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致創業者的一封信(5):商業洞察下的品牌如何打造?

從2016年到現在,在投資,經濟,消費等領域,有兩個詞炙手可熱,那就是“消費升級、共用經濟”!它們帶來了市場需求端的變化,主要體現在消費者需求層面,想要高性價比體驗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簡單說,中產階級增多,日益增長的裝逼需求和落後的屌絲標籤的矛盾,用戶渴望擺脫屌絲標籤。

舉個栗子,小米手機,為發燒而生,其實給用戶身份認同,但本質上就是便宜,過兩年後,當這些用戶消費能力增強時,市場做了最好的說明,手機的銷量大幅度下滑 !

在消費升級大環境下,來看現在消費的主力,他們大多數是80 90後,本質上站在父輩的肩膀上看世界,可以讓他們更多關注自我訴求,

在個人價值主張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如今有很多創業公司,看到這一變化,但是能否準確把握消費者的真實需求,並對消費者心理、行為變化制定合理溝通策略,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環。

在我過去的品牌實踐中,很明顯看到當下品牌傳播的環境和方法發生巨大變化,品牌傳播從大水漫灌到細水長流;從簡單粗暴到精耕細作;從廣散網到單點突破,

一切都在變化。

現在很多創始人和品牌擁有者,面對如今複雜的多變的網路環境,理不清頭緒,接下來,將從商業洞察來看如今的品牌如何打造才有效!

首先我們來明確一個觀點,任何創業項目,都是基於市場大環境下,發現用戶未被滿足的痛點,

提供解決方案滿足消費者,從中獲得回報,這個屬於商業洞察。

商業洞察解決的是商業層面的問題,它是品牌創立的根基,是品牌誕生的先決條件,如果沒有商業洞察,品牌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純屬浪費社會資源。

還有一種就是消費者洞察,舉個栗子,那怕你在路邊擺過攤也需要知道這些,洞察消費者當下最需要什麼?比如某個韓劇火熱,你買劇中出現飾品、甚至男女主角海報都能暢銷,

那個地段人流量大容易賣出?用什麼話術來講最容易引導購買?甚至是小攤燈光都會影響銷量

從上面我們不難看出,消費者洞察屬於商業洞察的一種,因為它可以解決問題!商業洞察是站在“上帝視角”來看市場,而消費者洞察,深入到市場,但兩者有一個共同點,都是能解決問題!

商業的本質就是賺錢,打造標準化的產品/服務,之後快速擴張,形成規模,

獲取更大的利潤。

那麼問題來了?

在有限的資金和資源的情況下,在消費行為標籤化、消費者主張個性化,管道的碎片化,更好的打造品牌呢?我提出的觀點就是用商業底層邏輯驅動品牌傳播,把品牌作為一個IP運作,打造品牌IP,只有品牌IP化,才能在新的消費環境下傳播品牌價值,獲取更大的價值。

整個品牌打造底層邏輯就是按照產品/服務標準化+快速複製化

如何打造品牌產品/服務的標準化,總結主要有三點:

品牌IP痛點化:

做品牌根本就是需求真實性,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你才能獲取利潤,所以任何時候都要找到消費者的痛點,而不是意淫出來的需求,這個點也說是真/偽需求把控上。

我之前做的棗到了姨媽棗在這上面就出現偏差,姨媽棗的確概念很吸引人,而且棗到了是國內首款姨媽棗,推出兩款,普通裝和送禮裝,主打男生關愛女生,讓我有點小驕傲的是紅棗上市公司好想你也在模仿我出了款姨媽棗(我內心是鄙視的),但是姨媽棗無法確定是不是真實存在的需求。

品牌運作一段時間得到的回饋是新客戶重複購買率低,我在反思這個概念打出去容易,重複購買從哪來?靠的是真實剛性需求,可以作為禮物送一次,但是經常送就顯得有點二了,最後得出問題出在了姨媽棗的需求真偽上。

你的產品/服務是否解決了使用者一個真實剛性需求,它是品牌的立足之本。

品牌IP可行性:

在商業中,當你發現一個,你可以滿足的痛點之後,你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1、驗證產品/服務需求:

