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茶源自中國,為什麼日本卻以“茶道”聞名世界!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或初紅”

--杜耒《寒夜》(南宋)

中國作為茶的故鄉,飲茶的歷史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在各種飲品遍佈市場的如今,也仍有很多家庭保持著以茶待客的傳統。

中國人對茶一直有著濃厚的情節。早在宋朝時,就有詞人吳自牧在他的《夢粱錄·鯗鋪》中寫道:“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

柴米油鹽醬醋茶也被定為日常生活中必須的七樣物品,俗稱開門七件事。而碧螺春、信陽毛尖、西湖龍井、君山銀針、黃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門紅茶、都勻毛尖、鐵觀音、六安瓜片則被列為中國的十大名茶。

我們國家的茶,大家應該都有些瞭解。

那麼,另一個愛茶的國家--日本,又有哪些茶呢?

日本的茶,根據栽培方法、採摘時期、製造工藝的不同,被分為以下幾類:

【玉露】(ぎょくろ)

”玉露”是日本茶中最高級的茶。澀味少,甘甜圓潤的口感是其特徵。而且具有日語中被稱為「覆い香」的特有香味。

沖泡方法:

先將開水注入茶碗,待水溫冷卻至50~60度時,將其倒入放有茶葉的小茶壺中,靜待2分鐘左右後,將茶湯均等的倒至備好的茶杯的七分處即可。

【煎茶】(せんちゃ)

”煎茶”是澀味與茶的美味平衡的最好的日本茶的代表。加上柔和的香氣,雖然茶溫高時會有些苦澀,茶溫低時會有回甘,可結合著自己的喜好來享受這種茶的風味。

沖泡方法:

先將開水注入茶碗,在水溫冷卻至70度左右時,將水倒入放有茶葉的小茶壺中,

靜待1分鐘左右後,將茶湯均等的倒至備好的茶杯的七分處即可。

【番茶・ほうじ茶】(ばんちゃ・ほうじちゃ)

”番茶・ほうじ茶”也寫作“晚茶”,是交完採摘的茶種。苦味少,很爽口潤喉,所以特別適合在飯後飲用。另外,因為“番茶”是用高溫烘焙的,所以又叫“ほうじ茶”(烘焙茶)。

沖泡方法:

將茶葉放入大的茶壺內,直接注入80度以上的熱水。

靜待30秒鐘左右後,將濃的茶湯倒至備好的茶杯的七分處即可。

【玄米茶】(げんまいちゃ)

"玄米茶" 是用“煎茶”的茶葉和炒過的糙米以相同比例沖泡的茶,馥鬱的香氣是其特徵,可以享受到清爽的口感。

沖泡方法:

將茶葉放入小茶壺內,直接注入80度以上的熱水。靜待1分鐘左右後,將濃厚的茶湯倒至備好的茶杯的七分處即可。

【粉茶】(こなちゃ)

“粉茶”是用煎茶在製作加工的過程中產生的粉末沖泡出的茶。一般是壽司店最後為食客們上的茶。

沖泡方法:

將熱水注入茶碗內預熱。然後將茶葉放入茶壺內,注入沸水後泡上30秒左右,最後將事先預熱中的茶碗中的熱水倒掉,將茶湯倒至其七分處即可

【莖茶】(くきちゃ)

”莖茶”是“煎茶”和“玉露”的製作過程中,挑選茶葉時,用收集起來的其莖的部分作出的茶。它提神的香氣和味道是其妙處所在。

沖泡方法:

將熱水注入茶碗內預熱。然後,將茶葉放入茶壺內,注入80度左右的熱水後,泡上2分鐘左右,最後將事先預熱中的茶碗中的熱水倒掉,將茶湯均等倒至茶碗的七分處即可。

【芽茶】(めちゃ)

”芽茶”是用茶樹早春的嫩葉製作的茶。雖然沖泡方法和”莖茶”相同,但是茶葉的取出時間是30秒左右,所以短時間沖泡時重點。

說完了日本的茶,不得不提到日本的茶道。

日本茶道是日本的一種儀式化的,為客人奉茶之事。原稱原稱為“茶湯”。它和其他東亞茶儀式一樣,都是一種以品茶為主而發展出來的特殊文化,但又受到各國獨有文化的影響,其內容及形式也有所差別。

日本茶道源於中國。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最開始是僧侶用以集中自己的思想的。而唐代趙州從諗禪師就曾經以“吃茶去”來接引學人;後來才演變成了分享茶食的儀式。

茶道是在“日常茶飯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將日常生活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聯繫起來,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它不僅僅是物質享受,主要是通過茶會和學習茶禮來達到陶冶性情、培養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的目的。

正如重視講述茶道發展的歷史學家桑田中親說的:“茶道已從單純的趣味、娛樂,前進為表現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規範和理想。”

說起茶道,不的不提到千利休,他是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其“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對日本茶道發展的影響極其深遠。

對日本有所瞭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一期一會(いちごいちえ)這個詞。它是由日本茶道發展而來的詞語。指人的一生中可能只能夠和對方見面一次,因而要以最好的方式對待對方。

但是,估計有些朋友不知道,“一期一會”是利休集珠光(村田)流、紹鷗(武野)流之義理提出的重要茶之道(不是茶道),後經七哲、三千家和千宗室(裡千家)、速水宗達等人傳修,進一步發揚。這四個字首次被提出是在千利休的弟子山上宗二 的《山上宗二記》中。

