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百度式資產甩賣,李彥宏押注人工智慧後的棄子

【獵雲網北京】6月7日報導

近日,百度遊戲傳出將以11.86億元出售的消息,

除此之外,百度外賣也在近一年的時間裡被兩次“賣身”。接盤俠從美團轉至順豐,雖然百度方面兩次都予以否認,但對於這項越來越不受重視的業務來說,它或許也將遭遇同百度遊戲一樣的命運——在母公司全力進軍人工智慧時被“拋售”。

百度外賣是百度2015年7月推出“航母計畫”後打響的第一槍。此後,作業幫、91桌面、百度音樂、百度視頻和百度文學在內的業務被先後分拆,

通過開放百度資產,借助市場資本力量來孵化新興企業,減輕自身投入壓力。

事實上,這些被剝離的內容,正是2012年~2014年間百度在錯失移動互聯網的浪潮後,圍繞移動互聯孵化的一大批新興業務。

“我是不是真的完蛋了,我是不是就被互聯網淘汰了”,

2013~2014年間,被浪潮拋下的李彥宏幾乎每天陷入焦慮和自我懷疑。

為了加速爭奪新戰場,百度兩年間針對O2O戰略做出了超過12筆投資,李彥宏甚至並以“百度的未來在於服務而非搜索領域”表達其佔領O2O市場的決心。但2012年的“雲戰略”、2013年的“輕應用”,到2014年的“直達號”,都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成功。

200億元押注的一年後,百度O2O戰略進退維谷。就在同一年,百度貼吧、魏澤西事件爆發。

此時,百度的市值停留在656億美元左右,

與2011年3月24日登頂中國互聯網公司市值榜相比,漲了約196億美元。騰訊市值卻已突破26044億港元(約3300億美元),阿裡也突破3000億美元。BAT三分天下的格局,百度岌岌可危。

“技術浪潮不會等人準備好了,再來臨”,移動互聯網的錯失激發了李彥宏身為企業家冒險的天性——過去兩年,百度將更多目光放在了人工智慧上,並砸下200億的“豪賭”。據公開資料顯示,從2012年投入2.305億到2016年的102億,百度過去4年在人工智慧上的投入超過了217億。

曾經被寄予厚望的“百度加速生態構建”的航母計畫,似乎更像一次卸包甩賣。這些分拆和剝離的業務是否真如百度所說是“優質資產”?甩掉的“包袱”是否真的能幫助百度緩解的困境呢?

百度外賣:難逃賣身的命運

百度外賣的成立源自百度被移動互聯網浪潮拋下的焦慮之中。

2013年第四季度的財報分析會上,李彥宏談到,百度已經有了14個裝機量破億的app,

分別是手機百度、百度地圖、百度手機助手、91助手、安卓市場、百度魔圖、百度手機流覽器、百度輸入法、安卓優化大師、愛奇藝、百度視頻、PPS、百度雲和91桌面。這些應用形成了龐大的移動端矩陣,但並沒有成為百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成功的標識。

事實上,14個億級應用中,由於無法相互導流,使之很少能夠形成交易閉環。彼時的百度雲會員制剛剛起步,愛奇藝還未開通會員付費,百度搜索移動端的設置也限制了競價排名的廣告數量。現金流的壓力致使百度從O2O尋求突破。

2014年,百度趕上O2O的風向。在2014年Q1季度財報會議解讀上,李彥宏表示:“目前,我們在O2O領域中在使用者產品方面主要是百度地圖,在商品產品方面主要是百度團購。” 百度地圖孵化出了基於LBS的外賣項目,其指的團購產品則是收購來的糯米。

2015年6月30日,李彥宏200億砸向O2O。7月28日,百度在Q2財報分析師會上宣佈對百度外賣專案進行獨立發展和開放融資。

分拆之後,百度外賣的融資進展也捷報不斷。2015年7月,百度外賣獲得由水木投資集團和漢能基金聯合領投的2.5億美元融資;2016年7月,百度外賣完成B輪3億美元的融資。

