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張作霖有70個廚子卻只吃4個菜 吃飯時兩個規矩讓張學良很害怕

在上世紀20年代,張作霖是東北最有權勢的人。張作霖的大帥府,位於奉天(今遼寧省瀋陽市),占地3.6萬平方米,也是當時奉天最顯赫的建築物。如今,已成為東北近代歷史的見證與縮影。

張作霖喜愛講排場,經常在家中大宴賓客。因此,大帥府裡擁有一個龐大的廚房。

那時候,大帥府分前院、後院、東院、西院、中套院、小紅樓、大青樓等等,規模宏大。在西院和東院各有一個廚房。西院的廚房,專門為帥府的秘書、副官、司機、女傭等提供三餐;東院的廚房主要為張作霖的妻妾子女供應三餐。

張作霖的廚房裡面養著幾十個廚子,最多時多達70個。據說,當時大帥府的廚師們能燒制400多種南北佳餚。這就表示,不管你是北方來的客人,還是南方來的客人,都能夠在大帥府中一飽口福。

然而,張作霖卻不喜歡熊掌、海參、鮑魚之類高檔食物。他更迷戀一碗高粱米飯,一盆燉酸菜。這都是東北人的日常飯菜。

張作霖的次子張學銘回憶:“有一次喝高粱粥,我大哥學良不喝,被父親打了一筷子。父親斥責我們說‘當年你老輩若能喝上一碗高粱米粥,能餓死嗎?’從此以後,我們都不敢挑食了。”

這裡的“學良”,當然就是少帥張學良了。張學良在晚年時,經常回憶少年時代在大帥府的生活。

在他的回憶裡,父親張作霖相當嚴厲,“我父親在的時候,我們不敢吃好的,叫他看見了就打。”

根據張學良的回憶,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張作霖雖然擁有幾十個廚師,日常三餐卻很簡單,飯桌上只有四個菜,“平常吃飯,廚房裡就開四個菜。”

張作霖是軍人出身,很講究規矩。在飯桌上也不例外。他在飯桌上制定的兩個規矩,讓張學良多年以後還感到很害怕。

什麼規矩呢?

張學良這樣回憶: “我最怕我父親的就是吃飯,有兩件事兒。第一件事,吃飯時你可不能掉東西,飯粒掉在桌子上,得撿起來吃了。掉地下,你也得撿起來吃了。這是最怕的。第二件事,他喜歡吃的菜,他就給你夾。要說他吃的那玩意兒,我可真不能吃!蠶蛹,吃過沒?他最喜歡吃那個,

給我,我簡直不能吃,沒法吃!還有,他喜歡吃那個臭鴨蛋。”

不允許孩子們在吃飯時掉米粒,這反映出張作霖那一代人根深蒂固的節約理念。他喜歡吃的菜,一定要夾給兒子吃,這交織著父親的權威和父愛的慈祥,倒也無可厚非。只不過,給張學良等後人帶去了痛苦的回憶,這也是真的。【資料擴展:當妻子和小妾發生矛盾 山西王閻錫山一招處理得妥妥當當】

順便一說,張作霖本人真是極愛吃蠶蛹。如今北方飯店仍然保留著這道菜,價格還挺貴。只不過蠶蛹雖然是一道美味,不過看起來確實有點恐懼。不只是張學良,估計現在都還有不少人不敢吃吧?【資料擴展:袁世凱吃飯有一個規矩 幾十年不變 讓兒子們都感到痛苦】

————————

給你好看的歷史:勇哥讀史

如今北方飯店仍然保留著這道菜,價格還挺貴。只不過蠶蛹雖然是一道美味,不過看起來確實有點恐懼。不只是張學良,估計現在都還有不少人不敢吃吧?【資料擴展:袁世凱吃飯有一個規矩 幾十年不變 讓兒子們都感到痛苦】

————————

給你好看的歷史:勇哥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