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企業+貧困戶”模式 創新精准扶貧理念

咸陽市涇陽縣口鎮瓦堯溝村,它是市公安局精准扶貧所包抓的村。這個以奶牛養殖、大棚蔬菜、露地蔬菜種植為主導產業的村子,全村共有342戶153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9戶,140人。平均每十個村民中就有一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口。

去年,46歲的褚小忙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之一,他和生病的祖母兩人相依為命。現在褚小忙家已養殖26只羊。他說:“過去沒錢買,(通過)鑫園模式產業扶持,分紅了3300塊錢。”據瞭解,不僅褚小忙家,瓦堯溝村共36戶、全鎮共129戶貧困戶加入“鑫園模式”共同走向脫貧路。

“鑫園模式”:群眾與企業雙贏

鑫園模式是“公司+牧場+農戶”的經營模式,咸陽市公安局扶貧工作隊和瓦堯村兩委會突破傳統扶貧模式,

創新精准扶貧理念。通過貧困戶爭取政府貼息貸款購買奶牛,由鑫園牧業有限公司統一經營,按照比例分配盈利並由公司償還貸款。每次為貧困戶發放分紅資金3300元,以此幫助沒有資金和勞動力的貧困戶脫貧。

為進一步加強口鎮產業脫貧工作,充分發揮產業龍頭企業帶頭作用,陝西鑫園牧場有限公司和口鎮人民政府就金融支持企業,

企業幫扶貧困戶脫貧達成協議。口鎮人民政府支援鑫園牧場爭取貸款387萬元用於企業合法生產經營。口鎮人民政府為129戶貧困戶固定分紅3300元用於幫扶脫貧。每次共計42.57萬元。分別於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兌付。

陝西鑫園牧場有限公司以自身名義申請國家貼息貸款,貸款使用期限為兩年,該公司承擔借款風險金及貸款過程產生的相關費用。

村主任任志峰說:“由企業去做,

把風險留給了企業,群眾零風險。由政府提供扶貧名單,政府發放資金。”

在“鑫園模式”的影響下,村民每年可以將帶穗的玉米稈青貯賣到牛場,青貯料營養更高,飼料成本降低,有助於提高產奶量。此外還減少了因焚燒秸稈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一些有勞力的村民在農場附近打工,村民用農用車拉牛糞,一車能掙120塊錢左右。而牛糞可以作為肥料放在葡萄園裡。早上和下午有村民來擠牛奶,

大部分都是本村人,也方便村民照顧家裡。目前,加入“鑫園模式”村民的平均工資已達到一年約兩萬五千元。可謂是養殖場、農戶、社會“三得利”。

據瞭解,劉衛東不僅是鑫園牧場的董事長,也是瓦堯村的村支書。劉衛東說:“我們公司成立開始,就按照“公司+牧場+農戶”的經營模式。建設成了陝西省標準化示範養殖場,5個奶牛場,(村民)工人130人左右,總共有120頭左右的奶牛。

咱當時想的只是回報我們瓦窯村上了,把咱村上帶動起來,沒有想到最後又擴大到了我們全鎮。當時家裡人不同意,說有風險,我當時想的是,咱能給村上幹點啥事,給貧困戶能創造一點啥收入保障,能幫就幫,咱也是應該的,大家都不容易,我只是想讓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據瞭解,該公司被陝西省農業廳授予”陝西省農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省農業局授予“省級標準化奶牛養殖園區”,被咸陽市市委市政府評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先進單位”,“先進非公有制企業”;被咸陽市科技局評為“科技示範基地等諸多榮譽。”

談起“鑫園模式”,焦鎮長說:“我個人認為這種模式,是我們在探索扶貧方式的一種先驅,為我們以後更好的制定扶貧政策提供經驗。類似這種模式我覺得最好的結果就是能達到雙贏的結果,讓貧困戶有收入,讓企業有收益。而且要有持久性!

駐村工作隊:讓群眾心安,讓群眾心暖

60歲的田躍進家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之一,自前年兒子意外去世後,家中一下陷入困頓。全家六口人中三個孫兒,最小的才三歲,大孫女今年17歲。但他說:“去年就多收入了8千塊錢。比如說,除了產業扶持還有個鑫園模式,國家貼息,鑫園擔保,我貸款。把牛買下放鑫園裡頭,鑫園給我分工資。去年給我分了3300元工資。”

問起多長時間能見一次包村隊員、包村幹部和村領導,田躍進說:“經常見天天見,國家政策這麼好的,幹部對咱這麼關心的,這就很滿足了,還有啥說地 。”

田躍進家還養了五隻奶羊,說起這幾隻羊田躍進說:“自從咸陽市公安局包抓以後,穩當的很,羊在門口拴著一個都沒丟。但是,如果就在那過去的什麼牛羊豬,在門上就拴不住,不敢離皮,一不留神就被人盜了。咸陽市公安局在門上按裝了攝像頭,那震懾力相當大!”