儘管200億的支持為百度O2O業務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後,曾一度佔據80%的市場份額,大大甩開百度外賣。在資本市場瘋狂追逐下,O2O漸漸成為“燒錢”的戰爭。

與此同時,百度外賣的後續融資也一度陷入尷尬。去年9月傳出尋求新一輪融資的消息,時隔半年依然沒有進展。

今年2月,李彥宏發表內部講話,對外賣業務隻字未提。3月,在百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李彥宏明確表態,O2O是公司業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公司降低了糯米和百度外賣的消費補貼和行銷費用,O2O的重心已經調整為將服務“內容化”。

同時,陸奇也提到百度在O2O方向的調整包括,“將百度地圖、百度糯米和百度外賣整合到搜索業務板塊”,通過與本地內容和服務相連,“説明當地企業通過百度的搜索、資訊流和廣告產品連接到使用者”。

伴隨著外部局面的動盪,百度外賣自去年年底開啟裁員計畫,在全國範圍內裁撤管道城市經理。2月,百度外賣管道部傳出將裁員40%,北京的市場部分裁員30%,隨後,北京多個網站出現撤站現象。與之相對應的,是5月4日主管代理管道的外賣副總裁陳錦輝的離職。

這場雷厲風行的裁員風波更像百度外賣為壓縮人力成本而完成的一次自救。

就在近日,百度外賣被爆“賣身”順豐,但據接近順豐控股的人士表示,與百度外賣在某些城市將會有一定程度的合作,但並無收購的必要。“誰也不會把錢砸向一個可能會成為包袱的企業,對於快遞企業這類實業公司來說,不會在明知道可能有風險的情況下仍然去賭一種未來。”

直到今天,百度將O2O服務“內容化”的轉型計畫依然未見成效,隨著人工智慧車輪的加速,外賣或許難逃被“賣掉”的命運。

百度遊戲:從貢獻營收的功臣到被12億甩鍋

2017年3月,根據公告,多酷基金與B.D.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Limited等相關方簽署了《遊戲業務出售協定》。多酷基金將以11.86億元受讓百度移信網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的100%的股權,及其通過控制協定控制的4家協定控制實體的股權,即獲得百度遊戲。

完成更名後的多酷遊戲依舊是百度在遊戲業務上的唯一平臺級入口,將與百度繼續保持深度緊密的合作關係。百度官方表示,百度遊戲是公司“航母計畫”的優良資產,未來雙方將繼續保持業務上的緊密聯繫。

百度遊戲與多酷遊戲的淵源還要追溯到2013年的91無線收購案。2013年,百度斥資19億美金收購了91無線,91無線核心產品有安卓市場、91助手兩大移動應用平臺以及91手機娛樂、安卓網兩大門戶網站,具備超強的管道能力。為了移動端找到平臺級入口,遊戲業務被寄予厚望。而這起收購也在三個季度後為百度貢獻過半數的營收。

與此同時,在2013年,百度還進行了業務線的調整,新成立了兩個群組:“搜索業務群組”和“前向收費業務群組”。

其中,前向收費業務群組由副總裁王湛負責組建,其目的是為適應使用者在移動端消費行為的變化,抓住和培養未來的市場需求,打造新的業務增長模式。

2014 年,百度將91無線與移動分發業務百度多酷合併,更名為百度移動遊戲,並任命了李彥宏助理張東晨為百度移動遊戲事業部 CEO。

雖然百度遊戲曾經“風光無限”,但卻面臨“後勁不足”的狀況:一方面,百度遊戲業務在騰訊和網易的強勁攻勢下表現平平,另一方面,百度遊戲內部腐敗多發。2014年8月,百度遊戲事業部副總監廖俊因嚴重違反公司職業道德紀律,被解除勞動合同;2016年11月,前百度副總裁李明遠因“經濟問題”被宣佈辭職。

