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英媒:專家認為美國懲罰中國得不到什麼好處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9日發表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的文章稱,特朗普要懲罰中國很容易,但這麼做很短視。

文章稱,美國新政府正在弱化美國在全球治理方面的領導角色,

體現為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特朗普總統和他身邊的顧問認為,雙邊協議是實現“美國優先”的更好途徑——那他們為什麼不設法贏得中國的支持?他們尚未研究出如何通過這類協定把中國爭取過來。

美國有很多人認為,中國通過全球化進程獲得了不均衡的優勢,無數美國人因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失去工作。特朗普及其顧問持有更為鷹派的觀點,

他們認為北京通過操縱貨幣、壓低工資、補貼出口和無視環境來獲利,因此應受到懲罰。

美國當然有辦法懲罰中國。單是把中國定為貨幣操縱國就能使北京丟面子。其他選項包括對中國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和限制並購活動,特別是中國國企的並購活動。所以,很多國際觀察家認為,美中之間的貿易戰不可避免。

但是,美國懲罰中國能得到什麼好處?

文章認為,懲罰性關稅將使美國消費者的利益受損。美國人之所以買中國貨,是因為它們往往最便宜。提高中國貨的價格可能會迫使美國人購買其他國家的商品,但他們未必會購買美國商品。

此類措施也對美國工人無益,它們針對的工作崗位不大可能回到美國。蘋果手機給美國對華貿易帶來巨額逆差。但是,假設蘋果公司把工廠搬回美國,會有足夠多的美國人願意在生產線上工作嗎?

最後,美國公司也不會受益——事實上,很多將受損。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中約40%來自美國在華公司(另外20%來自其他在華營業的外企)。如果中國出口商受到懲罰,這些公司也將受到懲罰。另外,如果中國實施報復,兩國的公司都將受損。

文章稱,特朗普政府尚未制定跟中國打交道的戰略,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上述不確定性。理智的人不會因為好玩就傷害他人。

特朗普必須拿出促進共同利益的協議。

資料圖片:特朗普政府的懲罰性關稅將使美國消費者的利益受損。(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