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第十八批援塞醫療隊先遣隊圓滿完成任務平安歸國

中國第十八批援塞醫療隊先遣隊圓滿完成任務平安歸國。

中新網長沙6月11日電(沙麗娜 王建新)6月10日晚,隨著6位在非洲獅子山工作近16個月的醫療隊員乘機抵達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加上此前回國的3位隊員,由湖南省衛生計生委組建的中國第十八批援獅子山醫療隊先遣隊9位隊員圓滿完成援塞任務,全部平安歸來。

2016年2月,湖南省向獅子山派出了包括腎內、骨科、感染、檢驗、放射、超聲、護理等科室的專家,作為中國第十八批援塞醫療隊先遣隊赴獅子山中塞友好醫院工作,

其中8位來自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1位來自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他們和2016年6月抵達的11位隊員共同組建為中國第十八批援塞醫療隊。

“醫院只有1名當地醫生,診室雜亂無章,藥品奇缺,且醫療設施非常有限,經常出現停水停電的現象。”援塞醫療隊隊長、湘雅二醫院腎內科高級工程師滕朝宇介紹,作為後埃博拉時期首支入駐中塞友好醫院的醫療隊,

為了儘快展開工作,完成祖國交予的任務,醫療隊員們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中塞友好醫院宿舍改造、歸類清理抗擊埃博拉遺留物資,並想辦法開展各項診療工作。

中國第十八批援塞醫療隊先遣隊圓滿完成任務平安歸國。

“當時醫院沒有消毒供應中心。

我為手術器械消毒,其間停了3次電,每停一次電就需要重新消毒,每次消毒要花幾十分鐘。”醫療隊隊員、湘雅二醫院張曉護士回憶2016年3月在獅子山的第一台手術時說,這讓她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步履維艱。更具挑戰的是,塞方派來的兩名護士沒有上過正規的護士學校,不僅不會外科洗手,甚至連輸液瓶空了都不知道需要更換,一不留神還把手術臺污染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醫療隊各項工作逐漸步入正軌。尤其是後續隊員的增補,使中塞友好醫院的醫療水準不斷提高,塞國外交部長卡馬拉夫婦、總統顧問Alpha Kahn、護理總長等塞國高層人士也慕名而來就醫診治。其中一位塞國衛生部的高官在中塞友好醫院順利完成了子宮腫瘤切除手術後,對醫療隊讚賞有加,特意安排了11名護士來醫院工作,以緩解醫院人手緊缺的問題。

據介紹,在當地工作的一年多時間裡,第十八批援塞醫療隊共完成門診量40000多人次,手術200多台次,超聲檢查近10000人次,檢驗8000人次,X光拍片4000多張,心電圖1500多人次,開展了一批高難度的手術。此外,醫療隊還向塞國華僑華人公佈了24小時急診值班電話,對華僑華人來院就診開通綠色通道,並主動組織去使館和經商處以及當地的中資企業開展培訓講座,增強大家的疾病預防知識。

在先遣隊歸國前的中塞公共衛生合作招待會上,塞國首席醫療官向醫療隊員們頒發了感謝狀。塞國衛生部副部長庫珀女士和國防部第34軍醫院院長薩赫爾準將在致答謝辭時均表示,來自中國的醫療隊,在塞國傳染病防控和公共衛生事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塞國政府和人民感謝中方醫療人員的無私幫助,不僅為塞國百姓提供了醫療服務,更説明培訓了大批醫護人員。

據悉,中國第十九批援獅子山醫療隊已於不久前抵達中塞友好醫院,而第十八批醫療隊餘下的11位隊員也將于近期回國。(完)

在先遣隊歸國前的中塞公共衛生合作招待會上,塞國首席醫療官向醫療隊員們頒發了感謝狀。塞國衛生部副部長庫珀女士和國防部第34軍醫院院長薩赫爾準將在致答謝辭時均表示,來自中國的醫療隊,在塞國傳染病防控和公共衛生事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塞國政府和人民感謝中方醫療人員的無私幫助,不僅為塞國百姓提供了醫療服務,更説明培訓了大批醫護人員。

據悉,中國第十九批援獅子山醫療隊已於不久前抵達中塞友好醫院,而第十八批醫療隊餘下的11位隊員也將于近期回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