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原型到底是誰?

西遊記劇照

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很多藝術作品的形象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

《西遊記》中的孫猴子原型是誰,史上多有爭論。有人認為是歷史上同名者釋悟空,有人說是胡人石磐陀,胡適認為其原型是印度神猴哈奴曼,而魯迅則認為源自于淮渦水神無支祁……但我想,這事兒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小說的作者吳承恩了吧。

那麼,吳承恩認為孫悟空的原型是誰呢?這個人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他就是大“新”皇帝王莽。

王莽篡漢

說起王莽,世人大多把他當作謀權篡位的典型人物來鞭撻,而事實上,真實的王莽果真是這樣一個臭名昭著的人嗎?至少,吳承恩不這麼認為。正好相反,他認為王莽不但不是一個草莽之輩,而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大英雄。

根據史料記載,王莽年輕時,在家孝敬雙親,勤勞節儉,飽讀詩書,為人豪爽,好結交賢士,因而在當時很有名氣。當官後,也是清廉剛正,禮賢下士,常常散盡家財接濟窮人,因此深受眾人的愛戴。

那麼,史書上記載的王莽“篡位稱帝”是怎麼來的呢?據說,西漢末期,皇帝個個荒淫無道,

腐朽無能,弄得民不聊生。王莽當時在朝野很有威名,大臣們上書要求王莽即位,老百姓們也十分擁戴他,把它當成當聖人、周公,希望他能扭轉局勢,造福於民。

王莽登基稱帝后,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推行了一系列利農惠民的措施,如把土地收回國家,

重新給農民分配田地;下令廢除奴隸制,禁止進行奴隸買賣;中央政府統一鑄造發行錢幣;鼓勵百姓種桑養蠶,實行薄徭輕賦……

但是王莽的改革觸動了封建地主、土豪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他們的強烈反對。最後,王莽在一場大規模的起義中命喪黃泉。

吳承恩十分同情這個悲情英雄,遺憾于他的悲慘結局。於是,將自己對王莽的崇敬之情傾注於筆下塑造的孫悟空這一形象中。把這兩個人放到一起加以比較,我們不難發現,孫悟空與王莽不管從個性還是人生經歷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首先,在個性上,都是天不怕,地不怕,充滿著反叛精神,從不屈從于現實,敢於挑戰權威、打破傳統秩序的主兒。王莽若是平庸懦弱之輩,絕不敢“篡位”建立大“新”; 而孫悟空曾說過:“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也有謀朝篡位的思想,只不過王莽用實際行動實踐了孫悟空的誓言。

在經歷上,西遊記中的精彩片斷“大鬧天宮”暗合“王莽篡漢”的歷史事實。孫悟空號稱“齊天大聖”, 與天上最高的統治者玉皇大帝平起平坐,實際上只是光在其名而無其實,而王莽也是當了十幾年攝政王的“假皇帝”,最後才登基正式稱帝的。孫悟空大鬧天宮失敗後,被如來佛鎮壓在五行山。這五行山其實也叫“兩界山”,兩國邊界的意思,實際上與王莽新政將漢代切分為東漢和西漢的事實相符。再看《西遊記》中的一眾皇帝,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如車遲國國王,要小孩子心肝當藥引的比丘國國王……就連玉皇大帝都不能倖免。在吳承恩的筆下,玉帝也算不上是位稱職的皇帝,昏聵無能,寵信妖怪。再看,王莽篡漢前在位的幾個皇帝,無一例外都是昏君。還有,孫悟空為取經,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一路斬妖除魔,最後取得真經; 而王莽上位後,推行新政,也遭遇了重重阻撓,遇到的困難何止九九八十一難,最後還是以失敗而告終,讓人遺憾。而為了彌補這個缺憾,吳承恩很可能由此開始創作《西遊記》。

當然,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初衷,我們一時難以瞭解。但是,結合吳承恩生活的時代背景以及王莽新政的前後史實,我們大膽推測一下,吳承恩很有可能出於對王莽的敬仰和同情,不甘心心中仰慕的英雄死後被千夫所指,所以萌生了創作《西遊記》的想法,試圖利用孫悟空這一形象來替王莽昭雪揚威。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孫悟空和王莽有如此多相似之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絕不敢“篡位”建立大“新”; 而孫悟空曾說過:“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也有謀朝篡位的思想,只不過王莽用實際行動實踐了孫悟空的誓言。

在經歷上,西遊記中的精彩片斷“大鬧天宮”暗合“王莽篡漢”的歷史事實。孫悟空號稱“齊天大聖”, 與天上最高的統治者玉皇大帝平起平坐,實際上只是光在其名而無其實,而王莽也是當了十幾年攝政王的“假皇帝”,最後才登基正式稱帝的。孫悟空大鬧天宮失敗後,被如來佛鎮壓在五行山。這五行山其實也叫“兩界山”,兩國邊界的意思,實際上與王莽新政將漢代切分為東漢和西漢的事實相符。再看《西遊記》中的一眾皇帝,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如車遲國國王,要小孩子心肝當藥引的比丘國國王……就連玉皇大帝都不能倖免。在吳承恩的筆下,玉帝也算不上是位稱職的皇帝,昏聵無能,寵信妖怪。再看,王莽篡漢前在位的幾個皇帝,無一例外都是昏君。還有,孫悟空為取經,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一路斬妖除魔,最後取得真經; 而王莽上位後,推行新政,也遭遇了重重阻撓,遇到的困難何止九九八十一難,最後還是以失敗而告終,讓人遺憾。而為了彌補這個缺憾,吳承恩很可能由此開始創作《西遊記》。

當然,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初衷,我們一時難以瞭解。但是,結合吳承恩生活的時代背景以及王莽新政的前後史實,我們大膽推測一下,吳承恩很有可能出於對王莽的敬仰和同情,不甘心心中仰慕的英雄死後被千夫所指,所以萌生了創作《西遊記》的想法,試圖利用孫悟空這一形象來替王莽昭雪揚威。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孫悟空和王莽有如此多相似之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