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才濟濟,牡丹江的““文藝范兒”足足的

6月3日、4日兩天迎來了第三屆牡丹江音樂舞蹈節集中比賽日——

參賽小選手和家長為音樂舞蹈節喝彩。

鋼琴四手連彈。

家長們聚精會神地觀看孩子們的表演。

小提琴八人齊奏。

吉他合奏。

音樂舞蹈節,我們來啦!

精彩的舞蹈。

評委老師認真觀看、細緻評分。

朗誦、快板、小品、聲樂、鋼琴、小提琴、舞蹈……6月3日、4日兩天,由牡丹江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牡丹江新聞傳媒集團共同主辦,市音樂家協會、市舞蹈家協會、市戲劇家協會、市曲藝家協會、牡丹江新聞傳媒集團平面媒體經營公司共同承辦的中國移動杯第三屆牡丹江音樂舞蹈節迎來了兩天的集中比賽日,比賽形式多種多樣,

參賽選手覆蓋廣泛,一場真正“全民參與”的音樂舞蹈盛會經過兩天精彩激烈的展示、比拼,所有比賽環節已經落下帷幕,讓人不禁感歎——牡丹江音樂舞蹈人才濟濟,文藝氛圍濃烈。

把“說話”變成一種藝術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語言類比賽一開場的幼兒組朗誦《做一個幸福的人》一下就把現場觀眾帶入了美好的意境。

語言類比賽,要求思想健康、主題鮮明,展現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因此,讚美校園、禮贊生命、歌頌祖國成為選手們朗誦的主要選題。“盛世中國告訴你一個地球的驚喜……”一首激情澎湃的《盛世中國》讓人感受到了身為中國人的驕傲,還有氣勢磅礴的《喊黃河》、抒情委婉的《祖國到底是什麼》等,無不抒發了參賽者對祖國的深深熱愛。

在諸多集體朗誦節目中,5歲的王昱博單獨朗誦的《海燕》讓人耳目一新。獨自上場的王昱博毫不怯場,站在舞臺中央,將一首堅強不屈的《海燕》朗誦得頗有氣概。下場後,王昱博十分平靜。他的媽媽說,之前,王昱博參加演出都是朗誦《海燕》的節選,今天則朗誦的是全文……“感覺自己表現得怎麼樣?”面對記者的詢問,王昱博簡練清脆地給自己一個字評價“好”,這個“還不知道什麼叫緊張”的孩子自信滿滿。

一串清脆利索的“板頭”,突然讓現場觀眾耳目一新。“板頭”過後,於明洋和薑睿琦倆人合說了快板《升國旗》。倆人口齒嘎嘣溜脆,感情充分飽滿,《升國旗》是快板表演中的經典,篇幅較長,頗具難度,讓台下觀眾聽得十分過癮。

從“指尖”流淌音樂經典

《義大利波爾卡》、《土耳其進行曲》、《保衛黃河》……在器樂類鋼琴演奏的比賽中,180余名選手依次上場,為在場評委及觀眾上演一場場精彩絕倫的演奏。

今年8歲的趙奕坤是一個開朗、活潑和愛笑的女孩。作為鋼琴比賽首個出場的選手,趙奕坤上臺前還是很緊張的。“感覺自己發揮得不錯,我沒有出錯。”隨著演奏漸入佳境,小姑娘明顯輕鬆了不少,順利地將《義大利波爾卡》演奏完成,為鋼琴比賽開了個好頭兒。

當選手盧玉霏彈奏的《土耳其進行曲》響起,耳熟能詳的旋律讓不少在場觀眾跟著節奏打起節拍,現場互動感十足。盧玉霏的媽媽李女士說,文化交流中心的比賽會場很有國際大賽的氛圍,在這裡比賽可以讓孩子得到鍛煉。

