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專家提醒:免疫性血小板減少要“儘快治”,但不可“操之過急”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也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其發病率近來來顯逐年升高的趨勢,兒童是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一大發病群體,且病情多見於急性血小板減少。現在醫學上對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治療也在不斷趨於成熟,

也治癒了很多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但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其他一些疾病,藥物,病毒感染等都可能引起血小板的降低,因此,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需滿足以下幾點:

1、多次化驗檢查血小板減少;

2、脾臟不增大或僅輕度增大;

3、骨髓檢查巨核細胞正常增多,有成熟障礙;

4、具備以下5點中任何一點:①強地松治療有效;②脾切除有效;③PAIgG增高;④PAC3增高;⑤血小板壽命縮短;

5、排除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症。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其中,兒童這個群體多見於急性血小板減少,一旦發病,儘快治療,很容易治癒。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患兒起病急,血小板驟然下降,家長著急,希望儘快治療讓孩子血小板數值恢復正常,這樣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如果因此而給孩子大劑量用藥,或者是長期用藥維持血小板數值在正常範圍,就得不償失了!

血小板減少症病情反復,遷延不愈,發展成慢性期,治療難度增加,

用藥後也不能有效提升血小板數值,停藥即反復,甚至是反彈加重,很多患者不惜長期維持一定劑量的激素類藥物來控制病情,但造成的後果就是諸多的藥物不良反應,影響了正常的日常生活,還對身體健康造成二次傷害。

專家提醒: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不可“操之過急”

其實,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的發病,關鍵還是患者自身免疫機能失衡紊亂所致。但人體的免疫系統是非常複雜的。

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的關係、免疫細胞亞群之間的關係,機體如何調節各種免疫功能、各免疫細胞亞群之間的平衡,目前這些還不是很清楚,更何況兒童的免疫系統的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免疫功能還在完善階段。

顯然,

在這樣一個階段,給以強烈的或長期的免疫抑制治療是不合適的,雖然抑制了異常的免疫,但對正常免疫的抑制也是不容忽視的。

因此,我國著名的中西醫結合血液病專家史淑榮主任稱:”在血小板減少治療過程中,也要注意自身免疫力的調節,同時,要用藥有度,中西醫結合減毒增效,避免大劑量用藥破壞人體的自我免疫力和抵抗力,讓病情康復遙遙無期!“

要用藥有度,中西醫結合減毒增效,避免大劑量用藥破壞人體的自我免疫力和抵抗力,讓病情康復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