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微醫擁有唯一的實體,我們來聊聊寧夏互聯網醫院背後的故事

2016年12月8日,寧夏互聯網醫院在2016互聯網醫院推進中國醫改高峰論壇暨寧夏互聯網醫院簽約發佈會上啟動上線,

正式落地銀川。寧夏互聯網醫院是繼烏鎮互聯網醫院之後,微醫在全國落地的第17個省市互聯網醫院。

2017年3月12日,在寧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賀蘭山路與虹橋路交匯處,由微醫和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共同建造,占地1400多平米的寧夏互聯網醫院,正式開業。

隨著3月19日,15家互聯網醫院集體簽約,銀川已經形成了17家互聯網醫院的產業集群。

但是,從動脈網記者獲取的資訊來看,如此多的互聯網醫院平臺中,微醫是唯一一家註冊牌照、依託當地線下大型醫院並籌建實體開業運行的。從2016年年底佈局,到2017年Q1開業,如果大家想知道寧夏互聯網醫院背後的故事?想瞭解它是如何運作和設想的?動脈網接著就給大家解讀一下。

寧夏互聯網醫院開業的背景

眾所周知,寧夏地處西北內陸,優質醫療資源總量相對不足,

西海固等地區還存在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以銀川市賀蘭縣為例,全縣26萬人,只有1100多醫務人員,其中副主任醫師級別以上的不足30人。針對這樣的現狀,寧夏通過抓住“互聯網+”的紅利,探索“互聯網+醫療”,推動分級診療落地,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

2015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發佈《關於同意在寧夏、雲南等5省區開展遠端醫療政策試點工作的通知》,

要求其充分利用資訊化手段,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寧夏將建設覆蓋全區的“國家-自治區-市-縣-鄉”五級分級遠端醫療服務體系。

十三五規劃期間,寧夏明確要建立全區人口健康資訊平臺,實現醫療衛生服務資訊開放共用,完善遠端醫療網路體系。2016年11月,銀川市委常委、賀蘭縣委書記李郁華率團來到全國互聯網創新發展試驗區烏鎮,對烏鎮互聯網醫院進行了考察,

瞭解其服務模式後,希望能在寧夏落地烏鎮互聯網醫院模式,形成“東有烏鎮、西有賀蘭”的互聯網醫院發展格局。

在這樣的背景下,2016年12月8日,即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衛生與健康大會召開前期,微醫和西北地方領先的三甲醫院——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共建寧夏互聯網醫院,整合微醫與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線上、線下優勢,並優先落地賀蘭。

是什麼樣的互聯網醫院?

和其他單純的線上網路醫院不同,寧夏互聯網醫院擁有線下實體。事實上,微醫已經落地的18家互聯網醫院,均以實體醫院為依託建設。寧夏互聯網醫院位於寧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賀蘭山路與虹橋路交匯處,占地1400多平米,功能佈局、設備投入和烏鎮互聯網醫院相似。截至目前,微醫在全國搭建了19所互聯網醫院,基礎平臺花費需要2.8億元。其中,在寧夏搭建區域的醫聯體互聯網醫院,花費就達到1.2億—1.5億元。

為什麼必須有實體醫院做落地?微醫給出了三個理由,其一是法理規範:互聯網醫療提供線上診療服務必須具備醫療資質,並按照相關要求配備必要的場地、床位、設備和醫務人員;其二是醫療需要:醫療服務包含診斷、檢查、治療、手術等多項內容,有些醫療服務如首診、檢查、手術必須線上下才能完成:第三是患者需求:線上線下割裂的醫療服務與患者追求便捷、高效、低價的需求不符,很難獲得用戶歡迎。

為確保服務品質和醫療安全,微醫互聯網醫院除了以線下實體醫院為依託,還邀請各知名三甲醫院醫學專家或管理者擔任院長。在寧夏互聯網醫院開業發佈會現場,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張樂琴主席代表自治區為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院長楊銀學頒發了寧夏互聯網醫院院長聘書。楊銀學正式出任寧夏互聯網醫院院長。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是寧夏規模最大、醫療服務能力雄厚的一所綜合三甲醫院,開放床位超過3700張,2015年診療人數超過200萬。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楊銀學表示,寧夏互聯網醫院以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為紐帶,嫁接微醫線上26萬醫生、7200組專家團隊,將全國優質醫療資源引入寧夏,並優先落地銀川賀蘭。

