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影評:《重返地球》演繹出一個孩子真正的成長

看過《重返地球》,不知不覺地陷入了沉思,這並不是一部主題弘大,

內涵深遠的電影,只是一部科幻商業片,故事脈絡輕鬆簡單,沒有複雜曲折,也沒有暗線欺負,更沒有狗血吸引的n角情感糾葛,它吸引了我看下去,看過了還陷入了某種沉思,也許就是因為在這部脈絡很是簡單的故事裡,演繹出一個孩子真正的成長。

成長是必然,就像花木的種子萌芽後就一定有開花的過程,開花需要陽光、土壤、營養和時間,而一個孩子的成長,真正的成長,不是長多高,而是在心智上的成熟,對前行目標的確認和確定,對自身應該擔成責任的認同和欣然。

《重返地球》裡邊,

時間應該是很多年以後了,那時節由於地球污染嚴重,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地球上的人類已經移居別處,為了保障人類的生命安全,地球人組成了聯盟軍隊,主人公是個十來歲的小男孩,他的父親就是供職于聯盟軍隊的一位有一個將軍,威嚴、冷靜,有著不凡的膽識氣魄,受人崇敬和尊重。和很多孩子一樣,這樣的父親是兒子心中崇拜和及其在乎的英雄偶像,所以被父親誤會訓斥後,
男孩兒會非常委屈,不是因為挨駡,而是得不到英雄的理解和認同,悄悄落淚,暗暗彆扭。這時候,他就是個任性固執的男孩子,於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將父子二人的生死安危緊緊地捆在一起,男孩兒也迎來了成長的考驗。

這是一次運送怪獸的任務,

對於外國影片中的怪獸,我是一直不會抱有驚喜的念頭,所以後來它逃出控制忽然出鏡的時候,果然就是又醜又大的一隻而已。怪獸兇暴嗜血,被鎖進牢籠,裝上飛船,送往別處處理。這一次,將軍父親帶上了兒子一起執行任務。當父親嚴肅地吩咐著兒子坐在船艙,系好安全帶後,男孩兒看著父親的背影,抑制不住內心的歡喜,偷偷地笑。

看到男孩兒的笑容,心中便無限感慨,對於孩子來說,在成長的過程中,最需要的不僅僅是關愛,再擁有受人敬仰的英雄父母,也需要一起飛跑一起玩鬧的陪伴。近在咫尺的風險和危險,男孩兒都不在乎,只因為有父親在身邊,有所依靠。

飛船在行進的過程中,出現了意外,被迫降落在地球上,在迫降的過程中,飛船撞裂成兩半,父親也受了重傷,不能動彈,發射求救信號的任務就落在男孩兒身上。在開始的時候,父子通過可視衛星設置彼此聯繫,父親指導著兒子如何去做,可惜沒有多久,設置損壞,茫茫天地間,空無一人,莽莽叢林中,危機四伏,男孩兒,沒有了任何依靠和指導,只能靠自己獨自前行,他的身上,肩負著自己和父親的生死安危,同時,也要面對那只逃逸出去的怪獸。

惶恐無助,中毒,野獸圍殺,怪獸追襲,還有在不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球上,不斷出現的存活極限,讓男孩兒迅速成長,最終完成了任務,殺死了怪獸,發出了資訊。

忽然想,如果沒有他父親平日裡頗為嚴苛的教誨,孩子不可能在瞬間就變得如此堅韌和強大,如果不是客觀環境中的失聯,完全沒有了往日的依靠,孩子也不可能完成自我成長的蛻變,從父親的羽翼中振翅起飛,獨自翱翔。

成長,是件飽含著多少人期待和憧憬的事情?它需要厚積薄發的長久積澱,也需要瞬間綻放的關鍵節點,當孩子真正成長的時候,身為父母,也應該學會優雅地退出,是的,是退出,而不僅僅是放手。

身為父母,我們將孩子帶來了人世間,在哺育將養的過程中,將愛毫無保留地傾注在孩子身上,同時也樂於將我們的處世之道和人生閱歷,千方百計地傳授給孩子,說到底,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再走一遍我們走過的坎坷路,還吃一回我們吃過的苦,也許是太在意太在乎,我們往往會忽略,孩子不僅僅是我們的孩子,他或者她還是一個獨立的人,有他/她己的思想情感,有他/她的處世哲學,有他/她自己的人生道路,沒有誰的人生可以被另一個人完全重複,父子母女,也無法完全複刻。所以我們的意見或者建議,在孩子的人生中,未必有什麼意義。有時候,當我們完全忽略孩子的獨立人格,這種指導教誨,也許適得其反、弄巧成拙。

有一個不想提起的例子,不想提起的也許並不只是我一個,大家心照不宣地回避了上千年,可是依然會被銘刻在史書中,化作一聲深沉陰鬱的歎息。

“父之于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禁☆欲發耳!子至於母,亦複奚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這段話,雖是古文,卻淺顯明瞭,不需要飽讀古籍,也會囫圇明白。說白了,孩子只是父母一夕歡好的附帶物品,就像現在充話費送手機一樣,送的手機得綁定使用,還得有一定時間的最低消費;對於父母的哺育,也不過是無法自立時的利用,一定羽翼豐滿,便可遠走高飛。這一段話,被稱為“父母無恩論”,說出這段話的人,不是忤逆狂悖的奸惡邪佞之徒,而是孔融,就是那個四歲讓梨的孔融。

“融四歲,能讓梨,悌於長,宜先知。”這是《三字經》中的經典典故,兄友弟恭的絕對典範,可惜這個成就了典範的孩子,長大之後,卻說出這段父母無恩。也許在他讓梨的時候,並不是出於自願,出於什麼有愛謙讓,而是出於習慣,在一個必須兄友弟恭的家規家訓下的麻木習慣,作為兄弟,永遠不能喝兄長爭搶,永遠要退讓割捨,沒有底限地退讓割捨,哪怕是一枚梨子,他也沒有先吃先選的權利。要生存要討人喜歡,他必須遵循友悌,直到他成長,真正長大,不必在依附父母吃飽穿暖後,才說出矯枉過正般的父母無恩吧?

