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上古神話中十三大鳥類神獸,除了朱雀和鳳凰,你還知道哪些?

在我國古代神話中,出現了很多神奇的物種,我們大都把他們統稱為神獸。幾乎大多數都記載於山海經中,但很多在現實中沒有存在。某些古代神獸在中國的占卜術中,尤其是奇門遁甲及六爻兩門術數。

這些神獸常出現于傳統建築中,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各種神獸神態各異,也說明了古代人想像力之豐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其中帶有翅膀的鳥類神獸。

一、朱雀

朱雀是四靈之一傳統文化中的四象之一,《三輔黃圖》所謂的“天之四靈”之一(四靈是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從殷商時代開始它就是代表炎帝與南方七宿的神獸,井、鬼、柳、星、張、翼、軫,聯為鳥形,朱為赤色,像火,南方屬火,故名朱雀。

很多人將其認為是鳳凰或是鳳凰的一種,但實際上朱雀與鳳凰存在極大的不同,且作為天之四靈與四方星宿之一的朱雀比禮記四靈之一的鳳凰更加尊貴。事實上,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並沒有朱雀會浴火重生的說法,

鳳凰涅槃也只是郭沫若先生借鑒西方不死鳥的傳說所創作的詩詞而已。現代有些人會認為朱雀是鳳凰的一種,然而事實上作為天之四靈之一的朱雀從來不是《禮記》四靈之一鳳凰。

二、鳳凰

龍鳳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瑞獸,幾乎在每一個神話小說中都會出現。

鳳凰和麒麟一樣,是雌雄統稱,雄為鳳,雌為凰,其總稱為鳳凰,因此鳳凰一詞為合成詞結構。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徵。它跟龍的形象一樣,愈往後愈複雜,有了鴻頭、麟臀、蛇頸、魚尾、紋、龜軀、燕子的下巴、雞的嘴,且有赤鳳,青鸞,鵷鶵,鸑鷟,鴻鵠五種。多赤者鳳,多青者鸞,多黃者鵷鶵,多紫者鸑鷟,多白者鴻鵠。

三、鯤鵬

鯤鵬來自莊子的《逍遙遊》中記有“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鵬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這鯤鵬精於變化,通靈萬物,助天帝澄清玉宇,受敕封為九天鯤鵬。

四、三足烏

中國古代的太陽精靈、也被看作太陽運行的使者。中國古代傳說三足烏太陽中居住著三足烏,人們敬仰太陽,三足烏也被作為祥瑞的象徵來崇拜。據說由於三足烏一共有十隻,不停地在天空中運轉,導致地上遭受旱災和灼熱的煎熬。堯帝命令後羿將所有三足烏射殺,結果後羿射落九隻、留下一隻,從此太陽只有一個並且在傍晚落下。也有說法稱三足烏是服侍西王母的精靈。

五、黃鳥

有巫山者,西有黃鳥。帝藥,八齋。黃鳥于巫山,司此玄蛇。 另注:帝即天帝,藥指神仙藥,即長生不死黃鳥藥。 《山海經·北山經·北次三經》:有鳥焉,其狀如梟而白首,其名曰黃鳥,其鳴自詨 ,食之不妒。黃鳥棲息于軒轅山,形像梟,頭白色。相傳,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會產生妒忌心理。

六、遠飛雞

遠飛雞是中國古代漢族神話中的一種神獸,又名翻明雞、目羽雞。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日出夕還。記載於《洞冥記》。

七、滅蒙鳥

《山海經》載:滅蒙鳥在雞胸國的北部,鳥的羽毛是青色的,尾巴是紅色的。滅蒙鳥就是孟鳥。秦的先人,是帝顓頊的孫女,名叫修。女修在織補時,有一隻玄鳥生了個卵,女修吃了下去,生了個兒子取名大業。大業娶少典的女兒少華。少華又生了大費,大費生了兩個孩子,一個叫大廉,便是鳥俗氏;另一個叫若木,便是費氏。大廉的玄孫孟戲、仲衍,都是身子像鳥,但會說人的語言;因此他們是滅蒙鳥的國民,但是他們沒有留下子嗣。從古到今都有人類起源於飛鳥的說法,而飛鳥來自源海洋魚類的演化。

八、比翼鳥

比翼鳥,又名鶼鶼、鶼鰈、蠻蠻。此鳥僅一目一翼,雌雄須並翼飛行,故常比喻恩愛夫妻,亦比喻情深誼厚、形影不離的朋友。《山海經·海外南經》:“比翼鳥在(結匈國)其東,其為鳥青、赤,兩鳥比翼。一曰在南山東。”又山海經《西山經》:“崇吾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見則天下大水。”

九、重明鳥

在《拾遺記》中說,堯在位七十年,有積支之國,獻明鳥,一名雙晴言在目。狀如雞,鳴似鳳。解落毛羽,用肉翅而飛。能摶逐獸狼,使妖災群惡不能為害。國人都全灑掃門戶,以留重明。如重明鳥未到的時候,國人或刻木,或造銅像,為此鳥的形象,放在明戶之間,則魑魅之類,自然退伏。

