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央視報導 張獻忠沉銀 考古挖掘最後工程期

沉銀傳說

成都民間流傳過一首民謠:“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傳說清兵入關,四川境內發生連年混戰,張獻忠不得不退出成都。民謠就是說的張獻忠兵敗退出成都時,

把“大西國”的金銀財寶秘藏起來,為了將來能找到所藏之寶,不至於因年代久遠而迷失,便設計了石牛和石鼓作藏寶記號,誰發現了石牛石鼓,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國”的神秘寶藏。

張獻忠攜帶的千船金銀珠寶從成都順水南下,在四川彭山縣江口鎮“老虎灘”一帶遭到川西官僚楊展的突襲,千船金銀珠寶絕大都分隨船隊沉落江中。

張獻忠,字秉忠,號敬軒,外號黃虎,

明末農民軍領袖,與李自成齊名,是大西開國也是唯一的皇帝。

張獻忠出身貧苦家庭。從小聰明倔強,跟著父親做小生意,販賣紅棗。他當過捕快,後又來到延綏鎮當一名邊兵。生性剛烈,愛打抱不平,為此幾乎丟了性命。崇禎年間,組織農民軍起義,1640年率部進兵四川。

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即帝位,年號大順。1646年,清軍南下,張獻忠引兵拒戰,在西充鳳凰山被流矢擊中而死。

張獻忠多有奇聞異事流傳,如入川屠蜀、江中沉寶、掩旗息鼓等。對此史學界也一直存在爭議。

過去封建統治階級把張獻忠誣衊為“殺人狂”、“殺人魔王”等等,

流毒既廣且深,特別在四川留下的惡劣影響更不容忽視。至今大多數人都程度不同地受到過所謂“八大王剿四川”的傳說影響。

2015年年底,相關機構專家對江口沉銀遺址出水文物進行了鑒定,最後達成了一致意見,基本確認眉山市彭山區“江口沉銀遺址”為歷史記載的張獻忠沉銀中心區域之一。

最為珍貴的是發現了張獻忠的金封冊,經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