據動脈網瞭解,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還在牽頭建設寧夏醫療大資料運營平臺。平臺建完後,寧夏所有醫院只需要一根網線,所有資訊化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在寧夏就診的患者,不再需要重複掛號,各類檢驗、檢查結果可以得到互認。楊銀學表示,以一省之力建立醫療大資料平臺,寧夏互聯網醫院在此基礎上有可能走在全國最前列。

寧夏互聯網醫院如何保障資料安全?

當積累大量醫療資料後,互聯網醫院平臺的安全保障尤為關鍵。為防範平臺運營風險、保障日常業務運營安全,微醫對互聯網醫院平臺上執業醫生資質採取醫院和銀行卡雙重身份認證,將業務範圍限定在會診、複診和健康險會員使用者服務,平臺開發了PBM審方平臺審核電子處方,技術平臺通過公安網監三級認證並實行網監駐地監管。

一、醫生資質

二、業務範圍

互聯網醫院限定在三件事:會診,關注互聯網醫療及健康領域的新技術、創業和投資,以及新技術背後的倫理變遷。

版權聲明: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動脈網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截至目前,微醫在全國搭建了19所互聯網醫院,基礎平臺花費需要2.8億元。其中,在寧夏搭建區域的醫聯體互聯網醫院,花費就達到1.2億—1.5億元。

為什麼必須有實體醫院做落地?微醫給出了三個理由,其一是法理規範:互聯網醫療提供線上診療服務必須具備醫療資質,並按照相關要求配備必要的場地、床位、設備和醫務人員;其二是醫療需要:醫療服務包含診斷、檢查、治療、手術等多項內容,有些醫療服務如首診、檢查、手術必須線上下才能完成:第三是患者需求:線上線下割裂的醫療服務與患者追求便捷、高效、低價的需求不符,很難獲得用戶歡迎。

為確保服務品質和醫療安全,微醫互聯網醫院除了以線下實體醫院為依託,還邀請各知名三甲醫院醫學專家或管理者擔任院長。在寧夏互聯網醫院開業發佈會現場,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張樂琴主席代表自治區為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院長楊銀學頒發了寧夏互聯網醫院院長聘書。楊銀學正式出任寧夏互聯網醫院院長。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是寧夏規模最大、醫療服務能力雄厚的一所綜合三甲醫院,開放床位超過3700張,2015年診療人數超過200萬。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楊銀學表示,寧夏互聯網醫院以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為紐帶,嫁接微醫線上26萬醫生、7200組專家團隊,將全國優質醫療資源引入寧夏,並優先落地銀川賀蘭。

據動脈網瞭解,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還在牽頭建設寧夏醫療大資料運營平臺。平臺建完後,寧夏所有醫院只需要一根網線,所有資訊化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在寧夏就診的患者,不再需要重複掛號,各類檢驗、檢查結果可以得到互認。楊銀學表示,以一省之力建立醫療大資料平臺,寧夏互聯網醫院在此基礎上有可能走在全國最前列。

寧夏互聯網醫院如何保障資料安全?

當積累大量醫療資料後,互聯網醫院平臺的安全保障尤為關鍵。為防範平臺運營風險、保障日常業務運營安全,微醫對互聯網醫院平臺上執業醫生資質採取醫院和銀行卡雙重身份認證,將業務範圍限定在會診、複診和健康險會員使用者服務,平臺開發了PBM審方平臺審核電子處方,技術平臺通過公安網監三級認證並實行網監駐地監管。

一、醫生資質

二、業務範圍

互聯網醫院限定在三件事:會診,關注互聯網醫療及健康領域的新技術、創業和投資,以及新技術背後的倫理變遷。

版權聲明: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動脈網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