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安徽霍邱縣推廣“企業+貧困戶”模式

本報記者 馬志強 郭航攝影報導

飼養員正在飼養車間巡視

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予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而讓其獲得技能才是長久之計。扶貧更是如此。

自“精准扶貧”被提出之後,各地都根據當地的自身情況,制定出了方案。近日,《中國產經新聞》記者一行來到安徽省霍邱縣,探訪這裡的扶貧模式。

公司扶貧辦公室的扶貧資料

據相關資料瞭解到,霍邱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國家連片特困地區大別山片區縣。目前,全縣仍有86個貧困村,未脫貧戶61066戶,未脫貧人口121164人。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霍邱的貧困人口多,扶貧壓力大。但勤勞的霍邱人民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積極探索扶貧方法,目前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企業+貧困戶”模式。

所有的幼雞都在在溫室倉內

記者來到霍邱縣長集現代農業示範區的安徽繁盛禽業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從事禽類育種、孵化、養殖、屠宰、加工及羽毛、羽絨加工、銷售。項目占地60畝,總投資2.8億元。

安徽繁盛禽業有限公司綜合部經理曾凡超告訴記者:“企業就應該有社會擔當,

為了響應政府號召,我們與貧困戶簽訂了幫扶協定,一定要説明他們走出困境。”

集養在大棚內的鵝群

對於貧困戶來說,現在缺的就是資金和技術。考慮到這些因素,曾凡超指出,企業墊資提供貧困戶鵝苗,村民自己養殖,而一旦鵝長成後,

按照合同約定不低於12元/斤的保護價回收。不僅如此,貧困戶以每戶養殖50只鵝計算,每只鵝還可以領到養殖補貼50元。

“將鵝苗由農戶養殖,可以有效解決公司原材料供應難的問題,同時也能帶動養殖戶的致富和貧困戶的脫貧。”曾凡超對記者講到。

按照每只鵝苗每月純收入20元計算,全年每只可純收入80元左右,養殖100只鵝可獲純收入8000元左右。

公司把培養好的雞送往農戶手中

除此之外,曾凡超還告訴記者,他們也在探索分紅模式。即每位貧困戶可以把5萬元扶貧貸款投入公司入股,每年分紅5000元左右。這樣,每戶可獲純收入13000元左右。

分紅之餘,公司還通過讓貧困戶務工來增加收入。即貧困戶家中有富餘勞動力的,在農閒時可安排到公司上班,每年可增加務工收入3萬多元。目前企業職工中有80%以上來自貧困戶家庭。

對於以後的扶貧工作,曾文超向記者介紹了公司實施“四個一”工程即:建立一個養殖示範基地、建設一個標準化孵化場、培養一百戶以上養殖大戶、每個養殖戶增加十萬元以上。下一步要擴大鵝苗的投入量,要讓更多的貧困戶摘掉“窮帽子”。

飼養員向本報記者介紹雛雞生長情況

霍邱縣的禽類養殖較為發達,在皖西老區,擁有皖西白鵝、皖西黃麻雞、霍壽黑豬等地方特色的禽畜品種,這也是地方政府大力發展養殖業作為本地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戰略舉措。記者來到安徽皖西麻黃雞禽業有限公司,在養殖區看到有專業的通風系統和自動化餵食喂水設備,工作人員正在認真記錄雛雞的生長情況。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這裡經過40天的育雛,注射完疫苗,然後將雞苗送到貧困戶手中,這樣就解決了貧困戶養雞育雛和疫病防控難的問題。

屠宰車間

“這樣做可以大幅提升雞苗的存活率,有效降低貧困戶的養殖風險。而且這些由貧困戶飼養的家禽,與企業簽訂了訂單合同,由企業保底收購。”該負責人對記者指出,僅2016年,他們就銷售了20萬隻麻黃雞,幫助2000貧困戶脫貧。

據記者瞭解,像這種以企業直接對接貧困戶的模式,在霍邱還有很多,部分貧困戶已經通過養殖業擺托了貧困。正是看到了扶貧的成效,霍邱縣政府力爭2017年底前,全縣54個重點貧困村出列。2018年底前,全縣86個重點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5萬元。2019年實現全縣“摘帽”。

每年可增加務工收入3萬多元。目前企業職工中有80%以上來自貧困戶家庭。

對於以後的扶貧工作,曾文超向記者介紹了公司實施“四個一”工程即:建立一個養殖示範基地、建設一個標準化孵化場、培養一百戶以上養殖大戶、每個養殖戶增加十萬元以上。下一步要擴大鵝苗的投入量,要讓更多的貧困戶摘掉“窮帽子”。

飼養員向本報記者介紹雛雞生長情況

霍邱縣的禽類養殖較為發達,在皖西老區,擁有皖西白鵝、皖西黃麻雞、霍壽黑豬等地方特色的禽畜品種,這也是地方政府大力發展養殖業作為本地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戰略舉措。記者來到安徽皖西麻黃雞禽業有限公司,在養殖區看到有專業的通風系統和自動化餵食喂水設備,工作人員正在認真記錄雛雞的生長情況。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這裡經過40天的育雛,注射完疫苗,然後將雞苗送到貧困戶手中,這樣就解決了貧困戶養雞育雛和疫病防控難的問題。

屠宰車間

“這樣做可以大幅提升雞苗的存活率,有效降低貧困戶的養殖風險。而且這些由貧困戶飼養的家禽,與企業簽訂了訂單合同,由企業保底收購。”該負責人對記者指出,僅2016年,他們就銷售了20萬隻麻黃雞,幫助2000貧困戶脫貧。

據記者瞭解,像這種以企業直接對接貧困戶的模式,在霍邱還有很多,部分貧困戶已經通過養殖業擺托了貧困。正是看到了扶貧的成效,霍邱縣政府力爭2017年底前,全縣54個重點貧困村出列。2018年底前,全縣86個重點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5萬元。2019年實現全縣“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