隨著內部腐敗和高管的頻繁變動,百度遊戲已經失去了最佳時機。此時的出讓,不僅可以使百度通過巨大的流量優勢,為其提供支援,同時又不必親自運營相關業務,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人工智慧。至此,當年如火如荼的前向收費業務已經被百度甩鍋殆盡。

百度音樂和文學:非優質資產大拍賣

2015年12月3日,百度方面對外確認,百度音樂將與太合音樂合併。合併後,百度音樂的品牌和服務將保持不變。在新公司的運營上,太合音樂將主要發揮傳統音樂公司在版權、音樂人等方面的資源優勢,而百度音樂將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優勢。

儘管雙方並未透露交易的具體金額以及合併後各自所占的比例,但在所謂“剝離”、“合作”等字眼背後,卻是百度音樂賣身太合音樂的事實——後者繼續以“百度音樂”的名號運營。

不同於百度外賣最初的戰略意義,以及百度遊戲為百度帶來的豐厚營收,百度音樂從一開始就如履薄冰。由於深陷盜版模式的困境,其短時間內難以獲得正向現金流,此次的剝離,也被看作是百度音樂對於百度未來的發展已經失去了戰略性意義,而不得不做出的“甩包”行動。

與之擁有相似尷尬處境的是在不久之前剛剛獲得新一輪融資的百度文學。

2017年5月26日,百度文學完成出售後的首輪融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完美世界控股集團領投,盛景基金、分享投資、國宏兄弟等數家機構跟投。在此次官方公佈的消息中,名字使用的是“縱橫文學”,而非“百度文學”。

百度文學與縱橫文學的淵源由來已久。2013年7月,百度以1.915億元的價格從完美世界手中買下縱橫中文網,並著手將百度多酷和此前隨19億美元收購91無線而來的91熊貓看書一起整合。

2014年11月27日下午,百度文學宣佈成立。時隔三年,百度卻把曾經從完美世界購買而來的一塊文學資產又賣了回去。

2017年7月4日,百度作價10億美元(約65.8億元人民幣)賣身完美世界。百度仍佔有百度文學兩成股份,並繼續對百度文學提供流量支持。

雖然,此次百度文學引入完美世界的戰略投資,被看作百度“航母計畫”的舉措之一,其與2013年從完美世界買下縱橫中文網的價格相比上漲了5倍,但考慮到百度文學打包了熊貓看書以及其他百度系資源,其價格實際並沒有增長太多。

可見,對百度音樂和百度文學的剝離更像非優質資源“大拍賣”——著力砍掉與主流搜索業務不相干的業務,也算是對之前多元化戰略的反思。

去哪兒和愛奇藝:同在燒錢和虧損

去哪兒網一直是百度業務版圖上重要的組成部分。互聯網時代,百度的核心是“入口戰略”,它雖然控住了互聯網的流量入口,卻錯過了電子商務。

為此,百度在2011年投資收購去哪兒,進軍線上旅遊市場。遺憾的是,去哪兒並未成為旅遊端的“淘寶”,2013年,去哪兒全年運營虧損1.535億元,2014年,全年運營虧損達到了18.448億元人民幣,同比擴大1102%。

2015年,在O2O業務的200億打水漂後,為了挽回華爾街對百度信心,百度決定賣掉去哪兒。

2015年10月,去哪兒與攜程合併,緊接著,百度完成去哪兒與攜程的股權置換,最終擁有約25%的攜程總投票權——此舉成為百度財報亮眼的重要原因。

財報顯示,Q4其他收入的淨值為242.94億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9610萬元,主要來自於百度與攜程置換去哪兒股權所認列的投資收入,而此後,百度也不再公佈去哪兒的財務資料。至此,百度已經通過資本騰挪、與攜程換股的方式,甩掉了去哪兒這個“虧損大戶”。

而百度的視頻業務層面,愛奇藝也同樣在大量“燒錢”。早在2016年春節期間,愛奇藝就收到了李彥宏和愛奇藝首席執行官龔宇提出的私有化要約:以 28億美元的整體估值(不含現金和債務),收購百度持有的愛奇藝80.5%的全部已發行股份。

