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晶報評:解讀馬拉松也是在解讀你自己

閻建偉

昨天是今年國內第一個馬拉松“高☆禁☆潮”,已知的比賽就有一大堆:無錫馬拉松、遠安國際田野馬拉松(宜昌)、奉化海峽兩岸山地桃花馬拉松、清遠國際馬拉松賽、成都雙遺馬拉松、肇慶國際半程馬拉松、迎春祈福越野賽(北京八大處公園)、重慶國際馬拉松、浙江蘭溪鄉村馬拉松……琳琅滿目,

多姿多彩。今天,中國田徑協會還將在上海召開2016年度的馬拉松年會,肯定會有關於去年的一系列權威資料發佈,也會有今年乃至未來中國馬拉松發展的謀劃。

近幾年來,中國馬拉松運動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態勢,你會發現,馬拉松就在你的身邊,你或許沒跑過,可你身邊多半會有人在跑。加上現在多媒體方式的傳播,馬拉松已經是一個社會性話題。對於眼前依然在爆發式增長的中國馬拉松,每個人都有資格去審視、去評判。之前作家蔣方舟就有一篇關於馬拉松的文章《馬拉松是中產無聲的廣場舞》,畢竟是作家,

無論是文字功底的深厚,還是闡釋角度的獨特,亦或東拉西扯的隨意,比之在朋友圈看到眾多跑友的文章,的確高明不少。只是在跑過馬拉松的人看來,文中對於馬拉松的闡述和理解,都給人一種隔行如隔山的感覺。《新週刊》雜誌也做了一期《中國馬拉松熱大批判》,讀起來很有意思,顯然找錯了發力點,譬如吐槽馬拉松的商業化——難道讓時光回到幾十年前,杜絕廣告、不要贊助,
就是一種良性發展麼?

有較真的跑者,針對上述文章的觀點逐一反駁。這種“交流”,對於中國馬拉松是件好事。眼前的馬拉松熱,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理解,並試圖從中找出背後的意義。如同中國馬拉松處於初級階段需要不斷完善一般,我們整個社會對馬拉松的理解,也需要與時俱進。

比如昨天的無錫馬拉松,前兩名跑錯了路錯失冠軍,這在之前的南京馬拉松上也出現過。

如何看待這一事件?有些人會刻意地解讀為,這是中國馬拉松發展中的“亂象”。其實這事上升不到這樣的高度,據我所知,無錫馬拉松在跑友中口碑甚佳,組委會也在第一時間表示,各種標識都很清晰,跑錯者也沒提出申述,而且特邀選手往往會在賽前熟悉比賽路線。我的理解,這種小概率事件,是中國馬拉松發展中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講得多嚴重影響多壞,就有點吹毛求疵了。

像昨天的清遠馬拉松,我也報了名,可是臨時有事,毫不猶豫地就放棄參賽。馬拉松也只是我的一個愛好,一種鍛煉身體的方式,我從來沒有想過對它寄予太多的意義。我的朋友中,有人為雨中完賽而祝賀,我為他們高興;還有的昨天一大早起來,發現雨有點大,索性放棄,便去吃著名的清遠雞了,馬拉松參賽變成清遠一日遊,我也為他們開心。這就是我們普通人的馬拉松。

中國馬拉松呈現爆發式增長是自然結果,並非人為刻意。誰也不否認,中國馬拉松仍處於初級階段,與發展過程中還存在的一些問題相比,中國馬拉松運動取得的成績才是占比重更大的那部分。當我們談論馬拉松之前,如果能參與到這項運動中去,無論是批判,還是反對,對於中國馬拉松的發展都會更有意義些。

來源:晶報

中國馬拉松呈現爆發式增長是自然結果,並非人為刻意。誰也不否認,中國馬拉松仍處於初級階段,與發展過程中還存在的一些問題相比,中國馬拉松運動取得的成績才是占比重更大的那部分。當我們談論馬拉松之前,如果能參與到這項運動中去,無論是批判,還是反對,對於中國馬拉松的發展都會更有意義些。

來源: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