你需要做的就是完成MVP(最小可行性)實驗,來證明這個需求確實存在,最快速的辦法就是通過分析目標使用者群體標籤以及行為特徵,找到圈層的核心種子用戶,後續如果通過這種圈層打法,擴展或者影響更多的消費者,說明產品/服務是成功的,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用你的行動快速建立產品/服務標準化,爭取更大的市場。

2、建立標準化壁壘:

這裡面的標準化壁壘,可以理解為整合某一消費品上游的供應鏈、某項服務背後的人、APP、工具等,這些需要一些行業積澱或者頂尖的手藝,這些標準化壁壘可以保證你在快速擴張不至於踩更多的坑,它們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也是我為什麼不建議剛畢業的學生創業的緣故。

品牌IP准定位:

在你完成了需求驗證之後,你要考慮是你的產品/服務,在所處的大品類屬於什麼地位?你是不是創造了一個新的品類,或者找到一個細分市場,還是找到有品類無品牌的市場機會。

我一直堅持一個觀點,不要跟風模仿,要麼做到第一,要麼做到唯一,尋求差異化的突破點,而這突破點在於你的品牌定位,能否佔據用戶的心智,讓用戶一提到品類就能想到你的品牌,塑造一個差異化IP。

我們所熟知的加多寶,前期定位涼茶,在消費者認知中涼茶是作為藥飲,只有生病中才去喝,但這個市場無法被更多消費者接受,為了扭轉這一定位,改為:怕上火,喝加多寶,完成從藥飲到飲料的位移,並開創飲料的新品類,這裡面包括品牌的用戶反應、品牌印象,品牌傳播等要素,後面幾部分我們將會談到

上一部分主要說了通過最小可行性實驗驗證需求真偽性,打造品牌產品/服務的標準化,一旦完成這一步之後,就是讓你品牌快速擴張,迅速佔領市場。

在社會心理學的分支認知心理學中,有一個理論叫認知大於事實,充分說明印象的重要性以及品牌印象可以塑造而成,品牌IP打造好比一個人,前期的定位在於整個人的骨骼,後面的產品/服務的故事、印象、體驗等都是在骨骼上添加皮肉,讓品牌更形象更豐滿。

如何讓品牌快速擴展,主要有以下四點:

品牌IP印象化:

品牌印象從三個維度來分析視覺設計、名字、概念口號。

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第一印象效應,而品牌與用戶的關係中第一印象體現在視覺設計,它是傳遞品牌資訊最重要的、也是最直接的手段。

據心理學家分析人們的資訊85%是從視覺中獲得的。而用戶留給你的時間只有3.8秒。也就是說你只有3.8秒讓用戶與品牌發生關係,發揮你的品牌視覺設計,讓使用者對你的品牌有一個直觀印象,不要淹沒在茫茫人海中,這是品牌印象第一步。

品牌名字是構成品牌資產的重要之一,一個好名字和口號不但容易形成印象,能降低企業相當一部分行銷費用。

品牌名字涉及到品牌用戶反應,第一,當用戶第一次聽到品牌名稱時,他的腦海中能否自動尋找品牌所處的品類;第二,你的品牌名稱能否朗朗上口或者簡單易記。

總結起來就是:品類浮現、有趣、容易記。

我覺得不錯的一些品牌名字及口號的你們感受下

(下廚房、美味不用等、美菜網、叫個鴨子、沒事找事、大蝦來了、棗到了、鏈家、趣分期、大姨嗎、辣媽幫、貝貝網、一朵棉花、人人車、車易拍、51信用卡、51社保、房多多、唱吧、酒便利、酒仙網、酒快到、百果園、天天果園、飯掃光、周黑鴨、尚品網、貨拉拉、運滿滿、糕大大、大象安全套、大麥網、愛回收、侍家)製圖。

品牌IP體驗化:

在我過去的實踐和研究中發現,其實產品本身就是一種體驗,產品設計之初,賦予社交屬性,通過體驗後能滿足用戶裝逼的過程才能樹立品牌傳播品牌的目的。

針對具體產品或者服務,可以分為三個體驗“尖叫”: 顏值尖叫、互動尖叫、使用尖叫

顏值尖叫:這涉及到品牌印象延展到產品端,其核心是給用戶傳遞的是第一印象,讓用戶第一時間看到有種想購買的衝動;