但是7月25日,李彥宏和龔宇代表買方財團致信百度董事會,宣佈撤回今年2月提出的愛奇藝私有化要約。

資料顯示,愛奇藝2015財年第二和第三財季的non-GAAP營業虧損分別為5.64億和7.27億元人民幣,如果愛奇藝私有化完成,就將在2016年減輕該業務對百度造成的約16億元人民幣虧損,同時釋放百度在愛奇藝的股權利益。交易完成後,百度的現金將增加25%,達到139億美元,將占公司目前市值的27%。

這對百度而言,無疑是甩掉了又一個沉重的包袱。但是,百度方面表示,愛奇藝歷來被百度視為線上視頻領域的優質業務,在百度移動轉型和“連接人與服務”戰略中扮演重要角色。儘管如此,持續“燒錢”的窘迫現狀,也讓愛奇藝始終在被“剝離”的可能性中掙扎。

押注AI賭未來

百度方面表示,航母計畫是為了加速生態構建、釋放優質業務潛力和激發員工創業,但從分拆和剝離的業務來看,其針對的主要是在百度母體中業務比重輕、跟百度主營搜索業務關係較弱且經營不善的領域。

根據今年4月28日,百度公佈的第一財季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總營收人民幣168.91億元,同比增長6.8%;淨利潤人民幣17.77億元,同比下滑10.6%、百度已經從連續兩個季度的總營收負增長中走出,再度回歸正向增長。

因此,儘管百度短期內的淨利潤出現下滑,但其背後,則是百度不惜投入重金為長期回報夯實基礎。從財報來看,人工智慧作為新的驅動引擎,已經深入運用到百度的各項業務中——無論傳統的搜索、內容分發,還是醫療、金融、智慧駕駛等服務,都無不印上AI的烙印。

搜索廣告上,百度在“搜索+推薦”的資訊分發2.0時代推出移動廣告產品,成為廣告業務的新增量;內容平臺部分,百家號的內容創作者數量已超過45萬,比上一季翻一番。

醫療方面,2017年,百度對醫療業務進行組織架構的調整,原百度醫療事業部總經理李政轉至AI團隊,這也就意味著,百度將醫療業務的重點,從低層次的服務轉而聚焦更高層次的基於人工智慧的醫療研發與創新。

金融業務領域,基於AI技術的百度金融在應用創新方面加大力度,其第一季度整體新增放款額環比增長90%。

作為百度人工智慧的核心旗艦,智慧駕駛的商業化進程也在加速。自動駕駛事業部、智慧汽車事業部和車聯網業務組成了智慧駕駛事業群組,並在今年4月19日發佈“Apollo計畫”,向汽車行業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夥伴提供開放、完整、安全的軟體平臺。

作為一家以技術驅動而自豪的公司,百度在移動互聯網的“遲到”,使其不得不在人工智慧的潮水湧動下建立起足夠寬廣的“護城河”。

人工智慧承載著百度對未來的期待,但短期內,AI項目難以像電商、遊戲那樣,給百度帶來立竿見影的巨大紅利。此外,人工智慧分支眾多,哪個細分領域優先爆發也全然未知。

未來,百度還有可能出售更多與人工智慧結合較弱的非核心業務,同時加大人工智慧業務的應用,並在技術成熟時,使產品快速落地。通過“航母計畫”,百度丟出了一手的“爛牌”,AI未必是百度握緊的王炸,但的確是百度壓中下一波技術革命的唯一賭注。

百度搜索移動端的設置也限制了競價排名的廣告數量。現金流的壓力致使百度從O2O尋求突破。

2014年,百度趕上O2O的風向。在2014年Q1季度財報會議解讀上,李彥宏表示:“目前,我們在O2O領域中在使用者產品方面主要是百度地圖,在商品產品方面主要是百度團購。” 百度地圖孵化出了基於LBS的外賣項目,其指的團購產品則是收購來的糯米。