十、畢方

在《山海經·西次三經》中,有在章峨之山,有一種鳥,型狀如鶴,一足,畢方有紅色的紋和白喙。就是叫做畢方。《海外南經》:「畢方鳥在東方,青水西,只有一隻腳。」而《淮南子·氾論訓》中說,木生畢方。因而有說畢方是木精所變的,而形狀是鳥、一足、不食五穀。在《文選·張衡〔東京賦〕》中說:「畢方……老父神,如鳥,兩足一翼,常銜火在人家作怪災也。」而《韓非子·十過》中說:「昔者黃帝合鬼神于西秦山之上,駕象車而蛟龍,畢方並害。袁珂說畢方是鳳,鳳為太陽鳥,故「見則其吧有訛火」。

十一、鬼車

鬼車別名九頭鳥。色赤,似鴨,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了鬼車,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愛入人家爍人魂氣。亦有說法稱九首曾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凶咎。

十二、欽原

欽原是上古神獸之一。《山海經·西次三經》有雲:西南四百里,曰昆侖之丘,有鳥焉,其狀如蜂,大如鴛鴦,名曰欽原,蠚鳥獸則死,蠚木則枯。昆侖山自古以來便是珍禽異獸聚集之處,異物欽原,尚不知其究竟是飛禽還是巨蟲,但它蜇中鳥獸便死,蜇中樹木便枯的可怕毒性,給人留下的印象也極為深刻。

十三、當扈

《山海經》記載:上申之山,其鳥多當扈,其狀如雉,以其髯飛,食之不眴目。鳥飛以翼,當扈則須,廢多任少,沛然有餘。

也有說法稱三足烏是服侍西王母的精靈。

五、黃鳥

有巫山者,西有黃鳥。帝藥,八齋。黃鳥于巫山,司此玄蛇。 另注:帝即天帝,藥指神仙藥,即長生不死黃鳥藥。 《山海經·北山經·北次三經》:有鳥焉,其狀如梟而白首,其名曰黃鳥,其鳴自詨 ,食之不妒。黃鳥棲息于軒轅山,形像梟,頭白色。相傳,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會產生妒忌心理。

六、遠飛雞

遠飛雞是中國古代漢族神話中的一種神獸,又名翻明雞、目羽雞。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日出夕還。記載於《洞冥記》。

七、滅蒙鳥

《山海經》載:滅蒙鳥在雞胸國的北部,鳥的羽毛是青色的,尾巴是紅色的。滅蒙鳥就是孟鳥。秦的先人,是帝顓頊的孫女,名叫修。女修在織補時,有一隻玄鳥生了個卵,女修吃了下去,生了個兒子取名大業。大業娶少典的女兒少華。少華又生了大費,大費生了兩個孩子,一個叫大廉,便是鳥俗氏;另一個叫若木,便是費氏。大廉的玄孫孟戲、仲衍,都是身子像鳥,但會說人的語言;因此他們是滅蒙鳥的國民,但是他們沒有留下子嗣。從古到今都有人類起源於飛鳥的說法,而飛鳥來自源海洋魚類的演化。

八、比翼鳥

比翼鳥,又名鶼鶼、鶼鰈、蠻蠻。此鳥僅一目一翼,雌雄須並翼飛行,故常比喻恩愛夫妻,亦比喻情深誼厚、形影不離的朋友。《山海經·海外南經》:“比翼鳥在(結匈國)其東,其為鳥青、赤,兩鳥比翼。一曰在南山東。”又山海經《西山經》:“崇吾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見則天下大水。”

九、重明鳥

在《拾遺記》中說,堯在位七十年,有積支之國,獻明鳥,一名雙晴言在目。狀如雞,鳴似鳳。解落毛羽,用肉翅而飛。能摶逐獸狼,使妖災群惡不能為害。國人都全灑掃門戶,以留重明。如重明鳥未到的時候,國人或刻木,或造銅像,為此鳥的形象,放在明戶之間,則魑魅之類,自然退伏。

十、畢方

在《山海經·西次三經》中,有在章峨之山,有一種鳥,型狀如鶴,一足,畢方有紅色的紋和白喙。就是叫做畢方。《海外南經》:「畢方鳥在東方,青水西,只有一隻腳。」而《淮南子·氾論訓》中說,木生畢方。因而有說畢方是木精所變的,而形狀是鳥、一足、不食五穀。在《文選·張衡〔東京賦〕》中說:「畢方……老父神,如鳥,兩足一翼,常銜火在人家作怪災也。」而《韓非子·十過》中說:「昔者黃帝合鬼神于西秦山之上,駕象車而蛟龍,畢方並害。袁珂說畢方是鳳,鳳為太陽鳥,故「見則其吧有訛火」。

十一、鬼車

鬼車別名九頭鳥。色赤,似鴨,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了鬼車,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愛入人家爍人魂氣。亦有說法稱九首曾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凶咎。

十二、欽原

欽原是上古神獸之一。《山海經·西次三經》有雲:西南四百里,曰昆侖之丘,有鳥焉,其狀如蜂,大如鴛鴦,名曰欽原,蠚鳥獸則死,蠚木則枯。昆侖山自古以來便是珍禽異獸聚集之處,異物欽原,尚不知其究竟是飛禽還是巨蟲,但它蜇中鳥獸便死,蜇中樹木便枯的可怕毒性,給人留下的印象也極為深刻。

十三、當扈

《山海經》記載:上申之山,其鳥多當扈,其狀如雉,以其髯飛,食之不眴目。鳥飛以翼,當扈則須,廢多任少,沛然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