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張表,千雙腳,最近下城區為何多了這麼多愛串門的“客人”

“我們這裡牆面有脫落,還滲水,要影響行人安全的。”下城區林司後57號的居民向來訪的街道幹部汪海波反映情況。6天后,在汪海波的對接下,房管部門解決了這個“泥瓦匠”問題。

最近,

這樣的故事在下城區頻頻上演。

自2月中旬起,下城區的1073名幹部,就按照區委書記陳衛強提出的“從群眾需求出發來尋找社區工作的出發點、著力點和落腳點”的要求,走進全區74個社區,開展“進社區訪民情解民憂”活動。

一張用腳步填寫的表

活動中,每名幹部都有一張《訪民情解民憂登記表》,

需要填寫上“走了哪幾戶,做了哪些事,搜集到了哪些問題”。正是一行行細緻的表格,督促著幹部的全身心投入。

區住建局調研員吳錫祥為困難老人陳生良解決了廉租房申請的問題。正如他所說的:“這張表格要回饋給社區的,

來不得半點虛假。只有肯實幹、出實績,才能對群眾有交代”。

一件要老百姓點贊的事

近年來,居民私拉電線為電瓶車充電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東園社區。走訪社區的區安監局領導班子迎難而上,在車庫裝上了智能充電樁,調整了線路佈局,

既方便了居民充電,也美化了社區環境。

據悉,活動中每名幹部至少要為社區群眾辦1件實事。開展活動以來,該區幹部已為民辦實事1293件。

一篇服務社區的調研報告

此次大走訪,還要求圍繞社區推進“城中村改造”、社區“兩委”換屆等重點工作,寫出一份調研報告。

副區長奚靈平在調研中就針對西文社區正在推進“城中村改造”的實際情況,圍繞回遷安置、物業管理、交通規劃等方面提出了5項實際建議,在黨員群眾中引起共鳴,也寫進了調研報告。據悉,該區會將74份調研報告彙編成冊,發到每個社區,供基層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