2015年6月30日,李彥宏200億砸向O2O。7月28日,百度在Q2財報分析師會上宣佈對百度外賣專案進行獨立發展和開放融資。

分拆之後,百度外賣的融資進展也捷報不斷。2015年7月,百度外賣獲得由水木投資集團和漢能基金聯合領投的2.5億美元融資;2016年7月,百度外賣完成B輪3億美元的融資。

儘管200億的支持為百度O2O業務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後,曾一度佔據80%的市場份額,大大甩開百度外賣。在資本市場瘋狂追逐下,O2O漸漸成為“燒錢”的戰爭。

與此同時,百度外賣的後續融資也一度陷入尷尬。去年9月傳出尋求新一輪融資的消息,時隔半年依然沒有進展。

今年2月,李彥宏發表內部講話,對外賣業務隻字未提。3月,在百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李彥宏明確表態,O2O是公司業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公司降低了糯米和百度外賣的消費補貼和行銷費用,O2O的重心已經調整為將服務“內容化”。

同時,陸奇也提到百度在O2O方向的調整包括,“將百度地圖、百度糯米和百度外賣整合到搜索業務板塊”,通過與本地內容和服務相連,“説明當地企業通過百度的搜索、資訊流和廣告產品連接到使用者”。

伴隨著外部局面的動盪,百度外賣自去年年底開啟裁員計畫,在全國範圍內裁撤管道城市經理。2月,百度外賣管道部傳出將裁員40%,北京的市場部分裁員30%,隨後,北京多個網站出現撤站現象。與之相對應的,是5月4日主管代理管道的外賣副總裁陳錦輝的離職。

這場雷厲風行的裁員風波更像百度外賣為壓縮人力成本而完成的一次自救。

就在近日,百度外賣被爆“賣身”順豐,但據接近順豐控股的人士表示,與百度外賣在某些城市將會有一定程度的合作,但並無收購的必要。“誰也不會把錢砸向一個可能會成為包袱的企業,對於快遞企業這類實業公司來說,不會在明知道可能有風險的情況下仍然去賭一種未來。”

直到今天,百度將O2O服務“內容化”的轉型計畫依然未見成效,隨著人工智慧車輪的加速,外賣或許難逃被“賣掉”的命運。

百度遊戲:從貢獻營收的功臣到被12億甩鍋

2017年3月,根據公告,多酷基金與B.D.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Limited等相關方簽署了《遊戲業務出售協定》。多酷基金將以11.86億元受讓百度移信網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的100%的股權,及其通過控制協定控制的4家協定控制實體的股權,即獲得百度遊戲。

完成更名後的多酷遊戲依舊是百度在遊戲業務上的唯一平臺級入口,將與百度繼續保持深度緊密的合作關係。百度官方表示,百度遊戲是公司“航母計畫”的優良資產,未來雙方將繼續保持業務上的緊密聯繫。

百度遊戲與多酷遊戲的淵源還要追溯到2013年的91無線收購案。2013年,百度斥資19億美金收購了91無線,91無線核心產品有安卓市場、91助手兩大移動應用平臺以及91手機娛樂、安卓網兩大門戶網站,具備超強的管道能力。為了移動端找到平臺級入口,遊戲業務被寄予厚望。而這起收購也在三個季度後為百度貢獻過半數的營收。

與此同時,在2013年,百度還進行了業務線的調整,新成立了兩個群組:“搜索業務群組”和“前向收費業務群組”。

其中,前向收費業務群組由副總裁王湛負責組建,其目的是為適應使用者在移動端消費行為的變化,抓住和培養未來的市場需求,打造新的業務增長模式。

2014 年,百度將91無線與移動分發業務百度多酷合併,更名為百度移動遊戲,並任命了李彥宏助理張東晨為百度移動遊戲事業部 CEO。

雖然百度遊戲曾經“風光無限”,但卻面臨“後勁不足”的狀況:一方面,百度遊戲業務在騰訊和網易的強勁攻勢下表現平平,另一方面,百度遊戲內部腐敗多發。2014年8月,百度遊戲事業部副總監廖俊因嚴重違反公司職業道德紀律,被解除勞動合同;2016年11月,前百度副總裁李明遠因“經濟問題”被宣佈辭職。

