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真的瞭解春分嗎?

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關注我們

圖/來自網路

春分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中國古代習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開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則處於各季的中間。

春季和秋季九十日之半這一天太陽光直射赤道,晝夜時間相等,故稱“春分”“秋分”,古代又將這兩日稱為“日夜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夏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漢代董仲舒著《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也說:“至於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民間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諺語。春分日之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
開始晝長夜短。

春分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是說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並發出閃電。春分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而且春分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春分之後,

北極附近開始極晝,範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結束,極夜開始,範圍漸大。

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徵,春分時節,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方外,中國各地日平均氣溫均穩定升達0℃以上,嚴寒已經逝去,氣溫回升較快,

尤其是華北地區和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幾乎與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區同時升達10℃以上,華南地區已是一派暮春景象。這時開始江南降水迅速增多,進入春季“桃花汛”期;但東北、華北和西北廣大地區乍暖還寒,往往晴日多風,時有揚沙或沙塵暴天氣。當然,春分時如有冷空氣連續入侵,也會出現溫度持續偏低的倒春寒天氣。

春分亦是傳統節日。《禮記》記載:“祭日於壇。”說明周代就有春分祭日儀式,此俗歷代相傳,一直到清代,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裡仍記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明、清兩代皇帝都在春分這一天到日壇祭祀大明神(太陽),一般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親自祭祀,其餘的年份由官員代祭。

祭日雖然比不上祭天與祭地典禮,但儀式也頗為隆重。明代皇帝祭日時,用奠玉帛,禮三獻,樂七奏,舞八佾,行三跪九拜大禮;清代皇帝祭日禮儀有迎神、奠玉帛、初獻、亞鮮、終獻、答福胙、車饌、送神、送燎等九項議程。

在民間,人們將紅紙或黃紙上印有農夫耕田圖樣和農曆節氣的圖畫稱為“春牛圖”,春分時有善言唱的“春官”,挨家挨戶送春牛圖,即景生情說唱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說得主人高興給錢為止,俗稱“說春”。嶺南地區有吃春菜風俗,就是將一種野莧菜與魚片做成“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另外在春分這天,世界許多地方的人會玩據說來自“中國習俗”的“豎蛋”遊戲,就是將雞蛋在桌

子上豎起來,人們認為這一天雞蛋更容易豎起。但這個遊戲何以從中國走向世界無人知道,可是春分日中國有人玩這個遊戲嗎?雖然說法頗多,有科學癖癖人還是給出了春分這一天雞蛋容易豎起來的道理:春分日南北半球晝夜一樣長,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所以有利於豎蛋。

最後小編為大家附上一首唐詩,看古人如何說春分

《春分日》

唐•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1、點擊右上角藍色字體「+關注」長期免費學習我分享的內容

3、點擊下方「寫評論」:寫出你的想法,與我們互動

春分時有善言唱的“春官”,挨家挨戶送春牛圖,即景生情說唱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說得主人高興給錢為止,俗稱“說春”。嶺南地區有吃春菜風俗,就是將一種野莧菜與魚片做成“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另外在春分這天,世界許多地方的人會玩據說來自“中國習俗”的“豎蛋”遊戲,就是將雞蛋在桌

子上豎起來,人們認為這一天雞蛋更容易豎起。但這個遊戲何以從中國走向世界無人知道,可是春分日中國有人玩這個遊戲嗎?雖然說法頗多,有科學癖癖人還是給出了春分這一天雞蛋容易豎起來的道理:春分日南北半球晝夜一樣長,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所以有利於豎蛋。

最後小編為大家附上一首唐詩,看古人如何說春分

《春分日》

唐•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1、點擊右上角藍色字體「+關注」長期免費學習我分享的內容

3、點擊下方「寫評論」:寫出你的想法,與我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