互動尖叫:產品增加社交屬性,國內開山互動尖叫是昵稱可樂,最近的是一款果汁,果汁好不好喝暫且不提,這種互動讓使用者可以自發去組合產品,滿足使用者社交和裝逼需求。

使用尖叫:使用尖叫主要是指使用者使用該產品/服務時,超過使用者的預期,它來源與產品功能點和體驗獨特化,讓用戶獲得極大地滿足感。

品牌IP故事化:

故事是傳播最佳的形態,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可以穿越任何媒介的限制,在使用者的心智佔據一席之地,可以回想一下,從小到現在,接受的教育,傳承下來,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無一不是借助故事的傳播形態,比如,耳熟能詳的狼來了,一個簡單的故事,就能讓小孩深刻感覺到不能撒謊,借助狼來了故事,內核是誠信;

同樣,偉大的品牌,都有自己品牌故事,來突出他們品牌內核,好的品牌故事有自己獨特品牌價值觀,不會隨著時間、媒介形態變化而發生改變,牢牢佔據用戶的心智,生生不息。

一般可品牌故事有以下幾個形式:

一是產品稀缺獨特性,講述原產地的故事;

二是具有歷史悠久追源性很強的歷史背景的故事;

三是創始人個人經歷故事;

四是想改變行業現狀並提出創造一種新理念的;

五是從西方國家引進的來到中國生根發芽的等等吧!

但品牌故事的塑造必須遵循以下三個原則:真實性、趣味性、獨特性。

品牌IP播傳化:

世界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說過這麼一句話,“對於人來講再也沒有比人更有趣的話題了,而且,對於多數人來說,最有趣的人正是他們自己”。

這告訴我們很重要一點,在進行品牌IP播傳中,首先要鎖定品牌播傳的種子用戶,深入研究這批種子用戶的心理以及消費行為特徵,之後找到使用者對品牌的共鳴點,形成用戶對品牌價值認同,而用戶與品牌共同點,這就是我們要找品牌溝通點,也是品牌最初的星星之火。

當然在碎片化、去中心化、甚至觸媒中斷點化、人人都是媒體的年代,好的內容一定會讓受眾自行傳播,我們盡可能擴大接觸點之外還要有幾條堅守原則:

1 符合品牌和消費者價值觀的內容,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

2 精准的媒介組合,核心意見領袖。

3 及時輿情監測收集回饋。

有了傳播中堅守的原則,就能引爆品牌了?顯然不是,品牌能否在受眾中引爆,可遇不可求,涉及到多個方面,比如受眾文化價值觀、熱點、新聞媒體等都會影響傳播效果,品牌傳播過程中能否迅速引爆品牌關鍵是不是滿足“三點一線”的傳播思路;即從社會熱點、媒體新聞點、受眾情緒點、企業業務線。只有三點一線滿足後才能引爆品牌。

結束語:

沒有確定自己商業戰略情況下盲目做品牌,十有八九成不了,更多的是浪費資源,好的品牌都是基於自己商業模式確定後,以上是我對商業洞察下對於如何打造品牌的思考,希望對正在創業的你有所幫助。

作者:崔大寶 首位跨界的商業分析科技人文自媒體;已入住今日頭條、搜狐新聞用戶端、一點資訊、網易新聞、騰訊新聞用戶端、天天快報、艾瑞專欄、鈦媒體專欄、投資界、知乎、簡書等各大媒體平臺覆蓋粉絲300萬人。

總結主要有三點:

品牌IP痛點化:

做品牌根本就是需求真實性,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你才能獲取利潤,所以任何時候都要找到消費者的痛點,而不是意淫出來的需求,這個點也說是真/偽需求把控上。

我之前做的棗到了姨媽棗在這上面就出現偏差,姨媽棗的確概念很吸引人,而且棗到了是國內首款姨媽棗,推出兩款,普通裝和送禮裝,主打男生關愛女生,讓我有點小驕傲的是紅棗上市公司好想你也在模仿我出了款姨媽棗(我內心是鄙視的),但是姨媽棗無法確定是不是真實存在的需求。