隨著內部腐敗和高管的頻繁變動,百度遊戲已經失去了最佳時機。此時的出讓,不僅可以使百度通過巨大的流量優勢,為其提供支援,同時又不必親自運營相關業務,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人工智慧。至此,當年如火如荼的前向收費業務已經被百度甩鍋殆盡。

百度音樂和文學:非優質資產大拍賣

2015年12月3日,百度方面對外確認,百度音樂將與太合音樂合併。合併後,百度音樂的品牌和服務將保持不變。在新公司的運營上,太合音樂將主要發揮傳統音樂公司在版權、音樂人等方面的資源優勢,而百度音樂將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優勢。

儘管雙方並未透露交易的具體金額以及合併後各自所占的比例,但在所謂“剝離”、“合作”等字眼背後,卻是百度音樂賣身太合音樂的事實——後者繼續以“百度音樂”的名號運營。

不同於百度外賣最初的戰略意義,以及百度遊戲為百度帶來的豐厚營收,百度音樂從一開始就如履薄冰。由於深陷盜版模式的困境,其短時間內難以獲得正向現金流,此次的剝離,也被看作是百度音樂對於百度未來的發展已經失去了戰略性意義,而不得不做出的“甩包”行動。

與之擁有相似尷尬處境的是在不久之前剛剛獲得新一輪融資的百度文學。

2017年5月26日,百度文學完成出售後的首輪融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完美世界控股集團領投,盛景基金、分享投資、國宏兄弟等數家機構跟投。在此次官方公佈的消息中,名字使用的是“縱橫文學”,而非“百度文學”。

百度文學與縱橫文學的淵源由來已久。2013年7月,百度以1.915億元的價格從完美世界手中買下縱橫中文網,並著手將百度多酷和此前隨19億美元收購91無線而來的91熊貓看書一起整合。

2014年11月27日下午,百度文學宣佈成立。時隔三年,百度卻把曾經從完美世界購買而來的一塊文學資產又賣了回去。

2017年7月4日,百度作價10億美元(約65.8億元人民幣)賣身完美世界。百度仍佔有百度文學兩成股份,並繼續對百度文學提供流量支持。

雖然,此次百度文學引入完美世界的戰略投資,被看作百度“航母計畫”的舉措之一,其與2013年從完美世界買下縱橫中文網的價格相比上漲了5倍,但考慮到百度文學打包了熊貓看書以及其他百度系資源,其價格實際並沒有增長太多。

可見,對百度音樂和百度文學的剝離更像非優質資源“大拍賣”——著力砍掉與主流搜索業務不相干的業務,也算是對之前多元化戰略的反思。

去哪兒和愛奇藝:同在燒錢和虧損

去哪兒網一直是百度業務版圖上重要的組成部分。互聯網時代,百度的核心是“入口戰略”,它雖然控住了互聯網的流量入口,卻錯過了電子商務。

為此,百度在2011年投資收購去哪兒,進軍線上旅遊市場。遺憾的是,去哪兒並未成為旅遊端的“淘寶”,2013年,去哪兒全年運營虧損1.535億元,2014年,全年運營虧損達到了18.448億元人民幣,同比擴大1102%。

2015年,在O2O業務的200億打水漂後,為了挽回華爾街對百度信心,百度決定賣掉去哪兒。

2015年10月,去哪兒與攜程合併,緊接著,百度完成去哪兒與攜程的股權置換,最終擁有約25%的攜程總投票權——此舉成為百度財報亮眼的重要原因。

財報顯示,Q4其他收入的淨值為242.94億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9610萬元,主要來自於百度與攜程置換去哪兒股權所認列的投資收入,而此後,百度也不再公佈去哪兒的財務資料。至此,百度已經通過資本騰挪、與攜程換股的方式,甩掉了去哪兒這個“虧損大戶”。

