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順豐菜鳥為人民的資訊安全撕逼!然而個人簡歷2元甩賣……

【Technews科技新報】昨日到今天,順豐與阿裡旗下菜鳥“撕逼”事件持續發酵,

甚至驚動了國家郵政局發文要求雙方顧全大局,決不能因企業糾紛產生嚴重的社會影響和負面效應。

兩大巨頭撕逼,為人民的資訊安全

先來回顧下事件始末,菜鳥網路的說法是,5月31日起,菜鳥接到了順豐發來的暫停資料介面的通知,6月1日淩晨,順豐關閉了自提櫃的資料資訊回傳,6月1日中午,順豐又進一步關閉了整個淘寶平臺物流資料資訊回傳。

菜鳥網路認為,順豐單方面“取關”行為,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

為保護消費者隱私與電話安全,菜鳥網路的安全團隊建議對物流資料進行資訊安全升級,包括加強對海淘和快遞櫃等物流資料多重驗證,但順豐與它的豐巢出於各種原因並不配合。

但順豐的回應則提供了另一個“事實”:

今年5月,菜鳥基於自身商業利益,要求順豐提供與其無關的客戶隱私資料,遭到順豐拒絕後,菜鳥網路於6月1日零點,切斷了豐巢資訊介面。順豐表示,將繼續捍衛自身核心競爭力,並呼籲快遞同行警惕菜鳥“無底線染指快遞公司核心資料的行為”。

這場撕逼“羅生門”背後的真相我們還無從得知,但雙方均高調祭出“保護用戶隱私安全”的大旗,這招可能並不妥當。正如某家媒體所言,以“人民的名義”出發,如果有一方被打臉的話,它也將被人民釘在恥辱柱上。

智聯招聘員工低價“甩賣”資訊,重點不是50元的賣2元

我們如何看待快遞行業兩個巨頭的“撕逼”,不要做看客叫嚷“撕得好,撕得再響些”,朋友,你該注意你在電商或其他網路平臺中留下的個人資訊了。

6月2日上午,智聯招聘內部員工利用公司漏洞低價“甩賣”使用者資訊一案在北京朝陽法院受審。2016年6月,智聯招聘發現員工申某私下出售幾十萬網站個人簡歷資訊,內容包括姓名、身份證號、住址、電話、受教育程度、工作單位、薪資收入等個人資訊,因而進行報案。

申某私下出售的簡歷資訊,報價則為2元一份。

但不管簡歷售價高低,

對我們而言,這則消息再次說明了個人資訊流通與洩露是多麼輕而易舉的事情。更不用說“50億條公民資訊遭洩露”、“B站受撞庫攻擊三四千帳號被盜”、“勒索蠕蟲病毒肆虐全球”等可怕消息了。

究竟要怎樣,才能避免在互聯網時代成為裸奔的人群?有人選擇封閉自己,堅決不在網站平臺綁定手機號與銀行卡。

除此之外,我們能相信技術的力量嗎?相信擁有技術的公司不會作惡嗎?阿裡、順豐以及其他公司,誰能做一個表率?

誰能做一個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