此外,兩組四手聯彈選手彈奏的《哆來咪》和《保衛黃河》,選手們聚精會神地彈奏、配合默契的手指在琴鍵上舞蹈,引起觀眾的陣陣掌聲。

用“歌聲”唱出生活美好

孩子的世界充滿童真,他們用《馬蘭謠》、《小小少年》唱出來。

少年的世界充滿夢想,他們用《燈塔》、《陽光總在風雨後》唱出來。

青年的世界充滿嚮往,他們用《節日歡歌》、《我的神情為你守候》唱出來。

老年的世界充滿深情,他們用《我愛你,中國》、《一壺老酒》唱出來。

本屆音樂舞蹈節的聲樂類比賽中,來自幼兒到中老年的100多名選手,用歌聲唱出了屬於他們心中的美好。

幼兒組唯一一名選手、最小選手6歲的金海月率先登場,用一首稚氣可愛的《數星星》開啟了聲樂類比賽。王研博一首溫婉的《小橋流水》舞臺范兒十足、音準發揮穩定;上臺前有些怯場的宮晴上臺後卻將一首《老師》演繹得含情脈脈;身著民族服裝的陳思彤一曲表現力十足的《卓瑪》將現場觀眾帶到了雪域高原;張競文、於欣言的表演唱《青春修煉手冊》在音樂廳刮起了一股“青春風”……最後登場的中老年組選手,一曲經典的《我愛你,中國》立顯唱功和厚重感,而他們參與比賽的熱情更是令現場觀眾心生敬佩。

用“身體”跳出酷炫美柔

街舞的酷,拉丁舞的炫,民族舞的美,肚皮舞的柔……在本屆音樂舞蹈節舞蹈類比賽中,各年齡組別的選手用自己的身體語言,詮釋著各個舞種的獨特魅力。

火辣的雙人街舞《炫酷女孩》讓舞蹈類比賽帶著“動感”開場,也讓在場觀眾看到,街舞,不僅是男孩子的專利。

微風徐徐,湖水漣漪,一枝小荷,兩頭尖尖……隨著清澈寧靜的音樂響起,獨舞民族舞《小荷尖尖》讓舞臺上“畫風突變”,也讓觀眾一直興奮的情緒漸漸穩定下來,民族舞,翩翩向觀眾走來。

在舞蹈類比賽中,觀眾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了中老年組選手王紅,今年已經60歲的她以獨舞民族舞《卓瑪》征服了現場觀眾。婀娜的身段,甜美的表情,到位的表達……無論是基本功的修煉還是對舞蹈神韻的傳達,王紅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後臺,記者看到表演完後有些氣喘的王紅,原來,從小就喜歡舞蹈的王紅退休之後才有機會全身心地學習舞蹈,聽說這次音樂舞蹈後就自己報了名,“今天跳得不好,有些地方不到位,我半年前做了大手術,體力還是沒太恢復……”其實,這對“願意學習,不願意比賽”的王紅來說,已經很好了,畢竟,這是她第一次登臺表演。

舞蹈類的比賽讓現場觀眾領略了肚皮舞和拉丁舞的異域風情,更從眾多的民族舞中體驗到了不同的地域特色……當天,幼兒組、少年組、中老年組同場競技,舞蹈,沒有地域界限,更沒有年齡限制,心中有舞,你就跳出來!

以“西樂”詮釋音樂多樣

雙排鍵的酷炫、電子琴的百變、小提琴的華麗、架子鼓的火熱……在6月4日進行的西洋器樂類比賽中,先後進行的雙排鍵、電子琴、小提琴、架子鼓、薩克斯、吉他等單元競技,為在場觀眾呈現了近80個優秀節目。

俏皮可愛的雙排鍵表演《我是一條小青龍》拉開了賽場的序幕。在電子琴單元競技演奏中,《山歌好比春江水》、《匈牙利舞曲》等中外優秀曲目被搬上舞臺。另外,小提琴選手全淼在9名協奏員的助力下,圓滿地完成了《巴赫a小調》的表演,強大的陣容也震撼驚豔了全場。

