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湖南9名援塞醫療隊員載譽回湘 回憶首台手術:步履維艱

6月10日晚,6位在非洲獅子山工作近16個月的醫療隊員乘機抵達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加上此前回國的3位隊員,由湖南省衛生計生委組建的中國(湖南)第十八批援塞醫療隊先遣隊9位隊員圓滿完成援塞任務,

全部平安歸來。

2016年2月,湖南省向獅子山派駐了包括腎內、骨科、感染、檢驗、放射、超聲、護理等科室專家在內醫療隊,作為中國(湖南)第十八批援塞醫療隊先遣隊赴獅子山中塞友好醫院工作,其中8位來自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1位來自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他們和2016年6月抵達的11位隊員共同組建為中國(湖南)第十八批援塞醫療隊。

“醫院只有1名當地醫生,診室雜亂無章,藥品奇缺;員工宿舍滿是灰塵,連自來水都沒有;醫療設施非常有限,經常出現停水停電的現象。”醫療隊隊長、中塞友好醫院中方院長、湘雅二醫院滕朝宇介紹,作為後埃博拉時期首支入駐中塞友好醫院的醫療隊,為了儘快的開展工作,完成祖國交給的任務,

醫療隊員們服重重困難,完成了中塞友好醫院宿舍改造任務、歸類清理了抗擊埃博拉遺留物資,並想辦法開展各項診療工作。

“沒有消毒供應中心,那天我一早就到手術室為手術器械消毒,其間停了3次電,每停一次電就需要重新消毒,每次消毒要花幾十分鐘。讓我真正感受到了什麼是‘步履維艱’。”醫療隊員、湘雅二醫院張曉護士在回憶2016年3月醫療隊在獅子山的第一台手術時說,

更具挑戰的是,塞方派來的兩名護士沒有上過正規的護士學校,不僅不會外科洗手,甚至連輸液瓶空了都不知道換一瓶,一不留神還把手術臺污染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醫療隊各項工作逐漸步入正軌,尤其是後續隊員的增補,

使醫療隊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患者來醫院診療,包括塞國的高層人士也慕名而來,比如外交部長卡馬拉夫婦,總統顧問Alpha Kahn,護理總長等。其中一位塞國衛生部的高官在中塞友好醫院順利完成了子宮腫瘤切除手術後,對醫療隊讚賞有加,特意安排了11名護士來醫院工作,以緩解醫院人力資源緊缺的問題。

在當地工作的一年多時間裡,醫療隊共完成門診量40000多人次,

手術200多台次,超聲檢查近10000人次,檢驗8000人次,X光拍片4000多張,心電圖1500多人次,開展了一批高難度的手術。

此外,第18批醫療隊還對當地民眾開展了多次大型的免費診療活動。如配合完成了“光明行”免費白內障手術,婦兒專案的義診,到博城開展大型義診活動,到自由城福利院對學生開展義診活動等。

“我們的工作不僅僅是醫療救治工作,除了臨床醫療工作以外,我們還需要重視對塞方醫療人員的培訓,留下‘帶不走的醫療隊’,並為醫院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希望有朝一日它能夠成為西非最好的醫院。”滕朝宇說。

“不僅收穫了難忘的人生經歷,而且又為中非友誼,為‘一帶一路’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倍感驕傲和自豪。”醫療隊員們對前來迎接的同事和親友們表示。

據悉,中國(湖南)第十九批援獅子山醫療隊已於不久前抵達中塞友好醫院,而第十八批醫療隊餘下11位隊員也將于近期回國。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沙麗娜 王建新

湖南醫聊每日提供專業、靠譜、實用、及時的權威健康科普資訊,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收穫幸福。

到自由城福利院對學生開展義診活動等。

“我們的工作不僅僅是醫療救治工作,除了臨床醫療工作以外,我們還需要重視對塞方醫療人員的培訓,留下‘帶不走的醫療隊’,並為醫院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希望有朝一日它能夠成為西非最好的醫院。”滕朝宇說。

“不僅收穫了難忘的人生經歷,而且又為中非友誼,為‘一帶一路’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倍感驕傲和自豪。”醫療隊員們對前來迎接的同事和親友們表示。

據悉,中國(湖南)第十九批援獅子山醫療隊已於不久前抵達中塞友好醫院,而第十八批醫療隊餘下11位隊員也將于近期回國。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沙麗娜 王建新

湖南醫聊每日提供專業、靠譜、實用、及時的權威健康科普資訊,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收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