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深諳“懟”行銷之道,卻沒料到“懟”起了名氣卻沒人氣

在娛樂圈,想以最快的速度火起來,該怎麼做?

懟啊!

那就懟吧...

懟是什麼?接地氣點講就叫“撕逼”。

點擊此處添加圖注內容

感覺好處都是馮導的...對於王思聰來講有什麼好處呢,我也不知道...大概就是爽吧。

屢試不爽的“撕逼”式“行銷”

有那麼多撕逼的,有哪些是行銷那些是真的在撕呢,其實我們也分不清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但凡撕逼,總要大戰它個三天三夜。因為你一句我一句一天過去了,你再一句我再一句,一天又過去了,剩下的就是各大媒體扒內幕的時間了,

怎麼著也得發酵個三五天吧,撕逼一場,上三天頭條...多划算啊!!!

為什麼撕逼這麼好使呢,看看馬路邊聚集的人群就知道了,但凡是有人在街上吵架啦、撞車啦總有一堆人在圍觀。

為什麼連路都不走了,看人吵架?好(閑)奇(的)心(唄)!現在,你有機會不用站在馬路邊曬著太陽、吸著汽車尾氣,而是在家裡吹著空調吃著西瓜就能圍觀,你說,這種好事誰不看!!!

所以,流量就是這麼來的。

有名氣沒人氣,尷了誰的尬?

"懟",看起來好像挺管用,借著“懟”,火了一波又一波人,但是總覺得哪裡怪怪的。直到曹雲金贈票風波出現,小編才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曹雲金第一次真正大大大火是因為16年9月一篇《是時候了,也該做個了結了》,與郭德綱正式公開決裂,之後兩人又大戰了三百回合,各自洗冤報屈,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風波,之後兩人一度“罷戰”。

後來,曹雲金在吐槽大會上因“吐槽”郭德綱,又火了一把,因為這次的表現不少人成為了曹的粉絲,甚至有人說曹雲金模仿郭德綱惟妙惟肖,即使郭德綱本人也不一定有曹表演的好。

參加綜藝節目、客串主持人...曹雲金在演藝事業上看起來也順風順水,

但是在這個同時,他並沒有忘記自己的老本行,6月3日,曹雲金自立門戶後創辦的聽雲軒在大連舉辦相聲專場,從現場的照片來看,似乎滿場了。而且這場演出的門票價格並不便宜,宣傳海報上標明的價格為280,380,580,680,880五等。

還有人說:是金子發光,前提是記得有鋼。來諷刺曹借郭德綱來炒名氣。

小“懟”怡情,大“懟”傷身

其實小編不是沒有懷疑過這個資訊的真實性,作為為數不多的有腦子、有判斷力的吃瓜群眾,對於曹雲金是真的菜還是被黑的保持質疑態度。

即使站在公立的角度,即使這件事是被黑的,也只能說,活該。第一次刷屏式的大火是因為跟郭德綱撕逼,第二次大規模圈粉事件,是因為吐槽模仿郭德綱...除此之外,就是郭德綱的徒弟,還有什麼好說的。

如果真的有骨氣、真的決定從此江湖不再見,幹嘛要在節目中提起人家呢?即使知道能帶來利益,依舊選擇閉口不談才是氣節,在被“黑”時才有發聲的底氣,才能真正擺脫“師傅”的光環,以“曹雲金”的牌子重新回到大眾面前。

靠著撕逼啊花邊新聞啊來博取一點關注度本身並不是大問題,但是如果最大的名氣是懟出來的,這就......只能說誰尷尬誰知道吧。

互聯網大行其道、資訊肆虐的當下,吸引人的眼球越來越重要,奈何又攤上流量為王的時代,所以,吸引關注成為存亡的關鍵。這種手段怎麼說呢,雖然無恥,但有用!不過曹雲金的事也給大家提了個醒,如果過於依賴“懟”行銷之道的話,你費盡心思吸引來的那群人,可能就是最後嘲笑你的人。

不過還是希望曹雲金以後能夠發展的更好,希望每一個看到這篇文章的人,所有的努力都能換來相應的結果。

怎麼覺得最近越來越雞湯了...

也只能說,活該。第一次刷屏式的大火是因為跟郭德綱撕逼,第二次大規模圈粉事件,是因為吐槽模仿郭德綱...除此之外,就是郭德綱的徒弟,還有什麼好說的。

如果真的有骨氣、真的決定從此江湖不再見,幹嘛要在節目中提起人家呢?即使知道能帶來利益,依舊選擇閉口不談才是氣節,在被“黑”時才有發聲的底氣,才能真正擺脫“師傅”的光環,以“曹雲金”的牌子重新回到大眾面前。

靠著撕逼啊花邊新聞啊來博取一點關注度本身並不是大問題,但是如果最大的名氣是懟出來的,這就......只能說誰尷尬誰知道吧。

互聯網大行其道、資訊肆虐的當下,吸引人的眼球越來越重要,奈何又攤上流量為王的時代,所以,吸引關注成為存亡的關鍵。這種手段怎麼說呢,雖然無恥,但有用!不過曹雲金的事也給大家提了個醒,如果過於依賴“懟”行銷之道的話,你費盡心思吸引來的那群人,可能就是最後嘲笑你的人。

不過還是希望曹雲金以後能夠發展的更好,希望每一個看到這篇文章的人,所有的努力都能換來相應的結果。

怎麼覺得最近越來越雞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