當日下午的賽事,被炫酷十足、節奏感爆棚的架子鼓單元競賽掀起了火一般的熱情。在薩克斯表演中,選手宮首豪吹奏的《我只在乎你》相比鄧麗君的版本別具一番風韻。

兩天的比賽,在群藝合唱團演唱的《香格里拉》、《半個月亮爬上來》等優美合唱聲中完美落幕。

經過5月28日、6月3日、4日三天緊張的角逐,第三屆牡丹江音樂舞蹈節器樂類、聲樂類、舞蹈類和綜合類的比賽全部結束,比賽中,選手們抱著展現自己、鍛煉能力、重在參與的熱情認真參加比賽,各藝術門類的評審秉承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認真打分評判,音樂舞蹈節在參賽選手、評委和廣大幕後工作人員的共同配合協作下,有序進行,精彩呈現。目前,各類別比賽的成績正在緊張統計中,本次比賽設金、銀、銅、優秀獎及優秀指導教師獎、最佳創作獎、優秀組織獎,敬請期待頒獎典禮的盛況。

晨報融媒體記者 陳金 王曉丹 石璐 李學斌 攝影報導

站在舞臺中央,將一首堅強不屈的《海燕》朗誦得頗有氣概。下場後,王昱博十分平靜。他的媽媽說,之前,王昱博參加演出都是朗誦《海燕》的節選,今天則朗誦的是全文……“感覺自己表現得怎麼樣?”面對記者的詢問,王昱博簡練清脆地給自己一個字評價“好”,這個“還不知道什麼叫緊張”的孩子自信滿滿。

一串清脆利索的“板頭”,突然讓現場觀眾耳目一新。“板頭”過後,於明洋和薑睿琦倆人合說了快板《升國旗》。倆人口齒嘎嘣溜脆,感情充分飽滿,《升國旗》是快板表演中的經典,篇幅較長,頗具難度,讓台下觀眾聽得十分過癮。

從“指尖”流淌音樂經典

《義大利波爾卡》、《土耳其進行曲》、《保衛黃河》……在器樂類鋼琴演奏的比賽中,180余名選手依次上場,為在場評委及觀眾上演一場場精彩絕倫的演奏。

今年8歲的趙奕坤是一個開朗、活潑和愛笑的女孩。作為鋼琴比賽首個出場的選手,趙奕坤上臺前還是很緊張的。“感覺自己發揮得不錯,我沒有出錯。”隨著演奏漸入佳境,小姑娘明顯輕鬆了不少,順利地將《義大利波爾卡》演奏完成,為鋼琴比賽開了個好頭兒。

當選手盧玉霏彈奏的《土耳其進行曲》響起,耳熟能詳的旋律讓不少在場觀眾跟著節奏打起節拍,現場互動感十足。盧玉霏的媽媽李女士說,文化交流中心的比賽會場很有國際大賽的氛圍,在這裡比賽可以讓孩子得到鍛煉。

此外,兩組四手聯彈選手彈奏的《哆來咪》和《保衛黃河》,選手們聚精會神地彈奏、配合默契的手指在琴鍵上舞蹈,引起觀眾的陣陣掌聲。

用“歌聲”唱出生活美好

孩子的世界充滿童真,他們用《馬蘭謠》、《小小少年》唱出來。

少年的世界充滿夢想,他們用《燈塔》、《陽光總在風雨後》唱出來。

青年的世界充滿嚮往,他們用《節日歡歌》、《我的神情為你守候》唱出來。

老年的世界充滿深情,他們用《我愛你,中國》、《一壺老酒》唱出來。

本屆音樂舞蹈節的聲樂類比賽中,來自幼兒到中老年的100多名選手,用歌聲唱出了屬於他們心中的美好。

幼兒組唯一一名選手、最小選手6歲的金海月率先登場,用一首稚氣可愛的《數星星》開啟了聲樂類比賽。王研博一首溫婉的《小橋流水》舞臺范兒十足、音準發揮穩定;上臺前有些怯場的宮晴上臺後卻將一首《老師》演繹得含情脈脈;身著民族服裝的陳思彤一曲表現力十足的《卓瑪》將現場觀眾帶到了雪域高原;張競文、於欣言的表演唱《青春修煉手冊》在音樂廳刮起了一股“青春風”……最後登場的中老年組選手,一曲經典的《我愛你,中國》立顯唱功和厚重感,而他們參與比賽的熱情更是令現場觀眾心生敬佩。

