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世界投資報告》:中國對外投資井噴,FDI資金流入微降

經濟觀察網 實習記者 孫文林

6月7日,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UNCTAD)發佈了2017年《世界投資報告:投資和數字經濟》。

這份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對外投資飆升44%,達到1830億美元,首次成為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與此同時,中國還成為最不發達國家的最大投資國,投資額是排名第二位法國的3倍。

在吸引外資方面,2016年中國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流入量達1340億美元,是全球第三大外資流入國,但吸引外資數額較上年微降1%,較對外投資數額少36%。

中國對外投資逆勢增長

報告顯示,全球FDI復蘇之路仍然崎嶇。在2015年全球FDI流量強勁上揚之後,2016年失去增長動力,全年下降2%,降至1.75萬億美元。報告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同時經濟政策及地緣政治存在重大風險。

在全球投資狀況低迷的背景下,中國的對外投資進入了高速增長階段,對此,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投資和企業司司長、《世界投資報告》主編詹曉甯認為這反映了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參與國際競爭的客觀需要。

詹曉寧指出,隨著“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的推進,中國對外投資有望保持在較高水準。同時他也認為中國對外投資的品質和結構仍有進一步提高的潛力,應加快從點式、分散型投資轉向鏈式、集群式投資,重點著眼於構建自己的全球一體化生產體系,提高在全球範圍內配置和掌握資源的能力以及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此外,他還提醒中國對外投資急需強化海外風險的防控機制。

多重因素影響中國FDI流入量

2016年中國FDI流入量微降是吸引外資的階段性調整還是在近些年連續增長之後出現了高位拐點?這其中反映了出中國當前吸收外資環境的哪些問題?

詹曉寧在報告發佈會上表示,中國的FDI流入量仍處於歷史高水準,更重要的是,中國吸引外資的結構和品質不斷優化。

非金融服務行業的FDI流入量持續增長,而製造業FDI進一步轉向高端。FDI成為中國產業升級的重要推動力量。

FDI的整體份額在未來幾年不會有大的增加,中國吸引外資的來源受到影響;其次是一些國家採取反向的保護主義,不鼓勵本國企業對外投資,同時中國周邊國家也都在紛紛加強吸引外資的力度,中國面臨著強烈的競爭;另外就是中國自身的因素,目前的土地、勞動力成本等生產要素成本都在上升,

對外資的吸引力下降;此外,人工智慧對生產效率的提高也使得企業對外投資勢頭減弱,數字經濟的發展促進傳統企業轉型、生產效率提高也會影響中國吸引外資。

據報告同時也顯示,2016年發展中經濟體FDI流入量嚴重受挫,下降了14%,降至6460億美元,所有發展中區域FDI流入量都出現下降,亞洲發展中經濟體FDI流入量下降了15%,為五年來首次下降。

“中國吸收外資的政策環境目前正處於一個重要的過渡期。”詹曉寧表示,“一個是從傳統外資管理體制向新的基於負面清單的開放型外資管理體制的過渡;二是從以優惠政策為主向投資便利化為主的過渡。”

近期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多個文件,其中包括《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該檔採用負面清單機制,對外資禁止和限制類產業進一步減少。

詹曉寧表示,當前中國投資環境不斷優化、便利化,利好政策的出臺都將進一步改善外資環境,有利於外資流入的增長。

”詹曉寧表示,“一個是從傳統外資管理體制向新的基於負面清單的開放型外資管理體制的過渡;二是從以優惠政策為主向投資便利化為主的過渡。”

近期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多個文件,其中包括《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該檔採用負面清單機制,對外資禁止和限制類產業進一步減少。

詹曉寧表示,當前中國投資環境不斷優化、便利化,利好政策的出臺都將進一步改善外資環境,有利於外資流入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