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本車沒防撞梁,為什麼還賣那麼火?

很多人都說日本車不好,鐵皮薄,漆面軟,沒有防撞梁,用料能省就省,減配嚴重……,既然日本車那麼多缺點,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買日本車?

其實還要從日本國情說起,日本是一個島國,資源匱乏,日本人善於學習和研究,做工講究精益求精,用料不浪費(這點我們中國人還真得向人家學習)。早在三十年前,

由於地域關係和當時中日關係友好,日本車進入中國市場較早。而國內真正意義上的轎車還沒有競爭力,日本人很會迎合中國消費者心理,向市場投放最符合當地人口味的車型,經濟實用、外觀好看,省油故障少,所以在國內很受歡迎。

很多消費者認為日本車省油。

其實車輛省油除了駕駛技術等人為因素外,還與車重、輪胎寬度、發動機性能有關。如果把車重和輪胎寬度保持一致,日本車和國產車比起來一點都不省油。特別是日系硬派越野車,個個都是油老虎。日本車一般沒有防撞鋼樑,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只有高檔車才有前後防撞鋼樑,由於車身輕,這是省油的最大原因。

再說底盤懸掛。汽車懸掛系統分為非獨立式懸掛和獨立式懸掛兩種。

簡單來說,非獨立懸掛結構簡單,乘坐舒適性差,成本低;獨立懸掛,結構複雜,行駛穩定性好,成本高。20萬以下的日本車大都是非獨立懸掛,這也就是為什麼日本車上高速發飄的原因了。

國產車起步晚,因為技術不成熟,測試時間短,設計不合理,小毛病不斷等各種詬病“漸入人心”,從而國產車形象大跌,提到國產車,就會想起品質差。不過最近幾年國產車的發展進步我們都有目共睹,不再以代步車的形式造車。在動力、舒適性、外觀都有了很大的改觀。進步可謂神速。比如吉利的博瑞、博越;比亞迪的速銳、秦;長安的逸動、CS75;眾泰的z700、T600。與合資車相比都有很高的競爭力。

由於日本車進入中國早,相對先進的性能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國產品牌要想撼動其地位還尚需時日。

如果不看車標,只憑個人意願買車,大街上估計早就是國產車的天下了。

與合資車相比都有很高的競爭力。

由於日本車進入中國早,相對先進的性能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國產品牌要想撼動其地位還尚需時日。

如果不看車標,只憑個人意願買車,大街上估計早就是國產車的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