當孩子真的長大了,父母,是該優雅地退出了,不是退出孩子的生活,而是退出孩子的思想和情感世界,別去干擾和干涉孩子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尊重他/她的每一次愛戀和每一次選擇,別不捨得孩子會碰壁,沒有坎坷就不能夠堅強;也別設定孩子的人生道路,我們只是父母,不是造物主;退出,是一種成全,更是父母子女間互相尊重互相關愛的界點。

文/ 狼與狗的時空

飛船在行進的過程中,出現了意外,被迫降落在地球上,在迫降的過程中,飛船撞裂成兩半,父親也受了重傷,不能動彈,發射求救信號的任務就落在男孩兒身上。在開始的時候,父子通過可視衛星設置彼此聯繫,父親指導著兒子如何去做,可惜沒有多久,設置損壞,茫茫天地間,空無一人,莽莽叢林中,危機四伏,男孩兒,沒有了任何依靠和指導,只能靠自己獨自前行,他的身上,肩負著自己和父親的生死安危,同時,也要面對那只逃逸出去的怪獸。

惶恐無助,中毒,野獸圍殺,怪獸追襲,還有在不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球上,不斷出現的存活極限,讓男孩兒迅速成長,最終完成了任務,殺死了怪獸,發出了資訊。

忽然想,如果沒有他父親平日裡頗為嚴苛的教誨,孩子不可能在瞬間就變得如此堅韌和強大,如果不是客觀環境中的失聯,完全沒有了往日的依靠,孩子也不可能完成自我成長的蛻變,從父親的羽翼中振翅起飛,獨自翱翔。

成長,是件飽含著多少人期待和憧憬的事情?它需要厚積薄發的長久積澱,也需要瞬間綻放的關鍵節點,當孩子真正成長的時候,身為父母,也應該學會優雅地退出,是的,是退出,而不僅僅是放手。

身為父母,我們將孩子帶來了人世間,在哺育將養的過程中,將愛毫無保留地傾注在孩子身上,同時也樂於將我們的處世之道和人生閱歷,千方百計地傳授給孩子,說到底,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再走一遍我們走過的坎坷路,還吃一回我們吃過的苦,也許是太在意太在乎,我們往往會忽略,孩子不僅僅是我們的孩子,他或者她還是一個獨立的人,有他/她己的思想情感,有他/她的處世哲學,有他/她自己的人生道路,沒有誰的人生可以被另一個人完全重複,父子母女,也無法完全複刻。所以我們的意見或者建議,在孩子的人生中,未必有什麼意義。有時候,當我們完全忽略孩子的獨立人格,這種指導教誨,也許適得其反、弄巧成拙。

有一個不想提起的例子,不想提起的也許並不只是我一個,大家心照不宣地回避了上千年,可是依然會被銘刻在史書中,化作一聲深沉陰鬱的歎息。

“父之于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禁☆欲發耳!子至於母,亦複奚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這段話,雖是古文,卻淺顯明瞭,不需要飽讀古籍,也會囫圇明白。說白了,孩子只是父母一夕歡好的附帶物品,就像現在充話費送手機一樣,送的手機得綁定使用,還得有一定時間的最低消費;對於父母的哺育,也不過是無法自立時的利用,一定羽翼豐滿,便可遠走高飛。這一段話,被稱為“父母無恩論”,說出這段話的人,不是忤逆狂悖的奸惡邪佞之徒,而是孔融,就是那個四歲讓梨的孔融。

“融四歲,能讓梨,悌於長,宜先知。”這是《三字經》中的經典典故,兄友弟恭的絕對典範,可惜這個成就了典範的孩子,長大之後,卻說出這段父母無恩。也許在他讓梨的時候,並不是出於自願,出於什麼有愛謙讓,而是出於習慣,在一個必須兄友弟恭的家規家訓下的麻木習慣,作為兄弟,永遠不能喝兄長爭搶,永遠要退讓割捨,沒有底限地退讓割捨,哪怕是一枚梨子,他也沒有先吃先選的權利。要生存要討人喜歡,他必須遵循友悌,直到他成長,真正長大,不必在依附父母吃飽穿暖後,才說出矯枉過正般的父母無恩吧?

當孩子真的長大了,父母,是該優雅地退出了,不是退出孩子的生活,而是退出孩子的思想和情感世界,別去干擾和干涉孩子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尊重他/她的每一次愛戀和每一次選擇,別不捨得孩子會碰壁,沒有坎坷就不能夠堅強;也別設定孩子的人生道路,我們只是父母,不是造物主;退出,是一種成全,更是父母子女間互相尊重互相關愛的界點。

文/ 狼與狗的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