39歲未婚的褚朋建家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父親患腦溢血留下了後遺症,一場大雨後養殖的650只雞全部病死。說起精准扶貧褚朋建說:“物質上精神上都有幫助,咸陽市公安局的一幫領導經常來看看我屋裡的情況,慰問咱了。我想弄這(養殖雞)人家就來看,光這一點我感動很,真的!來檢查說這屬於啥什麼情況。首先就是讓我把這人生大事一解決了,給你說些寬心話,鼓勵你的話。當一個人在給你說鼓勵你的話那很平常,當很多人給你說的時候,你說你心理是個啥樣子,對這麼肯定特別高興麼。”

現在褚朋建還是想準備貸款再養雞和豬,還想在養殖中“帶動村裡的老婆老漢,政府扶持咱,反過來咱又扶持村民。想在自己成功的基礎上,帶動、發揮剩餘勞動力,村上上年齡了的也沒有多大負擔了。”村主任和包村幹部表示一定支持。

瓦堯溝村村民也種植露地菜,村主任任志峰說:“咱技術上跟不上,水也跟不上,大棚菜的費用比較高,受市場影響菜價比較低,可以說菜賣不出去。群眾沒賺錢還要賠錢,群眾賣著個菜比較急切。就在前幾天,咱們咸陽市公安局副局長張維護來我們村子走訪時,聽說了賣菜難這一情況,立馬現場打電話聯繫了幾個單位,現在已經賣了兩車,共計賣出約11噸。村民當時拍手叫好,人家市局領導能急咱所急,對我們瓦堯溝村村民來說,真正的解決了他們的難處,你就不知道他們有多高興。”

記者注意到,在瓦堯溝村辦公室裡面,放著兩張行軍床。一張是駐村工作隊隊員的,一張是包村幹部的。一箱速食麵已經見底,麻花已經吃完了。駐村幹部王武濤說,“第一天曬的被子第二天醒來被子已經潮濕。將全村整個跑了一遍,並且詳細記錄。確實是摸著石頭過河。做了大量的工作,現在不說放假,就是有睡覺的時間都算很不錯了。咱現在就是3516,三小時吃飯,五小時睡覺,16小時工作。”咸陽市公安局駐村隊隊員徐岳成接著說:“這也是應該的,感覺到貧困群眾面對困難沒有辦法解決時,幫他們想辦法找出路,介紹辦法,查找經驗,只要能真正幫到村民就好,我們就很開心了。”

據瞭解,2016年,瓦堯溝村的在檔脫貧戶為40戶141人。如今,已脫貧為25戶93人。

談起精准扶貧遇到的障礙,焦鎮長說:“我也只是精准扶貧工作的一名參與者。只是在這兩年的精准扶貧工作中確實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尤其是在精准識別上,確實需要下抽絲撥繭繡花的功夫。鄉鎮基層在識別上不會出現問題,最麻煩的就是完全用政策不能甄別的貧困戶,這就需要大量的走訪,大量的徵求周邊群眾的意見,最後歸納總結。真正做到扶真貧,真扶貧!而且鄉鎮權利有限,一些群眾的存款,購買商品房,購買轎車等都只能通過走訪來瞭解,沒有許可權調閱存款單等檔案查看。”

記者在瓦堯溝村委會瞭解“鑫園模式”

鑫園牧場的董事長劉衛東陪同記者進入奶牛場實地瞭解“鑫園模式”

記者 郭朝霞 實習記者 高君

被咸陽市市委市政府評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先進單位”,“先進非公有制企業”;被咸陽市科技局評為“科技示範基地等諸多榮譽。”

談起“鑫園模式”,焦鎮長說:“我個人認為這種模式,是我們在探索扶貧方式的一種先驅,為我們以後更好的制定扶貧政策提供經驗。類似這種模式我覺得最好的結果就是能達到雙贏的結果,讓貧困戶有收入,讓企業有收益。而且要有持久性!

