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著名西方學者打臉“推牆公知”:“普世價值”不能決定中國未來的發展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某些所謂的專家學者,竭力推崇在中國推行西方的“普世價值”,似乎只要中國實現了西方的“民主自由”制度,就會解決中國所有的問題,中國的前途就會一片光明。

然而,今天,一位西方的著名學者卻給出了完全不一樣的結論。

昨天,英國《金融時報》發表一篇附帶視頻的文章,題為:“沃爾夫:西方眼中最大的‘中國謎題’”,文章中,《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以一個經濟學家、思想家及媒體人的角度,就西方人眼中的中國、中國模式、以及西方在2016年之後的路徑選擇談了他的看法。在他的言語中,不時顯露出對中國的發展成就、中國政治體制在中國發展中作用的讚歎,以及對西方民主制度的反思。

他的許多觀點無形中對中國某些詆毀中國現體制、竭力推崇西方“民主自由”體制的“專家學者”是一次有力的駁斥。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英國人,別業于英國諾丁漢大學,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及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博士,被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國際時事刊物《外交政策》雜誌評選為全球最重要的100位思想家之一,是公認的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宏觀經濟評論人之一,2000年獲得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

沃爾夫在世界頂級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中人脈廣泛,是達沃斯等國際論壇上的常客,支持全球化和自由市場。

他多年來密切關注中國經濟,過去25年間幾乎每年都到訪中國。現為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

一、中國的成功讓中國體制成為西方眼中最大的“中國謎題”

沃爾夫20多年來一直關注中國,親眼見證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程。

對於一個“非常龐大複雜”、“非常古老文明”的中國,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推行現代化,並取得的成果,發出感歎:“是獨一無二的”。他認為,對於西方來說,最大的“中國謎題”是:“這種現代化進程是由一個共產主義政黨領導的。”

他說:“對我們西方人來說,共產主義是一個非常奇特的意識形態,它來自西方,卻被西方所拒絕。

現在共產主義出現在中國,這個文明古國宣稱它是共產主義的,我們很難理解這意味著什麼。這真的可能發生嗎?它又是怎麼運行的?”按照西方的價值觀和標準“中國的政治體制是中央集權的,原則上來講顯然是非民主的,但同時中國又有一個充滿活力的市場經濟。這種奇怪的對比也是獨一無二的。”一個共產主義國家怎麼會有如此活躍的市場經濟?“這是一個根本性的謎題。”

“中國經濟當然有很多特色,其中一點是國家在經濟中的角色。在每一個大企業中都有一個黨組織,這一點很特殊。我們需要搞清楚他們的角色,他們是怎麼工作的,會怎麼影響企業運營。”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共產黨組織在其中起著什麼作用?確實會讓對社會主義體制國家抱有敵視的西方不可思議,成為“中國謎題”應該是很正常的。因為一向以“民主自由”為傲的資本主義體制國家,在美國引發的“金融風暴”後,一個個走向衰落,而社會主義體制的中國卻蓬蓬相上,快速發展,這不得不讓他們思考。體制上的優劣究竟以什麼為標準?國家的發展、物質及精神的豐富、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社會狀態的穩定更能說明問題。

在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黨領導,如果實行所謂的西方“民主自由”的體制,其結果只會是中國成為一盤散沙,四分五裂,戰爭四起,何來真正的民主自由?這些,並非西方不明白,只是他們不願意承認而已。因為,中國若真分裂成無數個國家,經濟衰敗,就證明了社會主義體制的徹底失敗,這才是他們要的結果。

因此,沃爾夫如果從這點去分析,也許更能幫助西方破解“中國謎題”。

二、西方的優越感正在消失

西方一貫認為,西方的“民主自由”體制從根本上要比中國的社會主義體制優越,不論在經濟上、文化上,甚至在種族上,中國無論如何也比不上。可是,近幾十年來中國發展的成功與西方的逐漸衰落,讓這種優越感受到挑戰,甚至在慢慢消失。

因此,沃爾夫說:“美國人肯定覺得他們的經濟文明仍是世界上最優越、最有活力的,但他們肯定不像三四十年前那樣如此頑固地確信這一點了。西方那種舊時的優越感已經蕩然無存了。”

“我們曾經認為我們西方的政治體制、政治價值是世界的標杆,自由民主是統治世界的最佳方式,但我想發生在過去一兩年間的事情,讓我們對此也提出了疑問。我們肯定犯了一些大錯,才會把美國總統的位置交給了一個完全不勝任的人。這當然會引發疑問:我們的體制還在運轉嗎?而且中國人比我們更有資格問出這個問題。 西方的確應該自問,我們是否還有自信的資本。”

