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前進小學:童心助“創城” 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人民網哈爾濱6月7日電(韓婷澎)6月7日,“美麗哈爾濱·全國文明城市行”網路媒體團走進前進小學校。

前進小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建文明校園。

在明理、導行、重訓練中培養好習慣

前進小學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思維習慣、交往方式的養成聚焦于《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中小學生守則》,提煉了前進小學70個好習慣,創編《日常行為習慣三字歌》、《好習慣早養成——學生成長手冊》。

學校結合國家三級課程教學內容梳理出不同學科落實習慣培養的教學內容,形成了橫向學知識,縱向養習慣的網格化學校課程體系。好習慣以課堂為主陣地上好明理課,以活動為平臺上好導行課,以教育教學計畫、制度和評價為保障,堅持長期訓練,使習慣成自然。

營造育人環境,促進學生快樂成長

校園文化是學校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稱。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

為了讓環境育人的理念“落地”,前進小學實施“3624”措施:

“3”指三面牆、“6”指“六小”明星的評選、“2”指我校與公安部門開展的“雙走進”活動、“4”指家校共建的四項措施。

普及 特長,培育藝術內涵

藝術是德行的寶庫。松北區正處於農村城鎮化的進程中,為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學校設立了“以藝傳德”的立德途徑,是力爭在補上藝術教育這一短板的基礎上,打造藝術特色,為學生創造感受藝術的美好、提升審美情趣的機會。

據瞭解,學校現有16位音體美教師,又自聘3名教師。學校研發了以“剪紙”工藝為核心的校本課程,跳繩、太極扇、剪紙、拉丁舞、足球操列為我校藝體“2 1”項目。同時,開設了“巴烏”、 “吉他”、“非洲鼓”、3D列印、書法等課程,創辦了夢想無限兒童劇團、紅舞鞋舞蹈社、古箏社團、飛疊杯社團、豎笛演奏社、小葵花國畫社、合唱、環保模特隊等10個學生社團,把藝體“2 1”項目擴大為“2 1 x”。

志存高遠,培育家國情懷

學校研發生態體驗課程。設置了“晨誦一刻鐘”,精選“勵志”的經典、美文,開展誦讀及展演活動;建構“紅領巾相約中國夢”、“自古雄才多磨難”、“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等系列主題實踐活動,利用“六一”“七一”“十一”等節日,開展童心向党、向國旗敬禮等活動;組織畢業典禮,評選百名優秀畢業生,樹立學生身邊的榜樣;每兩年組織一次“邊防少年”軍事夏令營活動,培養學生“強軍”情懷,磨練其意志。學生在體驗中不斷規劃自己的未來,追尋崇尚真善美的自己,在追逐夢想中享受童年的快樂。

在校本研修中歷練“以德育德”的本領

據悉,前進小學現有40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62人,占全校教師總數的56%。在隊伍建設中,我校堅持民主管理,追求科學規範。學校研製了《前進小學教師誓詞》、不斷地樹立“身邊的好老師”,編寫《師德芬芳》文集,交流幫扶學困生、留守兒童和後進生轉化工作的心得,記錄教師心靈成長的歷程。從管理的角度營造“為學生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的情感場。

此外,在教師專業能力的研修中,學校實施梯隊建設、團隊成長、爭優進位的策略。推進“青藍工程”,以研究學生、研究教師專業標準、研究課程標準、研究課堂教學、研究提升品質的新辦法等“五個研究”為核心,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帶動青年教師的發展。目前,我校教師獲得國家、省市級優秀課例62人次。

據瞭解,學校現有16位音體美教師,又自聘3名教師。學校研發了以“剪紙”工藝為核心的校本課程,跳繩、太極扇、剪紙、拉丁舞、足球操列為我校藝體“2 1”項目。同時,開設了“巴烏”、 “吉他”、“非洲鼓”、3D列印、書法等課程,創辦了夢想無限兒童劇團、紅舞鞋舞蹈社、古箏社團、飛疊杯社團、豎笛演奏社、小葵花國畫社、合唱、環保模特隊等10個學生社團,把藝體“2 1”項目擴大為“2 1 x”。

志存高遠,培育家國情懷

學校研發生態體驗課程。設置了“晨誦一刻鐘”,精選“勵志”的經典、美文,開展誦讀及展演活動;建構“紅領巾相約中國夢”、“自古雄才多磨難”、“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等系列主題實踐活動,利用“六一”“七一”“十一”等節日,開展童心向党、向國旗敬禮等活動;組織畢業典禮,評選百名優秀畢業生,樹立學生身邊的榜樣;每兩年組織一次“邊防少年”軍事夏令營活動,培養學生“強軍”情懷,磨練其意志。學生在體驗中不斷規劃自己的未來,追尋崇尚真善美的自己,在追逐夢想中享受童年的快樂。

在校本研修中歷練“以德育德”的本領

據悉,前進小學現有40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62人,占全校教師總數的56%。在隊伍建設中,我校堅持民主管理,追求科學規範。學校研製了《前進小學教師誓詞》、不斷地樹立“身邊的好老師”,編寫《師德芬芳》文集,交流幫扶學困生、留守兒童和後進生轉化工作的心得,記錄教師心靈成長的歷程。從管理的角度營造“為學生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的情感場。

此外,在教師專業能力的研修中,學校實施梯隊建設、團隊成長、爭優進位的策略。推進“青藍工程”,以研究學生、研究教師專業標準、研究課程標準、研究課堂教學、研究提升品質的新辦法等“五個研究”為核心,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帶動青年教師的發展。目前,我校教師獲得國家、省市級優秀課例6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