品牌運作一段時間得到的回饋是新客戶重複購買率低,我在反思這個概念打出去容易,重複購買從哪來?靠的是真實剛性需求,可以作為禮物送一次,但是經常送就顯得有點二了,最後得出問題出在了姨媽棗的需求真偽上。

你的產品/服務是否解決了使用者一個真實剛性需求,它是品牌的立足之本。

品牌IP可行性:

在商業中,當你發現一個,你可以滿足的痛點之後,你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1、驗證產品/服務需求:

你需要做的就是完成MVP(最小可行性)實驗,來證明這個需求確實存在,最快速的辦法就是通過分析目標使用者群體標籤以及行為特徵,找到圈層的核心種子用戶,後續如果通過這種圈層打法,擴展或者影響更多的消費者,說明產品/服務是成功的,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用你的行動快速建立產品/服務標準化,爭取更大的市場。

2、建立標準化壁壘:

這裡面的標準化壁壘,可以理解為整合某一消費品上游的供應鏈、某項服務背後的人、APP、工具等,這些需要一些行業積澱或者頂尖的手藝,這些標準化壁壘可以保證你在快速擴張不至於踩更多的坑,它們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也是我為什麼不建議剛畢業的學生創業的緣故。

品牌IP准定位:

在你完成了需求驗證之後,你要考慮是你的產品/服務,在所處的大品類屬於什麼地位?你是不是創造了一個新的品類,或者找到一個細分市場,還是找到有品類無品牌的市場機會。

我一直堅持一個觀點,不要跟風模仿,要麼做到第一,要麼做到唯一,尋求差異化的突破點,而這突破點在於你的品牌定位,能否佔據用戶的心智,讓用戶一提到品類就能想到你的品牌,塑造一個差異化IP。

我們所熟知的加多寶,前期定位涼茶,在消費者認知中涼茶是作為藥飲,只有生病中才去喝,但這個市場無法被更多消費者接受,為了扭轉這一定位,改為:怕上火,喝加多寶,完成從藥飲到飲料的位移,並開創飲料的新品類,這裡面包括品牌的用戶反應、品牌印象,品牌傳播等要素,後面幾部分我們將會談到

上一部分主要說了通過最小可行性實驗驗證需求真偽性,打造品牌產品/服務的標準化,一旦完成這一步之後,就是讓你品牌快速擴張,迅速佔領市場。

在社會心理學的分支認知心理學中,有一個理論叫認知大於事實,充分說明印象的重要性以及品牌印象可以塑造而成,品牌IP打造好比一個人,前期的定位在於整個人的骨骼,後面的產品/服務的故事、印象、體驗等都是在骨骼上添加皮肉,讓品牌更形象更豐滿。

如何讓品牌快速擴展,主要有以下四點:

品牌IP印象化:

品牌印象從三個維度來分析視覺設計、名字、概念口號。

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第一印象效應,而品牌與用戶的關係中第一印象體現在視覺設計,它是傳遞品牌資訊最重要的、也是最直接的手段。

據心理學家分析人們的資訊85%是從視覺中獲得的。而用戶留給你的時間只有3.8秒。也就是說你只有3.8秒讓用戶與品牌發生關係,發揮你的品牌視覺設計,讓使用者對你的品牌有一個直觀印象,不要淹沒在茫茫人海中,這是品牌印象第一步。

品牌名字是構成品牌資產的重要之一,一個好名字和口號不但容易形成印象,能降低企業相當一部分行銷費用。

品牌名字涉及到品牌用戶反應,第一,當用戶第一次聽到品牌名稱時,他的腦海中能否自動尋找品牌所處的品類;第二,你的品牌名稱能否朗朗上口或者簡單易記。

總結起來就是:品類浮現、有趣、容易記。

我覺得不錯的一些品牌名字及口號的你們感受下

(下廚房、美味不用等、美菜網、叫個鴨子、沒事找事、大蝦來了、棗到了、鏈家、趣分期、大姨嗎、辣媽幫、貝貝網、一朵棉花、人人車、車易拍、51信用卡、51社保、房多多、唱吧、酒便利、酒仙網、酒快到、百果園、天天果園、飯掃光、周黑鴨、尚品網、貨拉拉、運滿滿、糕大大、大象安全套、大麥網、愛回收、侍家)製圖。