雖然,沃爾夫表示,“現在還不能說資本主義和民主失敗了”,但他依然指出了西方存在的致命問題“資本主義和民主的失敗在某種意義上是聯繫在一起的,都肇始於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這場危機本不應發生,是政府的金融市場政策失誤所致,凸顯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而不穩定性是資本主義運轉中的一個重要特質,要靠民主來解決這個問題非常困難 ,至今依然很難。”

沃爾夫上述的分析,也許讓我們更加理解馬克思的“資本主義是腐朽、沒落的”觀點,雖然這是個需要經歷長期、痛苦的瓦解過程。

然而,中國某些專家學者絕對不會認可這個觀點,有不少人質疑“說資本主義是腐朽、沒落的,可為什麼現在它還充滿活力?”“全球為什麼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要遠遠多於實行社會主義的國家?”筆者認為,持這種觀點的所謂專家學者是有意誤導人們的觀念。一是不承認在社會各階段進程中存在的客觀時間性和各國社會進程的差異性;二是制度優劣的標準不是以存在於國家多少決定的,而是以社會物質發展與人民生活狀況決定的。世界上實行資本主義體制的國家一塌糊塗的還少嗎?另外,憑什麼就認定資本主義就一定都充“滿活力”?

來自西方的沃爾夫之所以對西方的資本主義民主自由體制發出反思和擔憂,正是因為看到了社會主義中國發展的成就。這點,中國的“推牆派公知”真該認真學學。

三、中國“推牆派公知”享受西方的偏見

人們常見西方媒體對中國報導的抹黑和歪曲,讓人忿忿不平。他們為何要這麼做?

沃爾夫給出了答案:“大部分國際主流媒體的記者是西方人,秉持美國式的自由主義立場,他們可能多多少少都有一點本能地不喜歡中國的政治體制。”

“我們認為共產主義這種意識形態難以理解和接納。要知道,當年的冷戰,正是一場民主制度和共產主義制度間的衝突,是意識形態的衝突。在這個意義上,中國的政治體制是西方的對手,人們當然對它有所懷疑。”

沃爾夫的這個解答應該是很實在的,也給我們破解了西方及西方媒體為何對中國有偏見。其實,就是因為你的政治體制我們不喜歡,所以就要“黑”你!

然而,非常奇怪的是,中國的某些人特別享受西方的這種偏見,而且常常將這種偏見用作“推牆”工具,以證明中國政治體制的不好,甚至按照西方的觀念,認為在經濟有了發展後,中國就一定要在政治體制上向西方靠攏。

對此,沃爾夫也給出了答案:“大多數西方人的假設是,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中國人變得更富有,出現更多中產階級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中國在政治上可能會變得更像西方 。這一過程確實在韓國和日本發生過,但好像還沒有要在中國發生的跡象。”

“幾乎可以肯定,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從而成為世界上居主導地位的政治因素,而中國又不是一個西方式的國家,將來也不會是, 這讓西方人感到害怕。西方人已經完全習慣了用他們的方式來統治這個世界,奇怪的是他們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他們不想失去這樣的地位,但很明顯中國將改變這一切。大多數有智識的西方觀察者認為,中國的崛起既令人興奮也令人害怕,因為我們不知道這對我們的世界將意味著什麼。”

沃爾夫的這兩段分析,不僅是對西方的自我認知,更是對中國“推牆公知”跪舔西方醜態的狠狠打臉。如果無視自己國家所取得成就,對自己的國家不懷有起碼的信任和情感,而將西方的政治制度無知地頂禮膜拜,成天就想著如何將中國現在的政治體制推倒,建立符合西方地政治體制,到頭來只會是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文 I 蘭斌強)

2017年6月9日

”一個共產主義國家怎麼會有如此活躍的市場經濟?“這是一個根本性的謎題。”

“中國經濟當然有很多特色,其中一點是國家在經濟中的角色。在每一個大企業中都有一個黨組織,這一點很特殊。我們需要搞清楚他們的角色,他們是怎麼工作的,會怎麼影響企業運營。”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共產黨組織在其中起著什麼作用?確實會讓對社會主義體制國家抱有敵視的西方不可思議,成為“中國謎題”應該是很正常的。因為一向以“民主自由”為傲的資本主義體制國家,在美國引發的“金融風暴”後,一個個走向衰落,而社會主義體制的中國卻蓬蓬相上,快速發展,這不得不讓他們思考。體制上的優劣究竟以什麼為標準?國家的發展、物質及精神的豐富、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社會狀態的穩定更能說明問題。

在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黨領導,如果實行所謂的西方“民主自由”的體制,其結果只會是中國成為一盤散沙,四分五裂,戰爭四起,何來真正的民主自由?這些,並非西方不明白,只是他們不願意承認而已。因為,中國若真分裂成無數個國家,經濟衰敗,就證明了社會主義體制的徹底失敗,這才是他們要的結果。