“一期一會”融會到茶道的儀式裡,就是通過一系列的茶道活動,包括水、飯、談、茶四大步,最後完成時使亭主和主客、從客靜心清志,由內到外自然湧現出一種“一期一會、難得一面、世當珍惜”之感,蒼涼而略帶寂寥。進而思考人生的離合、相聚的歡娛,使參與者的精神境界接受一次洗禮,達到更高的狀態——冥想中的涅槃。

而說到茶道活動,就不由的想到一種為人們表演茶道的職業--茶道師。

茶道師這個行業,近些年很受推崇。很多人表示,欣賞茶道、品茶的過程也是一個沉澱自己心靈的過程,可以緩解現在快節奏生活所帶來的浮躁和壓抑的情緒。

日本有很多著名的茶道師,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位在中國也很有名氣的茶道師--木村宗慎。

他從2012年開始,在網上連載關於搭配搭配茶道和果子的內容--“一日一果”。他擯棄了日本茶道的繁複,以更能引起大家共鳴的“和菓子”為切入點,搭配著各種精美的器物,外加生動的說明,立刻掀起了一股茶道與“和菓子”的關心熱潮。

2014 年,日本的出版社《新潮社》將木村宗慎的作品結集出版,2015 年,獲得了世界美食圖書大獎賽的最高獎項。

對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詳細瞭解一下。

看小編介紹了那麼多,有沒有對茶又多了一份喜愛呢?

- END -

靜待1分鐘左右後,將濃厚的茶湯倒至備好的茶杯的七分處即可。

【粉茶】(こなちゃ)

“粉茶”是用煎茶在製作加工的過程中產生的粉末沖泡出的茶。一般是壽司店最後為食客們上的茶。

沖泡方法:

將熱水注入茶碗內預熱。然後將茶葉放入茶壺內,注入沸水後泡上30秒左右,最後將事先預熱中的茶碗中的熱水倒掉,將茶湯倒至其七分處即可

【莖茶】(くきちゃ)

”莖茶”是“煎茶”和“玉露”的製作過程中,挑選茶葉時,用收集起來的其莖的部分作出的茶。它提神的香氣和味道是其妙處所在。

沖泡方法:

將熱水注入茶碗內預熱。然後,將茶葉放入茶壺內,注入80度左右的熱水後,泡上2分鐘左右,最後將事先預熱中的茶碗中的熱水倒掉,將茶湯均等倒至茶碗的七分處即可。

【芽茶】(めちゃ)

”芽茶”是用茶樹早春的嫩葉製作的茶。雖然沖泡方法和”莖茶”相同,但是茶葉的取出時間是30秒左右,所以短時間沖泡時重點。

說完了日本的茶,不得不提到日本的茶道。

日本茶道是日本的一種儀式化的,為客人奉茶之事。原稱原稱為“茶湯”。它和其他東亞茶儀式一樣,都是一種以品茶為主而發展出來的特殊文化,但又受到各國獨有文化的影響,其內容及形式也有所差別。

日本茶道源於中國。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最開始是僧侶用以集中自己的思想的。而唐代趙州從諗禪師就曾經以“吃茶去”來接引學人;後來才演變成了分享茶食的儀式。

茶道是在“日常茶飯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將日常生活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聯繫起來,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它不僅僅是物質享受,主要是通過茶會和學習茶禮來達到陶冶性情、培養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的目的。

正如重視講述茶道發展的歷史學家桑田中親說的:“茶道已從單純的趣味、娛樂,前進為表現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規範和理想。”

說起茶道,不的不提到千利休,他是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其“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對日本茶道發展的影響極其深遠。

對日本有所瞭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一期一會(いちごいちえ)這個詞。它是由日本茶道發展而來的詞語。指人的一生中可能只能夠和對方見面一次,因而要以最好的方式對待對方。

但是,估計有些朋友不知道,“一期一會”是利休集珠光(村田)流、紹鷗(武野)流之義理提出的重要茶之道(不是茶道),後經七哲、三千家和千宗室(裡千家)、速水宗達等人傳修,進一步發揚。這四個字首次被提出是在千利休的弟子山上宗二 的《山上宗二記》中。

“一期一會”融會到茶道的儀式裡,就是通過一系列的茶道活動,包括水、飯、談、茶四大步,最後完成時使亭主和主客、從客靜心清志,由內到外自然湧現出一種“一期一會、難得一面、世當珍惜”之感,蒼涼而略帶寂寥。進而思考人生的離合、相聚的歡娛,使參與者的精神境界接受一次洗禮,達到更高的狀態——冥想中的涅槃。

而說到茶道活動,就不由的想到一種為人們表演茶道的職業--茶道師。

茶道師這個行業,近些年很受推崇。很多人表示,欣賞茶道、品茶的過程也是一個沉澱自己心靈的過程,可以緩解現在快節奏生活所帶來的浮躁和壓抑的情緒。

日本有很多著名的茶道師,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位在中國也很有名氣的茶道師--木村宗慎。

他從2012年開始,在網上連載關於搭配搭配茶道和果子的內容--“一日一果”。他擯棄了日本茶道的繁複,以更能引起大家共鳴的“和菓子”為切入點,搭配著各種精美的器物,外加生動的說明,立刻掀起了一股茶道與“和菓子”的關心熱潮。

2014 年,日本的出版社《新潮社》將木村宗慎的作品結集出版,2015 年,獲得了世界美食圖書大獎賽的最高獎項。

對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詳細瞭解一下。

看小編介紹了那麼多,有沒有對茶又多了一份喜愛呢?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