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環境多變 業績不振 今年商用車出口會增長嗎?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6年,客車、轎車和載貨車三大類整車共出口66.24萬輛,

占整車出口總量的81.8%,占比從2014年以來連續3年下降。其中,載貨車出口18.59萬輛,同比下降15.05%;客車出口14.24萬輛,同比增長20.26%。

而在國內市場,去年載貨車銷量310.79萬輛,同比增長8.82%。客車銷量54.34萬輛,同比下降8.73%。

從以上資料對比可以看出,載貨車和客車分別在2016年的出口量和國內銷量同比升降反向。其主要原因是商用車的國內、國際市場環境存在差異。

■海外市場環境多變

在國內市場,

商用車市場兩年來出現回暖,特別是載貨車復蘇明顯。而國際市場環境複雜多變。

我國商用車出口市場主要在伊朗、越南、委內瑞拉等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的商用車購買力主要來自石油、礦產等資源的出口創匯。國際市場上石油等資源的價格波動對我國商用車出口有很大影響。

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海外行銷部部長任巨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後,

國際經濟逐漸恢復,到2014年達到高峰,國際石油價格高達每桶120美元,客戶收入高,有錢買車。因此,2014年是我國商用車出口高峰。”

2015年以來,國際市場上石油等礦產資源價格一路走低,導致資源型國家對商用車的購買欲和購買力直線下降。

上汽依維柯紅岩商用車有限公司國際銷售部總監蔣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國際石油價格至今還停留在每桶五六十美元。

特別是以原油、礦產資源出口為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的非洲相關國家,政府收入急劇下降導致財政支出大量削減,從中國進口的商用車也在減少。

一些資源型國家政局不穩,政變或騷亂時有發生,給我國商用車企業在當地開辦業務的延續性帶來負面影響。同時,近兩年來亞非主要商用車進口國貨幣貶值,加大了我國商用車出口難度。

日益增多複雜化的國際貿易壁壘是我國商用車出口的又一大壓力。

蔣鍇介紹,非洲一些國家汽車進口法規升級換代,提高進口關稅,使我國商用車出口難度增加。如阿爾及利亞曾經突然更改新車進口政策,實施進口配額制度,政策傾向當地語系化KD(散件組裝)生產,讓我國相關商用車企業措手不及,給這些企業造成不小的意外損失。

■今年出口可能會持平

針對2016年的出口狀況,國內一些商用車企業都在關注海外商用車市場新動向,

預判2017年商用車出口形勢。

蔣鍇分析,“世界經濟沒有過多復蘇跡象,有中重型載貨車進口需求的國家經濟復蘇緩慢。非洲市場需求仍不會理想,東南亞市場需求可能略有增長。因此,2017年,中重型載貨車出口形勢不容樂觀,出口量可能與2016年基本持平或略有增長。”

任巨集估計,巴西等國家經濟情況可能有所好轉。因此,2017年,中大型客車出口可能穩中有升。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行業發展部業務總監于東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2016年,輕型載貨車出口量達10.34萬輛,同比下降17.2%;出口創匯7.62億美元,同比下降15.4%。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因素,2017年輕型載貨車出口量和出口創匯均可能下降5%。2016年,輕型客車出口創匯4.13億美元,同比下降4.4%;出口量達36449輛,同比下降0.8%。出口創匯降幅遠大於出口量降幅,說明輕型客車出口市場競爭加劇、價格戰非常激烈。2017年輕型客車出口可能與2016年持平。”

■拓展國際市場需多方合力

我國商用車出口雖然在整車出口中所占比重較大,但還處在初級階段,沒有擺脫低價取勝競爭策略的束縛。

“單個企業解決不了低價競爭問題。” 蔣鍇說,“我國商用車行業所有企業應以合作意識取代競爭意識,抱團出海,共同抵禦海外市場風險,提高我國商用車品牌影響力。”

葉盛基建議,發達國家出口商用車,追求聯動效應,打的是組合拳。我國出口商用車,尤其需要打組合拳。

所謂商用車出口組合拳,就是商用車行業有組織有計劃地根據出口市場競爭對手的各種變化實施各種可行的出口策略並連續起來。

打出口組合拳,需要商用車行業內外兼修、努力提高商用車產品競爭力。具體講,商用車行業要優化商用車產品結構,加快出口市場從低端向中高端轉變;加大節能商用車和新能源商用車出口力度,穩步增加出口商用車品種;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優化商用車出口市場結構,提高商用車產品品質和溢價能力;推動企業逐步形成國際化開發、採購、生產和銷售體系。

“對出口來說,金融支持很重要。沒有先進、完善的金融手段,商用車出口規模做不大。國內銀行不出國門,就能掙很多錢,也就無意走出去。在走出國門為商用車出口提供融資平臺方面,國內銀行無法與發達國家銀行相比。” 蔣鍇表示商用車出口渴望得到有力的金融支持。

任宏希望銀行加大對民營企業出口商用車的支援力度,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提供外國的商用車進口標準、為我國商用車出口提供法律援助。

商用車出口需要國家戰略。葉盛基呼籲:“政界、工業界、科技界、商業界、金融界都應聯合行動,協同研究商用車進口國的政策、法規、技術標準、市場准入條件、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等內容,制定國家出口戰略,為商用車出口提供全方位服務。”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行業發展部業務總監于東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2016年,輕型載貨車出口量達10.34萬輛,同比下降17.2%;出口創匯7.62億美元,同比下降15.4%。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因素,2017年輕型載貨車出口量和出口創匯均可能下降5%。2016年,輕型客車出口創匯4.13億美元,同比下降4.4%;出口量達36449輛,同比下降0.8%。出口創匯降幅遠大於出口量降幅,說明輕型客車出口市場競爭加劇、價格戰非常激烈。2017年輕型客車出口可能與2016年持平。”

■拓展國際市場需多方合力

我國商用車出口雖然在整車出口中所占比重較大,但還處在初級階段,沒有擺脫低價取勝競爭策略的束縛。

“單個企業解決不了低價競爭問題。” 蔣鍇說,“我國商用車行業所有企業應以合作意識取代競爭意識,抱團出海,共同抵禦海外市場風險,提高我國商用車品牌影響力。”

葉盛基建議,發達國家出口商用車,追求聯動效應,打的是組合拳。我國出口商用車,尤其需要打組合拳。

所謂商用車出口組合拳,就是商用車行業有組織有計劃地根據出口市場競爭對手的各種變化實施各種可行的出口策略並連續起來。

打出口組合拳,需要商用車行業內外兼修、努力提高商用車產品競爭力。具體講,商用車行業要優化商用車產品結構,加快出口市場從低端向中高端轉變;加大節能商用車和新能源商用車出口力度,穩步增加出口商用車品種;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優化商用車出口市場結構,提高商用車產品品質和溢價能力;推動企業逐步形成國際化開發、採購、生產和銷售體系。

“對出口來說,金融支持很重要。沒有先進、完善的金融手段,商用車出口規模做不大。國內銀行不出國門,就能掙很多錢,也就無意走出去。在走出國門為商用車出口提供融資平臺方面,國內銀行無法與發達國家銀行相比。” 蔣鍇表示商用車出口渴望得到有力的金融支持。

任宏希望銀行加大對民營企業出口商用車的支援力度,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提供外國的商用車進口標準、為我國商用車出口提供法律援助。

商用車出口需要國家戰略。葉盛基呼籲:“政界、工業界、科技界、商業界、金融界都應聯合行動,協同研究商用車進口國的政策、法規、技術標準、市場准入條件、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等內容,制定國家出口戰略,為商用車出口提供全方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