而百度的視頻業務層面,愛奇藝也同樣在大量“燒錢”。早在2016年春節期間,愛奇藝就收到了李彥宏和愛奇藝首席執行官龔宇提出的私有化要約:以 28億美元的整體估值(不含現金和債務),收購百度持有的愛奇藝80.5%的全部已發行股份。

但是7月25日,李彥宏和龔宇代表買方財團致信百度董事會,宣佈撤回今年2月提出的愛奇藝私有化要約。

資料顯示,愛奇藝2015財年第二和第三財季的non-GAAP營業虧損分別為5.64億和7.27億元人民幣,如果愛奇藝私有化完成,就將在2016年減輕該業務對百度造成的約16億元人民幣虧損,同時釋放百度在愛奇藝的股權利益。交易完成後,百度的現金將增加25%,達到139億美元,將占公司目前市值的27%。

這對百度而言,無疑是甩掉了又一個沉重的包袱。但是,百度方面表示,愛奇藝歷來被百度視為線上視頻領域的優質業務,在百度移動轉型和“連接人與服務”戰略中扮演重要角色。儘管如此,持續“燒錢”的窘迫現狀,也讓愛奇藝始終在被“剝離”的可能性中掙扎。

押注AI賭未來

百度方面表示,航母計畫是為了加速生態構建、釋放優質業務潛力和激發員工創業,但從分拆和剝離的業務來看,其針對的主要是在百度母體中業務比重輕、跟百度主營搜索業務關係較弱且經營不善的領域。

根據今年4月28日,百度公佈的第一財季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總營收人民幣168.91億元,同比增長6.8%;淨利潤人民幣17.77億元,同比下滑10.6%、百度已經從連續兩個季度的總營收負增長中走出,再度回歸正向增長。

因此,儘管百度短期內的淨利潤出現下滑,但其背後,則是百度不惜投入重金為長期回報夯實基礎。從財報來看,人工智慧作為新的驅動引擎,已經深入運用到百度的各項業務中——無論傳統的搜索、內容分發,還是醫療、金融、智慧駕駛等服務,都無不印上AI的烙印。

搜索廣告上,百度在“搜索+推薦”的資訊分發2.0時代推出移動廣告產品,成為廣告業務的新增量;內容平臺部分,百家號的內容創作者數量已超過45萬,比上一季翻一番。

醫療方面,2017年,百度對醫療業務進行組織架構的調整,原百度醫療事業部總經理李政轉至AI團隊,這也就意味著,百度將醫療業務的重點,從低層次的服務轉而聚焦更高層次的基於人工智慧的醫療研發與創新。

金融業務領域,基於AI技術的百度金融在應用創新方面加大力度,其第一季度整體新增放款額環比增長90%。

作為百度人工智慧的核心旗艦,智慧駕駛的商業化進程也在加速。自動駕駛事業部、智慧汽車事業部和車聯網業務組成了智慧駕駛事業群組,並在今年4月19日發佈“Apollo計畫”,向汽車行業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夥伴提供開放、完整、安全的軟體平臺。

作為一家以技術驅動而自豪的公司,百度在移動互聯網的“遲到”,使其不得不在人工智慧的潮水湧動下建立起足夠寬廣的“護城河”。

人工智慧承載著百度對未來的期待,但短期內,AI項目難以像電商、遊戲那樣,給百度帶來立竿見影的巨大紅利。此外,人工智慧分支眾多,哪個細分領域優先爆發也全然未知。

未來,百度還有可能出售更多與人工智慧結合較弱的非核心業務,同時加大人工智慧業務的應用,並在技術成熟時,使產品快速落地。通過“航母計畫”,百度丟出了一手的“爛牌”,AI未必是百度握緊的王炸,但的確是百度壓中下一波技術革命的唯一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