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普通水果貼牌包裝後變“洋水果”熱銷 消費者需擦亮雙眼

央廣網北京6月11日消息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夏天,正是享受水果盛宴的好時機,進口的“洋水果”更是走俏市場。來自馬來西亞的榴槤鋪天蓋地,“越南進口百香果包郵”拼團在即……然而,

這些“洋水果”實際上並沒有獲准進入中國市場,甚至有商戶大方承認所賣的“洋水果”就是冒牌貨。

國產水果貼牌打扮成了“洋水果”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水果店主這樣跟記者說:“檸檬仿進口的比較多,運來了之後貼上進口的那種牌,像美國的貼上美國的那種標,就把它打扮包裝一下,價格也相對高一些。”

貼上個進口標籤,身價就成倍的往上漲,那就不怕被識破嗎?水果店主說,

“除非是專業的好區分一些,像平常人根本就區分不了。”

洋水果需經過嚴格的檢驗檢疫程式

位於即墨的青島東方鼎信國際農副產品交易中心是青島最大的水果集散地。市場客戶經理袁銘介紹,每天進到這裡的洋水果達到600噸,這些水果都是經過嚴格的檢驗檢疫程式的。

袁銘說:“進口水果必須要提供通關的所有證明,檢驗檢疫、海關這些必須要有,這樣我們才會認定你是進口水果,

如果是三無,我們也不允許銷售。”

既然進口的水果都有各種票證,那為什麼在水果攤、水果店卻看不到相關憑證?從事大宗水果批發十多年的徐先生告訴記者,由於市民購買時沒有查看進口憑證的習慣,這給商販們養成了不索要憑證的毛病,也讓洋水果造假有了可乘之機。“有些做超市的會需要我們提供報關單,一個水果的檢疫證明,有些人就沒那麼需要了,

像水果店幾乎沒有。”

不少水果要麼是假的 要麼是非法入境

實體市場上假洋水果存在的幾率較小,但電商平臺上的“贗品”卻大行其道。以所謂的馬來西亞貓山王榴槤為例,隨便一搜就可以找到幾十上百家在售店鋪,而這些要麼是假的,要麼是非法入境的。

黃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處副科長夏明星表示:“不是所有國家的水果都能進入中國市場,有些我們可以在國家質檢總局的官網上查到獲得檢驗檢疫准入的新鮮水果種類,

及輸出國家地區的名錄,通過這個名錄可以看這個水果是否是來自准許進口的產地,馬來西亞就不在我剛才提到准入的新鮮水果種類輸出國家地區名錄。”

面對假“洋水果” 要擦亮眼更要加強監管

其實,國產水果在口感、營養成分等方面不一定比洋水果差,但是,貼上進口標籤後,價格就可以翻倍。不法商家為了追逐超額利潤,就在標籤上動起了文章。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時要擦亮雙眼。監管部門更要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對違規現象的處罰力度,使水果門店不敢也不能用假冒“洋水果”發財。

更值得注意的是,非法管道入境的水果沒有經過檢驗檢疫,有攜帶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入境的危險。一旦碰到不法商販公然售賣非法入境的水果,消費者可以向當地檢驗檢疫機構和食藥監部門舉報。

有攜帶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入境的危險。一旦碰到不法商販公然售賣非法入境的水果,消費者可以向當地檢驗檢疫機構和食藥監部門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