加大在波羅的海對北約的軍事反制力度和頻率,甚至一度還達到了前蘇聯時期的水準。相比之前都是使用軍用飛機和水面艦艇在波羅的海跟北約博弈,這次使用戰略核潛艇還是第一次。

雖然,此次前往波羅的海的“颱風”級只是一艘已有幾十年高齡的老爺級別核潛艇,但單憑其4·8萬噸的排水量就已經足夠在波羅的海翻江倒海了,尤其是該潛艇那種可以實現快速強悍的核打擊能力,無疑就是俄羅斯手裡頭一種讓人聞風喪膽的恐怖大殺器。俄羅斯此次派出“颱風”級核潛艇進入北約的後院,這也就意味著今後北約國家在跟俄羅斯的軍事博弈模式將發生改變,從原來的陸地、空中和海面的對抗將延伸到水底下,而且按照俄羅斯一貫的作風,這種4·8萬噸而且擁有雙層殼體的 龐然大物,無論是水下還是水面,就歐洲這些國家海軍的水面艦艇和潛艇,誰要是讓這“颱風”給刮了一下,保准不死也得脫層皮,因此,這也就難怪北約國家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會感到擔憂。

俄羅斯此次沒有選擇現役最先進的“北風之神”而是高調派出老舊的“颱風”級核潛艇進入波羅的海,這說明俄羅斯還不想把事情搞得不可收拾,除了對北約國家軍事圍堵俄羅斯的行為進行必要的有限度的反制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警告敲打那些的北約國家,跟著美國混最好小心點,千萬別把北極熊逼得太絕,否則在波羅的海的俄羅斯核潛艇不用發射導彈和魚雷也能讓你們的軍艦和潛艇葬身海底。此外,也是對美國剛剛進行過的洲際導彈攔截測試做出強硬的回應,讓美國人知道,在俄羅斯強大的水下核打擊力量面前,任何的導彈防禦系統都只不過是廢銅爛鐵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