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共用汽車的春天來了嗎?

牛股大資料分析

6月1日,由交通運輸部會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制定的《關於促進汽車租賃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下稱《意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為期兩周。《意見》首次從國家政策層面明確了“汽車分時租賃”的發展定位為“汽車共用”。這份《指導意見》明確夯實安全管理基礎、鼓勵分時租賃發展、提升服務能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四大任務。

《指導意見》還鼓勵汽車租賃經營者通過兼併重組、合資合作、上市融資等方式,

提升規模化水準。支持汽車租賃經營者通過特許經營、連鎖經營、戰略聯盟等形式,擴大網路覆蓋範圍,優化經營網點佈局,為消費者提供“一點租多點還”、“一城租多城還”租賃服務。

小編先帶大家來一覽目前國內A股市場有哪些共用汽車概念個股,如圖表1所示。

圖表一中10只共用汽車概念股所屬行業涉及到汽車產業鏈所有環節:電氣自控設備、汽車零部件生產、整車生產、汽車服務與商業運營、軟體發展及服務。在4月10日至6月1日這段期間內,10只個股中僅上汽集團股票價格上漲,漲幅為20.16%;其他9只價格跌幅均超過10%,萬安科技跌幅近30%,而6月1日後這9檔股票價格均企穩。

那麼《意見》的提出是否預示著汽車共用能如共用單車一樣如蝗蟲般快速向國內各大、中城市蔓延發展呢?

首先我們先看看目前汽車共用市場現狀。據交通運輸部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全國有6301家汽車租賃業戶,租賃車輛總數約20萬輛,市場規模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其中,分時租賃企業僅40餘家,以整車廠為主導的佔據了大部分,比如戴姆勒的Car2go、上汽控股的環球車享,首汽集團與奇瑞汽車合作的Gofun出行等,而從車輛總數來看,已經超過4萬輛。

目前來看,除個別品牌外,幾乎所有的分時租賃車輛都是新能源汽車,比例占到95%以上,且《徵求意見稿》明確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這與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國家戰略相契合。下圖表2為國內A股12家乘用車整車廠上市公司。

圖表2

其中涉及“汽車共用”概念的有上汽集團、力帆股份、海馬汽車。

與“共用單車”相同又不同的是,分時租賃模式(汽車共用)需要大量產業資本的投入,規模的擴張需要的真金白銀遠遠超過便宜的“共用單車”,再加上牌照、停車網點佈局、充電樁建設等一系列運營成本,使得分時租賃至少從目前看並不是賺錢的生意。

單以“共用汽車”的配套基礎設施充電樁及停車點為例,之前小編寫過一篇有關國內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的文章——“特斯拉引燃中國充電樁概念個股”,文章中提到有關國內充電樁網路建設發展現狀及未來幾年內國家相關發展規劃:國家發改委在2015年年底就印發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2020年的規劃目標是集中充換電站1.2萬座,分散充電樁480萬個。而今年國家能源局在2月發佈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計畫2017年全國建設90萬台充電樁,且這兩年國家的補貼政策從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向充電樁生產、運營企業傾斜調整。目前國內生產充電樁上市公司有國軒高科、雪萊特、眾業達。

國家大力推動充電樁網路建設主要是因為國內充電樁網路建設嚴重落後於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水準。有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新能源車與充電樁保有量之比約為5:1,而這一資料在15年年底為9:1。從此可知,目前國內充電樁數量相對缺乏及其網路不完善制約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步伐,而基礎設施建設也不是某一個或幾個企業所能負擔的,這需要國家出臺政策做出整體的建設規劃和大量資金投入。這也是“汽車共用”經濟短期內如不能如“共用單車”般瘋狂擴張原因之一。因此投資者近期暫時可以將目光先投向充電樁生產企業,其未來一兩年的盈利水準在國家的大量訂單下將獲得保證。

對於其“共用汽車”的未來市場前景而言,有“共用單車”為鑒,未來幾年內在國家推行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推動下,隨著相關基礎設施的完善,“汽車共用”經濟在大量資本介入後未來幾年內必然迎來爆發性的增長,據iiMediaResearch發佈的《2016-2017中國互聯網汽車分時租賃市場研究報告》預計,2016年中國互聯網汽車分時租賃市場規模達4.3億元,預計到2020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92.8億元。這也是目前國內整車廠提前介入這一細分行業的原因。

總體而言,我國“汽車共用”仍處於起步階段,還存在服務能力不足、法規政策建設滯後、企業經營風險較高、分時租賃新模式亟待引導等突出問題,相關上市公司近一兩年內在此方面發展速度或有限,但未來前景廣闊,必將有更多的汽車生產企業及其他相關公司涉及這一細分市場。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學習交流,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人及所在機構不持有上述股票,請投資者注意風險。

文章中提到有關國內充電樁網路建設發展現狀及未來幾年內國家相關發展規劃:國家發改委在2015年年底就印發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2020年的規劃目標是集中充換電站1.2萬座,分散充電樁480萬個。而今年國家能源局在2月發佈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計畫2017年全國建設90萬台充電樁,且這兩年國家的補貼政策從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向充電樁生產、運營企業傾斜調整。目前國內生產充電樁上市公司有國軒高科、雪萊特、眾業達。

國家大力推動充電樁網路建設主要是因為國內充電樁網路建設嚴重落後於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水準。有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新能源車與充電樁保有量之比約為5:1,而這一資料在15年年底為9:1。從此可知,目前國內充電樁數量相對缺乏及其網路不完善制約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步伐,而基礎設施建設也不是某一個或幾個企業所能負擔的,這需要國家出臺政策做出整體的建設規劃和大量資金投入。這也是“汽車共用”經濟短期內如不能如“共用單車”般瘋狂擴張原因之一。因此投資者近期暫時可以將目光先投向充電樁生產企業,其未來一兩年的盈利水準在國家的大量訂單下將獲得保證。

對於其“共用汽車”的未來市場前景而言,有“共用單車”為鑒,未來幾年內在國家推行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推動下,隨著相關基礎設施的完善,“汽車共用”經濟在大量資本介入後未來幾年內必然迎來爆發性的增長,據iiMediaResearch發佈的《2016-2017中國互聯網汽車分時租賃市場研究報告》預計,2016年中國互聯網汽車分時租賃市場規模達4.3億元,預計到2020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92.8億元。這也是目前國內整車廠提前介入這一細分行業的原因。

總體而言,我國“汽車共用”仍處於起步階段,還存在服務能力不足、法規政策建設滯後、企業經營風險較高、分時租賃新模式亟待引導等突出問題,相關上市公司近一兩年內在此方面發展速度或有限,但未來前景廣闊,必將有更多的汽車生產企業及其他相關公司涉及這一細分市場。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學習交流,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人及所在機構不持有上述股票,請投資者注意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