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科舉制中國用了1300年,為什麼日本卻只使用了300年?

中國的科舉制,日本曾經頂禮膜拜,以為“最先進的選拔幹部制度”。在黑暗的中世紀,科舉制可謂世界政治邁向“三公”(公開公平公正)的偉大創舉。效仿中國科舉制,日本曾於西元701年頒佈《大寶律令》,
搞了“貢舉”,從形式到內容與唐朝科舉幾乎無異。 然而,與中國科舉長達1300年壽命不同,日本的“貢舉”很短命,壽命只是中國科舉零頭,滿打滿算,三百年。在中國南宋滅亡、全境被蒙古征服之前就不搞了。尤其到了明朝,科舉甚至不再為日本研論,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科舉自誕生起,就有兩個先天問題。

一是主考官問題,二是考試內容問題。

眾所周知,就完善的文官制度而言,中國首創科舉制,但這只是解決了普通官員選拔問題,“最大的官”及“主考官”問題並沒有解決。在“最大的主考官”——皇帝,天馬行空的情況下,科舉考試左右不了特權皇族的沉浮,而保證的只是平民階層入仕的相對公平。

科舉制比起沒有“准考證”、公平競爭形式都沒有的貴族政治世襲制來,

是進步。所以能在中國延續1300餘年壽命,但在“強盜”(明唐甄《潛書》語:自秦以來,凡為帝王皆賊也)主考的情況下,它畢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最大公平。

這是第一個問題,最大的主考官不是考出來的,也不是選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生出來的,科舉考出來的不是國家主人,而是主人的侍從。

第二個問題就是考試內容,考出什麼樣的人才。

科舉因這項制度自誕生以來,

就有一個考試範圍問題。考什麼?

與今天的高考比較起來,科舉雖然所過關口甚多,但科目比較單一,就是語文,且是語文中的單項——作文。在唐宋時代,雖然作文命題,也多以儒學為主,但畢竟在體裁和範圍上沒有圈死,考生們有一定的思考創造空間。然而到了明朝,固定八股文形式,考試內容圈定四書五經,且以儒教保守理學為標準答案,如是,考生學子們就成了四書五經的複讀機,

為“存天理滅人欲”之程朱代言,毫無自己的獨立思想空間,這就基本扼殺了他們的思想個性。試想,一個沒有思想和個性的人才,算是哪路人才?

終明一代,官員極其守舊。他們只是墨守成規而不敢有任何逾越;同時為了維護既得利益,更不願做任何革新。所以,保守就成為近代中國政治克服不了的共性。

十七世紀,當西方文藝復興開花結果之時,

東方保守的華夏大明王朝失去了創造力和戰鬥力,再次被“韃虜”輕易征服。入關的女真奴隸主對沒落的封建科舉制度頗感興趣,以為這是駕馭漢民族文人士大夫的最好工具,因而承襲明制,大興八股取士。

但是,清朝的科場,培養出了什麼人才呢?競爭來臨,一試便知。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戰爭爆發前,以翁同龢為首的科場英雄(翁是咸豐六年即西元1856年丙辰科狀元)對日本也進行了評估,翁同龢還寫出《倭事雜記》。積極主張對日作戰,而且應該早戰速戰,認為憑大清之力可以一舉掃平日本艦。

戰爭的結果,說明科場英雄們對於中日戰爭的認識相當膚淺。

甲午戰爭尾聲時,大清國敗局已定。日本海軍圍攻劉公島,海軍統帥伊東佑亨致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勸降書,一語道出了中國科舉人才不能救國的根本原因:

至清國而有今日之敗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蓋其墨守常經,不通變之所由致也。夫取士必以考試,考試必由文藝,於是乎執政之大臣,當道之達憲,必由文藝以相升擢zhuo。文藝乃為顯榮之梯階耳,豈足濟夫實效?當今之時,猶如古昔,雖亦非不美,然使清國果能獨立孤往,無複能行於今日乎?

伊東佑亨這封信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伊東佑亨說,大清國之所以今天敗給我們,不是君臣某一個人的罪過,而是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結果。你們招攬人才必經過考試,而科舉考試考的是什麼呢,作文,文藝。當文藝成為升官晉級的臺階,那麼這種才華這種人物救國實用嗎?今天中國,如果不去舊迎新,在政治上革新圖變,可能屹立于世界強林嗎?

翁同龢還寫出《倭事雜記》。積極主張對日作戰,而且應該早戰速戰,認為憑大清之力可以一舉掃平日本艦。

戰爭的結果,說明科場英雄們對於中日戰爭的認識相當膚淺。

甲午戰爭尾聲時,大清國敗局已定。日本海軍圍攻劉公島,海軍統帥伊東佑亨致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勸降書,一語道出了中國科舉人才不能救國的根本原因:

至清國而有今日之敗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蓋其墨守常經,不通變之所由致也。夫取士必以考試,考試必由文藝,於是乎執政之大臣,當道之達憲,必由文藝以相升擢zhuo。文藝乃為顯榮之梯階耳,豈足濟夫實效?當今之時,猶如古昔,雖亦非不美,然使清國果能獨立孤往,無複能行於今日乎?

伊東佑亨這封信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伊東佑亨說,大清國之所以今天敗給我們,不是君臣某一個人的罪過,而是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結果。你們招攬人才必經過考試,而科舉考試考的是什麼呢,作文,文藝。當文藝成為升官晉級的臺階,那麼這種才華這種人物救國實用嗎?今天中國,如果不去舊迎新,在政治上革新圖變,可能屹立于世界強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