駐村工作隊:讓群眾心安,讓群眾心暖

60歲的田躍進家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之一,自前年兒子意外去世後,家中一下陷入困頓。全家六口人中三個孫兒,最小的才三歲,大孫女今年17歲。但他說:“去年就多收入了8千塊錢。比如說,除了產業扶持還有個鑫園模式,國家貼息,鑫園擔保,我貸款。把牛買下放鑫園裡頭,鑫園給我分工資。去年給我分了3300元工資。”

問起多長時間能見一次包村隊員、包村幹部和村領導,田躍進說:“經常見天天見,國家政策這麼好的,幹部對咱這麼關心的,這就很滿足了,還有啥說地 。”

田躍進家還養了五隻奶羊,說起這幾隻羊田躍進說:“自從咸陽市公安局包抓以後,穩當的很,羊在門口拴著一個都沒丟。但是,如果就在那過去的什麼牛羊豬,在門上就拴不住,不敢離皮,一不留神就被人盜了。咸陽市公安局在門上按裝了攝像頭,那震懾力相當大!”

39歲未婚的褚朋建家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父親患腦溢血留下了後遺症,一場大雨後養殖的650只雞全部病死。說起精准扶貧褚朋建說:“物質上精神上都有幫助,咸陽市公安局的一幫領導經常來看看我屋裡的情況,慰問咱了。我想弄這(養殖雞)人家就來看,光這一點我感動很,真的!來檢查說這屬於啥什麼情況。首先就是讓我把這人生大事一解決了,給你說些寬心話,鼓勵你的話。當一個人在給你說鼓勵你的話那很平常,當很多人給你說的時候,你說你心理是個啥樣子,對這麼肯定特別高興麼。”

現在褚朋建還是想準備貸款再養雞和豬,還想在養殖中“帶動村裡的老婆老漢,政府扶持咱,反過來咱又扶持村民。想在自己成功的基礎上,帶動、發揮剩餘勞動力,村上上年齡了的也沒有多大負擔了。”村主任和包村幹部表示一定支持。

瓦堯溝村村民也種植露地菜,村主任任志峰說:“咱技術上跟不上,水也跟不上,大棚菜的費用比較高,受市場影響菜價比較低,可以說菜賣不出去。群眾沒賺錢還要賠錢,群眾賣著個菜比較急切。就在前幾天,咱們咸陽市公安局副局長張維護來我們村子走訪時,聽說了賣菜難這一情況,立馬現場打電話聯繫了幾個單位,現在已經賣了兩車,共計賣出約11噸。村民當時拍手叫好,人家市局領導能急咱所急,對我們瓦堯溝村村民來說,真正的解決了他們的難處,你就不知道他們有多高興。”

記者注意到,在瓦堯溝村辦公室裡面,放著兩張行軍床。一張是駐村工作隊隊員的,一張是包村幹部的。一箱速食麵已經見底,麻花已經吃完了。駐村幹部王武濤說,“第一天曬的被子第二天醒來被子已經潮濕。將全村整個跑了一遍,並且詳細記錄。確實是摸著石頭過河。做了大量的工作,現在不說放假,就是有睡覺的時間都算很不錯了。咱現在就是3516,三小時吃飯,五小時睡覺,16小時工作。”咸陽市公安局駐村隊隊員徐岳成接著說:“這也是應該的,感覺到貧困群眾面對困難沒有辦法解決時,幫他們想辦法找出路,介紹辦法,查找經驗,只要能真正幫到村民就好,我們就很開心了。”

據瞭解,2016年,瓦堯溝村的在檔脫貧戶為40戶141人。如今,已脫貧為25戶93人。

談起精准扶貧遇到的障礙,焦鎮長說:“我也只是精准扶貧工作的一名參與者。只是在這兩年的精准扶貧工作中確實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尤其是在精准識別上,確實需要下抽絲撥繭繡花的功夫。鄉鎮基層在識別上不會出現問題,最麻煩的就是完全用政策不能甄別的貧困戶,這就需要大量的走訪,大量的徵求周邊群眾的意見,最後歸納總結。真正做到扶真貧,真扶貧!而且鄉鎮權利有限,一些群眾的存款,購買商品房,購買轎車等都只能通過走訪來瞭解,沒有許可權調閱存款單等檔案查看。”

記者在瓦堯溝村委會瞭解“鑫園模式”

鑫園牧場的董事長劉衛東陪同記者進入奶牛場實地瞭解“鑫園模式”

記者 郭朝霞 實習記者 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