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精細服務佳績不斷 越秀樣本引來央媒關注

文/記者 劉雲 通訊員 朱海靖 顧文

“東濠湧整治新聞上了央視《新聞聯播》了!”近日一則讓越秀人上上下下歡欣鼓舞的消息傳到羊城晚報。原來,本報5月17日至19日連續推出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廣州行動之越秀樣本》報導引起央級媒體的關注。

6月2日一則關於廣州重塑城市水網、再造嶺南水鄉的報導,在央視一套《新聞聯播》推出。其中,以東濠湧整治為代表的廣州治水成績獲得點贊。6月7日,《人民日報》在重要版面大篇幅報導越秀區精細公共服務升級城市品質的新聞。

A

多管齊下推動治水工作不斷向前

《越秀如何煉成政務服務尖子生》、《社會治安滿意度第一老城越秀靠什麼摘牌》、《越秀髮力催生老城蝶變》……一連三天,

羊城晚報推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廣州行動》的越秀樣本,從越秀區優化社會治理和城市管理,通過公共服務精細化以及城市品質化,增強群眾獲得感的系列報導,在讀者當中引發廣泛共鳴。

身居東濠湧附近的市民韓志旅深有感觸:“我是看著東濠湧從臭水溝變成美河湧的。

全長4.51公里的東濠湧經歷了兩次重要的改造“洗禮”。亞運前後,越秀區組織實施了東濠湧一期綜合整治工程。從東風路至珠江段,長約1.89公里的明湧上,截汙補漏、調水補水、水質淨化、景觀堤岸等工程逐一上馬。整治後,3.8公里堤岸實現了“綠化、美化、生態化”,10座橋“修舊如舊”,呈現小橋流水意境,7.6萬平方米綠化,5.4公里綠道,疊水瀑布,荷池亭榭等,市民評價說:比遊公園還好。

為解決水浸街及水污染等問題,

從2011年開始,東濠湧二期綜合整治工程再度啟動。2015年6月,東風路至麓湖長2.62公里的雨汙合流暗渠實現了竣工。東濠湧也實現了南北相通、雲山珠水相連的目標。

據悉,在全市121條河湧整治中,唯有東濠湧實施了調水補水和水質淨化的有機配套,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四類水質標準。

B

全市河長制考核越秀區名列第一

越秀區共有一江,長7.32公里,有五湧,全長11.26公里,有六湖,

總面積95.9萬平方米。

其中,一江為珠江前航道(越秀區段7.32公里)。五湧為東濠湧(4.51公里)、新河浦湧(2.18公里)、水均崗湧(0.33公里)、景泰湧(跨區,越秀段1.28公里)、沙河湧(跨區,越秀段2.96公里)。六湖為東山湖(35.5萬平方米)、麓湖(21.2萬平方米)、流花湖(33.1萬平方米)、越秀公園五羊湖(0.9萬平方米)、北秀湖(3.1萬平方米)、南秀湖(2.1萬平方米)。

2016年6月,廣州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同年8月,越秀區實施河長制。越秀區委書記王煥清擔任區總河長,區長蘇佩任區副總河長,區四套班子領導分別擔任各流域河湖區級河長,下設街道、村居級河長。河長設置範圍由原來的5條河湧擴大為一江、五湧、六湖,有區級河長6名、街級河長12名、村居級河長54名,共 72 名,已實現了“河長”全覆蓋。

廣州市越秀區建設水務局局長劉毅介紹說,轄區要求街道河長每月一查,村居河長一日一查,各級河長要開展巡河活動。區水務部門還組建河湧安全巡查隊,及時做好台賬記錄和督促整改。截至目前,共發現解決問題800餘個。同時對市治水辦、市水務局交辦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整改率100%,位居全市前列。2016年度全市河長制考核,越秀區名列第一。

製圖/黃文倩

區長蘇佩任區副總河長,區四套班子領導分別擔任各流域河湖區級河長,下設街道、村居級河長。河長設置範圍由原來的5條河湧擴大為一江、五湧、六湖,有區級河長6名、街級河長12名、村居級河長54名,共 72 名,已實現了“河長”全覆蓋。

廣州市越秀區建設水務局局長劉毅介紹說,轄區要求街道河長每月一查,村居河長一日一查,各級河長要開展巡河活動。區水務部門還組建河湧安全巡查隊,及時做好台賬記錄和督促整改。截至目前,共發現解決問題800餘個。同時對市治水辦、市水務局交辦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整改率100%,位居全市前列。2016年度全市河長制考核,越秀區名列第一。

製圖/黃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