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飛機餐總是不好吃?真相是?

據說我們所吃的飛機餐分兩種,難吃的和更難吃的,那麼抱怨飛機餐難吃的你,有沒有真正瞭解過飛機餐呢?

其實最早的時候是木有飛機餐的,那時候飛機沒有能調節氣壓的設備需要低飛,低空又有巨大氣流,整個飛機都在顛簸啊(特別嚇人,膽大的才敢坐),根本不適合用餐

直到後來,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在1963年第一次提供了飛機餐,

但那時飛機餐都是供給富豪與名人的,所以飛機餐被航空公司打造成了奢侈品,相當高檔華麗。

飛機上為什麼不能做出好吃的東西?

據調查,大都是因為運營成本太高了,如今航空公司的利潤只有1%-2%。航空公司貸款購買飛機、飛機要折舊、空乘薪資很高、航油很貴、各種落地費……運營成本本就很高(不像是藉口的樣子),

另外經濟艙還有很多折扣票和積分兌換的免費票,航空公司很難掙錢,只能航食上縮減開支(為這個決定心疼三秒)

還有就是食品安全問題,飛機餐的食品安全與美味一直是全世界的問題。

有名廚為英航設計美味飛機餐單,說“海鮮只能八成熟,羊肉剛熟就好,蔬菜只能水煮……”但這都不合規,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標準規定,食物在烹飪時的中心溫度要達到85℃,不熟的東西根本不能上飛機

在高空上進食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影響!

噪音影響

你能在樓上裝修的電鑽聲裡好好吃飯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飛機上也一樣。2011年科研期刊《食品品質與偏好》上有一項關於雜訊與食品味道的研究,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安迪•伍茲和他的同事,找來48名實驗參與者,讓他們頭戴耳機吃甜或鹹的休閒食品,耳機裡播放白噪音,或不播放聲音。之後,要求參與者對食品的味道做出評價。相比在有噪音的環境中,安靜時,

食物吃起來會更甜、更鹹。白色雜訊也會增加人對酥脆的感知度。so,飛機引擎的轟鳴聲導致了飛機餐難吃。

高空味覺和嗅覺不靈敏

飛機起飛後,乾燥的空氣和氣壓變化兩者加起來,會降低人們味蕾的敏感度。2010年德國漢莎航空公司(Lufthansa)的研究標明,在高海拔地區人們對鹹味和甜味的感知敏感度下降了大約30%。(知乎上有個盆友做了實驗,是真的。)

綜上所述,也許這就是飛機餐難吃的原因吧!

(知乎上有個盆友做了實驗,是真的。)

綜上所述,也許這就是飛機餐難吃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