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魯迅、周作人這對親兄弟究竟為何徹底絕交?

魯迅與周作人這對親兄弟的絕交,是二十世紀文壇的最大憾事之一。

周氏兄弟曾是當時耀眼的文壇雙星,絕交後“老死不相往來”。由於兩人都沒有透露絕交的具體原因,後人只能從一些蛛絲馬跡中探尋真相。

曾經的兄弟情深

作為兄長的魯迅(周樹人),對周作人、周建人這兩個弟弟非常友愛,對那些繁瑣的家務事統統由自己包攬,尤其對於周作人,魯迅更是關愛有加。

少年周作人一度曾混跡於街頭,魯迅寫信求祖父將其帶到南京上學,

後來又將其帶到東京,拜師章太炎,可以說是悉心照顧培養無微不至。

1909年,周作人與日本女人羽太信子在東京結婚。“從此費用日增”,魯迅只好回國找工作掙錢養活周作人夫婦,甚至還經常給羽太信子家寄錢。

1911年周作人學有所成回國後,魯迅托請蔡元培聘請周作人到北大任教。

在北京期間,也是魯迅一手照料著周作人全家。1919年賣掉紹興老宅後,魯迅在北京八道灣買了一處大宅,

裝修一新後主動將朝南向陽的正屋給周作人夫婦居住,自己住朝北的小屋子。

在哥哥的扶持幫助下,周作人聲譽日顯。兩兄弟甚至一度被稱為“周氏兄弟”,風靡天下。他們同在北大任教,同在《新青年》發聲呐喊。甚至一度周作人的名氣在魯迅之上,薪金也一度超過魯迅。

突如其來的一封絕交信

1923年7月19日,周作人給魯迅送來了一封信,信中寫道:

魯迅先生:

我昨天才知道,——但過去的事不必再說了。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尚能擔受得起,也不想責誰,——大家都是可憐的人間。我以前的薔薇的夢原來都是虛幻,現在所見的或許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後請不要再到後邊院子裡來,沒有別的話。

願你安心,自重。

署名為周作人。

在5天前,魯迅的日記中有這樣的文字:

“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飯,自具一肴,此可記也。”

19日周作人送來的那封斷交信,兄弟自此成為路人。

周作人與羽太信子

是什麼讓親兄弟反目?

由於魯迅、周作人都沒有透露斷交的具體原因,

根據當時二人的親友的分析,原因大概有以下兩種可能:

第一種比較牽強甚至有誣陷嫌疑的原因是,周作人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大吹枕頭風,說魯迅對她不敬、調戲她甚至偷看她洗澡。

第二種較為合理也是比較主流的原因是,羽太信子持家不善,奢靡成性,魯迅曾為此批評過她,羽太信子懷恨在心,向周作人誣陷魯迅對她不敬。因周作人一向不持家務,信以為真。

羽太信子雖出身於日本一貧苦家庭,但為人自私、刻薄,好搬弄是非,婚後鋪張浪費成性,再加上患有癔病【即歇斯底里症】,情緒很不穩定。

自魯迅舉家搬入北京八道灣大宅後,家庭的財政大權由其母親魯瑞轉交給羽太信子,兄弟二人的收入大概為每月600塊現大洋【其中魯迅大約400塊】,基本全由羽太信子掌管。600塊現大洋在當時是很高的收入了【同時期毛澤東在北大當圖書管理員,月薪只有8塊大洋】,本可過上舒適的生活,但羽太信子過於鋪張浪費、肆意揮霍,周作人又當甩手掌櫃,每每需要兄長魯迅出面借債救急,魯迅對這個敗家娘們很是不滿,曾幾次對其批評規勸,羽太信子對魯迅的嫉恨越來越深,最後通過誣陷的方式終結。

許壽裳曾講,周氏兄弟不和,壞在周作人那位日本太太身上,她不願同魯迅、周建人兄弟同住大宅。周作人後來也曾說過:“要天天創造新生活,則只好權其輕重,犧牲與長兄友好,換取家庭安靜”。羽太信子之前已經聯合妹妹羽太芳子,將羽太芳子的老公周建人趕出了八道灣大宅,現在又把魯迅趕走,她就可以獨霸八道灣了。

北京八道灣,魯迅與周作人故居舊址

後續

周作人送來絕交信後,魯迅曾想找弟弟問問原因,結果周作人置之不理。無奈之下,魯迅只好搬出大宅。後抑鬱成疾,曾生了一場大病。學者袁良駿先生認為:“它促成了魯迅的早逝。失和對魯迅的精神打擊是巨大的,這是魯迅的一大塊心病,不僅導致了他遷居後的一場大病,而且影響其終生。魯迅最終死於肺病,肺病最怕的就是累和氣。”

那麼兄弟絕交事件對周作人有何影響呢?

沒有了兄長的鞭策和引導,周作人日漸走上享樂主義道路,自顧自地“苟全性命於亂世”,最終成為一名漢奸。

周作人

羽太信子雖出身於日本一貧苦家庭,但為人自私、刻薄,好搬弄是非,婚後鋪張浪費成性,再加上患有癔病【即歇斯底里症】,情緒很不穩定。

自魯迅舉家搬入北京八道灣大宅後,家庭的財政大權由其母親魯瑞轉交給羽太信子,兄弟二人的收入大概為每月600塊現大洋【其中魯迅大約400塊】,基本全由羽太信子掌管。600塊現大洋在當時是很高的收入了【同時期毛澤東在北大當圖書管理員,月薪只有8塊大洋】,本可過上舒適的生活,但羽太信子過於鋪張浪費、肆意揮霍,周作人又當甩手掌櫃,每每需要兄長魯迅出面借債救急,魯迅對這個敗家娘們很是不滿,曾幾次對其批評規勸,羽太信子對魯迅的嫉恨越來越深,最後通過誣陷的方式終結。

許壽裳曾講,周氏兄弟不和,壞在周作人那位日本太太身上,她不願同魯迅、周建人兄弟同住大宅。周作人後來也曾說過:“要天天創造新生活,則只好權其輕重,犧牲與長兄友好,換取家庭安靜”。羽太信子之前已經聯合妹妹羽太芳子,將羽太芳子的老公周建人趕出了八道灣大宅,現在又把魯迅趕走,她就可以獨霸八道灣了。

北京八道灣,魯迅與周作人故居舊址

後續

周作人送來絕交信後,魯迅曾想找弟弟問問原因,結果周作人置之不理。無奈之下,魯迅只好搬出大宅。後抑鬱成疾,曾生了一場大病。學者袁良駿先生認為:“它促成了魯迅的早逝。失和對魯迅的精神打擊是巨大的,這是魯迅的一大塊心病,不僅導致了他遷居後的一場大病,而且影響其終生。魯迅最終死於肺病,肺病最怕的就是累和氣。”

那麼兄弟絕交事件對周作人有何影響呢?

沒有了兄長的鞭策和引導,周作人日漸走上享樂主義道路,自顧自地“苟全性命於亂世”,最終成為一名漢奸。

周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