因此,沃爾夫如果從這點去分析,也許更能幫助西方破解“中國謎題”。

二、西方的優越感正在消失

西方一貫認為,西方的“民主自由”體制從根本上要比中國的社會主義體制優越,不論在經濟上、文化上,甚至在種族上,中國無論如何也比不上。可是,近幾十年來中國發展的成功與西方的逐漸衰落,讓這種優越感受到挑戰,甚至在慢慢消失。

因此,沃爾夫說:“美國人肯定覺得他們的經濟文明仍是世界上最優越、最有活力的,但他們肯定不像三四十年前那樣如此頑固地確信這一點了。西方那種舊時的優越感已經蕩然無存了。”

“我們曾經認為我們西方的政治體制、政治價值是世界的標杆,自由民主是統治世界的最佳方式,但我想發生在過去一兩年間的事情,讓我們對此也提出了疑問。我們肯定犯了一些大錯,才會把美國總統的位置交給了一個完全不勝任的人。這當然會引發疑問:我們的體制還在運轉嗎?而且中國人比我們更有資格問出這個問題。 西方的確應該自問,我們是否還有自信的資本。”

雖然,沃爾夫表示,“現在還不能說資本主義和民主失敗了”,但他依然指出了西方存在的致命問題“資本主義和民主的失敗在某種意義上是聯繫在一起的,都肇始於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這場危機本不應發生,是政府的金融市場政策失誤所致,凸顯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而不穩定性是資本主義運轉中的一個重要特質,要靠民主來解決這個問題非常困難 ,至今依然很難。”

沃爾夫上述的分析,也許讓我們更加理解馬克思的“資本主義是腐朽、沒落的”觀點,雖然這是個需要經歷長期、痛苦的瓦解過程。

然而,中國某些專家學者絕對不會認可這個觀點,有不少人質疑“說資本主義是腐朽、沒落的,可為什麼現在它還充滿活力?”“全球為什麼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要遠遠多於實行社會主義的國家?”筆者認為,持這種觀點的所謂專家學者是有意誤導人們的觀念。一是不承認在社會各階段進程中存在的客觀時間性和各國社會進程的差異性;二是制度優劣的標準不是以存在於國家多少決定的,而是以社會物質發展與人民生活狀況決定的。世界上實行資本主義體制的國家一塌糊塗的還少嗎?另外,憑什麼就認定資本主義就一定都充“滿活力”?

來自西方的沃爾夫之所以對西方的資本主義民主自由體制發出反思和擔憂,正是因為看到了社會主義中國發展的成就。這點,中國的“推牆派公知”真該認真學學。

三、中國“推牆派公知”享受西方的偏見

人們常見西方媒體對中國報導的抹黑和歪曲,讓人忿忿不平。他們為何要這麼做?

沃爾夫給出了答案:“大部分國際主流媒體的記者是西方人,秉持美國式的自由主義立場,他們可能多多少少都有一點本能地不喜歡中國的政治體制。”

“我們認為共產主義這種意識形態難以理解和接納。要知道,當年的冷戰,正是一場民主制度和共產主義制度間的衝突,是意識形態的衝突。在這個意義上,中國的政治體制是西方的對手,人們當然對它有所懷疑。”

沃爾夫的這個解答應該是很實在的,也給我們破解了西方及西方媒體為何對中國有偏見。其實,就是因為你的政治體制我們不喜歡,所以就要“黑”你!

然而,非常奇怪的是,中國的某些人特別享受西方的這種偏見,而且常常將這種偏見用作“推牆”工具,以證明中國政治體制的不好,甚至按照西方的觀念,認為在經濟有了發展後,中國就一定要在政治體制上向西方靠攏。

對此,沃爾夫也給出了答案:“大多數西方人的假設是,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中國人變得更富有,出現更多中產階級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中國在政治上可能會變得更像西方 。這一過程確實在韓國和日本發生過,但好像還沒有要在中國發生的跡象。”

“幾乎可以肯定,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從而成為世界上居主導地位的政治因素,而中國又不是一個西方式的國家,將來也不會是, 這讓西方人感到害怕。西方人已經完全習慣了用他們的方式來統治這個世界,奇怪的是他們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他們不想失去這樣的地位,但很明顯中國將改變這一切。大多數有智識的西方觀察者認為,中國的崛起既令人興奮也令人害怕,因為我們不知道這對我們的世界將意味著什麼。”

沃爾夫的這兩段分析,不僅是對西方的自我認知,更是對中國“推牆公知”跪舔西方醜態的狠狠打臉。如果無視自己國家所取得成就,對自己的國家不懷有起碼的信任和情感,而將西方的政治制度無知地頂禮膜拜,成天就想著如何將中國現在的政治體制推倒,建立符合西方地政治體制,到頭來只會是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文 I 蘭斌強)

2017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