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蕁麻疹最快治療方法222期

今日練習

杜某,女,18歲。

患者因受驚嚇而精神失常,其症見驚狂不安,

或哭或笑。伴少腹疼痛,月經衍期不至,舌質紫暗,脈弦滑。

處方:___湯。

服上藥二劑後,月經行而少腹痛止,精神亦安。

答案下期公佈

上期答案:麻杏石甘東加減

注: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一期:中醫教你健脾祛痰 民間最好的祛痰秘方推薦【221期】

上期原醫案

鄭某之子,初春出麻疹,因感染風寒,疹出未透而驟回。高熱,體溫39.8℃,氣喘鼻煽,環口紫紺,疹伏不出,若隱若現。脈數而滑,舌苔黃褐而幹。

此為疹毒內陷,火熱犯肺,證情險惡,急當宣肺清熱,透疹達邪。

麻黃2.4克,杏仁9克,甘草1.5克,生石膏18克,羚羊角1.2克,瓜蔞仁6克,桑葉6克,浙貝6克。

服藥一劑後熱退喘平,前胸後背透發疹點甚多,但仍咳嗽,轉用桑菊飲加蟬衣,貝母,竹茹,玉竹等藥調理而愈。

解說:大凡小兒出麻疹,應該以麻疹透盡為順,內伏不出為逆,而且在出疹期間一定要慎避風寒。

本案患兒因感染風寒而使疹毒內陷伏而不出,

是臨床危重證之一,治療一定要以清熱透邪為主,麻杏甘膏湯是首選的良方。

加羚羊角清肺平肝不但治咳喘,又能防熱極生風,產生驚厥;加桑葉疏風宣肺透疹;加瓜蔞仁、浙貝,化痰利肺以助麻、杏外透之功。

仲景用麻杏甘膏湯治療肺熱陽盛的汗出而喘證。對比麻黃湯二方皆可治喘,但麻黃湯證之喘是由於寒邪閉表,肺氣不宣,所以是無汗而喘;麻杏甘膏湯證之喘是由於熱邪客肺,

肺氣壅塞,所以是汗出而喘。

二者雖有寒熱之別,但總是離不開肺氣閉塞這一特點。閉者當開,所以都用麻黃以開之。因寒邪而閉塞者,配桂枝辛溫以開之,因熱邪而閉塞者,配石膏辛涼以開之。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63條: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主之。

《傷寒論》第162條: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各家論述

劉渡舟:臨床用這個方子治療肺熱作喘效果很好,尤其對小兒麻疹併發肺炎屬於肺熱者更有可靠的療效。

根據臨床經驗,肺熱重者,可加羚羊角粉;痰熱壅盛,痰鳴氣促者,可加黛蛤散或鮮枇杷葉;喘而大便不下者,可加瓜蔞皮、炙桑皮;大便燥結者,可加大黃,使下竅通則上竅利而喘自愈;肺氣不利,憋氣胸悶者,可加甜葶藶以瀉痰熱。

如果麻疹不透,

疹毒內陷,以致喘促不安、鼻翼煽動,唇甲紫紺,可用五虎湯,就是麻杏甘膏東加上等好茶葉,同時用三棱針點刺耳背紫色絡脈出血,往往都有效。總之,只要隨證化裁,多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胡希恕:這個汗出是這個汗多得很,而且這個汗相當地稠、粘,這純粹是熱,這個喘也是熱壅,這個表不解,表邪也盛,這個熱往上壅得厲害,他這個汗出有陽明病的味道,但是又不到承氣湯那種情況,我們講陽明篇就有了,陽明病法多汗,裡頭熱嘛,是蒸汗外出。

這個一方面表未解,一方面裡頭也有熱,所以這個汗出得相當地甚,而且這個汗臭味也重,咱們聞著汗臭味也重得很,也較比稠、粘。這個喘最厲害,麻杏石甘這個喘頂厲害的,一方面有表證,有麻黃證,一方面熱往上壅,就是石膏證了,所以假設這個汗出而喘。

成無己:發汗後喘,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汗出則喘愈,今汗出而喘,為邪氣壅甚,桂枝湯不能發散,故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有大熱者,內熱氣甚也;無大熱者,表邪必甚也。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以散其邪。

——END——

推薦閱讀

這個部位長青筋,非死即殘!老中醫三招化解,值得收藏!

空調是虛邪賊風,用錯了會要你的命⋯⋯

中藥療效越來越低?中醫將亡于藥!

一位中醫愛好者的反思:為什麼我從不體檢, 值得每個國人反思

60%疾病可以靠自愈力!你還在扼殺自愈力!

✎版權申明: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郵箱:yzh7451@foxmail.com

我們講陽明篇就有了,陽明病法多汗,裡頭熱嘛,是蒸汗外出。

這個一方面表未解,一方面裡頭也有熱,所以這個汗出得相當地甚,而且這個汗臭味也重,咱們聞著汗臭味也重得很,也較比稠、粘。這個喘最厲害,麻杏石甘這個喘頂厲害的,一方面有表證,有麻黃證,一方面熱往上壅,就是石膏證了,所以假設這個汗出而喘。

成無己:發汗後喘,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汗出則喘愈,今汗出而喘,為邪氣壅甚,桂枝湯不能發散,故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有大熱者,內熱氣甚也;無大熱者,表邪必甚也。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以散其邪。

——END——

推薦閱讀

這個部位長青筋,非死即殘!老中醫三招化解,值得收藏!

空調是虛邪賊風,用錯了會要你的命⋯⋯

中藥療效越來越低?中醫將亡于藥!

一位中醫愛好者的反思:為什麼我從不體檢, 值得每個國人反思

60%疾病可以靠自愈力!你還在扼殺自愈力!

✎版權申明: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郵箱:yzh7451@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