用“身體”跳出酷炫美柔

街舞的酷,拉丁舞的炫,民族舞的美,肚皮舞的柔……在本屆音樂舞蹈節舞蹈類比賽中,各年齡組別的選手用自己的身體語言,詮釋著各個舞種的獨特魅力。

火辣的雙人街舞《炫酷女孩》讓舞蹈類比賽帶著“動感”開場,也讓在場觀眾看到,街舞,不僅是男孩子的專利。

微風徐徐,湖水漣漪,一枝小荷,兩頭尖尖……隨著清澈寧靜的音樂響起,獨舞民族舞《小荷尖尖》讓舞臺上“畫風突變”,也讓觀眾一直興奮的情緒漸漸穩定下來,民族舞,翩翩向觀眾走來。

在舞蹈類比賽中,觀眾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了中老年組選手王紅,今年已經60歲的她以獨舞民族舞《卓瑪》征服了現場觀眾。婀娜的身段,甜美的表情,到位的表達……無論是基本功的修煉還是對舞蹈神韻的傳達,王紅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後臺,記者看到表演完後有些氣喘的王紅,原來,從小就喜歡舞蹈的王紅退休之後才有機會全身心地學習舞蹈,聽說這次音樂舞蹈後就自己報了名,“今天跳得不好,有些地方不到位,我半年前做了大手術,體力還是沒太恢復……”其實,這對“願意學習,不願意比賽”的王紅來說,已經很好了,畢竟,這是她第一次登臺表演。

舞蹈類的比賽讓現場觀眾領略了肚皮舞和拉丁舞的異域風情,更從眾多的民族舞中體驗到了不同的地域特色……當天,幼兒組、少年組、中老年組同場競技,舞蹈,沒有地域界限,更沒有年齡限制,心中有舞,你就跳出來!

以“西樂”詮釋音樂多樣

雙排鍵的酷炫、電子琴的百變、小提琴的華麗、架子鼓的火熱……在6月4日進行的西洋器樂類比賽中,先後進行的雙排鍵、電子琴、小提琴、架子鼓、薩克斯、吉他等單元競技,為在場觀眾呈現了近80個優秀節目。

俏皮可愛的雙排鍵表演《我是一條小青龍》拉開了賽場的序幕。在電子琴單元競技演奏中,《山歌好比春江水》、《匈牙利舞曲》等中外優秀曲目被搬上舞臺。另外,小提琴選手全淼在9名協奏員的助力下,圓滿地完成了《巴赫a小調》的表演,強大的陣容也震撼驚豔了全場。

當日下午的賽事,被炫酷十足、節奏感爆棚的架子鼓單元競賽掀起了火一般的熱情。在薩克斯表演中,選手宮首豪吹奏的《我只在乎你》相比鄧麗君的版本別具一番風韻。

兩天的比賽,在群藝合唱團演唱的《香格里拉》、《半個月亮爬上來》等優美合唱聲中完美落幕。

經過5月28日、6月3日、4日三天緊張的角逐,第三屆牡丹江音樂舞蹈節器樂類、聲樂類、舞蹈類和綜合類的比賽全部結束,比賽中,選手們抱著展現自己、鍛煉能力、重在參與的熱情認真參加比賽,各藝術門類的評審秉承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認真打分評判,音樂舞蹈節在參賽選手、評委和廣大幕後工作人員的共同配合協作下,有序進行,精彩呈現。目前,各類別比賽的成績正在緊張統計中,本次比賽設金、銀、銅、優秀獎及優秀指導教師獎、最佳創作獎、優秀組織獎,敬請期待頒獎典禮的盛況。

晨報融媒體記者 陳金 王曉丹 石璐 李學斌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