品牌IP體驗化:

在我過去的實踐和研究中發現,其實產品本身就是一種體驗,產品設計之初,賦予社交屬性,通過體驗後能滿足用戶裝逼的過程才能樹立品牌傳播品牌的目的。

針對具體產品或者服務,可以分為三個體驗“尖叫”: 顏值尖叫、互動尖叫、使用尖叫

顏值尖叫:這涉及到品牌印象延展到產品端,其核心是給用戶傳遞的是第一印象,讓用戶第一時間看到有種想購買的衝動;

互動尖叫:產品增加社交屬性,國內開山互動尖叫是昵稱可樂,最近的是一款果汁,果汁好不好喝暫且不提,這種互動讓使用者可以自發去組合產品,滿足使用者社交和裝逼需求。

使用尖叫:使用尖叫主要是指使用者使用該產品/服務時,超過使用者的預期,它來源與產品功能點和體驗獨特化,讓用戶獲得極大地滿足感。

品牌IP故事化:

故事是傳播最佳的形態,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可以穿越任何媒介的限制,在使用者的心智佔據一席之地,可以回想一下,從小到現在,接受的教育,傳承下來,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無一不是借助故事的傳播形態,比如,耳熟能詳的狼來了,一個簡單的故事,就能讓小孩深刻感覺到不能撒謊,借助狼來了故事,內核是誠信;

同樣,偉大的品牌,都有自己品牌故事,來突出他們品牌內核,好的品牌故事有自己獨特品牌價值觀,不會隨著時間、媒介形態變化而發生改變,牢牢佔據用戶的心智,生生不息。

一般可品牌故事有以下幾個形式:

一是產品稀缺獨特性,講述原產地的故事;

二是具有歷史悠久追源性很強的歷史背景的故事;

三是創始人個人經歷故事;

四是想改變行業現狀並提出創造一種新理念的;

五是從西方國家引進的來到中國生根發芽的等等吧!

但品牌故事的塑造必須遵循以下三個原則:真實性、趣味性、獨特性。

品牌IP播傳化:

世界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說過這麼一句話,“對於人來講再也沒有比人更有趣的話題了,而且,對於多數人來說,最有趣的人正是他們自己”。

這告訴我們很重要一點,在進行品牌IP播傳中,首先要鎖定品牌播傳的種子用戶,深入研究這批種子用戶的心理以及消費行為特徵,之後找到使用者對品牌的共鳴點,形成用戶對品牌價值認同,而用戶與品牌共同點,這就是我們要找品牌溝通點,也是品牌最初的星星之火。

當然在碎片化、去中心化、甚至觸媒中斷點化、人人都是媒體的年代,好的內容一定會讓受眾自行傳播,我們盡可能擴大接觸點之外還要有幾條堅守原則:

1 符合品牌和消費者價值觀的內容,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

2 精准的媒介組合,核心意見領袖。

3 及時輿情監測收集回饋。

有了傳播中堅守的原則,就能引爆品牌了?顯然不是,品牌能否在受眾中引爆,可遇不可求,涉及到多個方面,比如受眾文化價值觀、熱點、新聞媒體等都會影響傳播效果,品牌傳播過程中能否迅速引爆品牌關鍵是不是滿足“三點一線”的傳播思路;即從社會熱點、媒體新聞點、受眾情緒點、企業業務線。只有三點一線滿足後才能引爆品牌。

結束語:

沒有確定自己商業戰略情況下盲目做品牌,十有八九成不了,更多的是浪費資源,好的品牌都是基於自己商業模式確定後,以上是我對商業洞察下對於如何打造品牌的思考,希望對正在創業的你有所幫助。

作者:崔大寶 首位跨界的商業分析科技人文自媒體;已入住今日頭條、搜狐新聞用戶端、一點資訊、網易新聞、騰訊新聞用戶端、天天快報、艾瑞專欄、鈦媒體專欄、投資界、知乎、簡書等各大媒體平臺覆蓋粉絲3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