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秋時期周朝為什麼沒有中興,周天子都在忙什麼,混的比諸侯還慘

看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一直有個問題沒鬧明白,作為堂堂的老大周天子,怎麼越混越差了呢,反而是下面的小弟越做越大。各國都在紛紛變法自強,周天子怎麼也不變法自強,

都都忙些什麼呢,看過左傳和史記,我突然明白了,周天子其實很忙的,忙的他確實沒機會出手改革。

西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的時候,周天子直屬的勢力範圍還是挺大的,方圓還有五六百里,如果這個時期周王室是諸侯國的話,勢力還是很大的。當時的晉國還只是在臨汾的小縣城,後來一統天下的秦國還在放馬,齊國在忙著內亂,而且對手也多。還有剛剛搬家的鄭國,無論和誰比,

周天子都有極大的優勢。那怎麼搞的越來越差呢,其實主要還是自己把自己折騰死了。

首先是 周王室內亂

春秋時期是個亂世,每個國家都亂,但是你不能總是亂啊,總要有休息下的時候,好好發展生產,但是周天子不是,整個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就沒消停過,

第一次內亂發生在第三代周莊王時期。東周的第二代君主周桓王喜歡小兒子王子克,但是他不是嫡長子王位輪不到他,周莊王繼位之後,當時的輔政大臣周公黑肩也想夫子王子克,打算造反,結果被周莊王發現了,黑肩被殺,王子克出逃,這是一場小內亂,基本沒有波及到其他人。只不過打開了周王室內亂的閥門

第二次動亂髮生在第五代周王周惠王時期,這個事也和周莊王有關。因為他和父親一樣都不喜歡嫡長子,反而更喜歡庶子,這不是加劇兄弟之間的矛盾麼。不過從周惠王的行為上看,也情有可原。

周惠王這位天子比較注重生活品質,看到喜歡的就拿走,拿不走的就占為己有,偶爾拿一次還行,

不能經常這樣啊,老這樣誰受得了,所以朝中的大臣就聯合起來借助外力趕走了周惠王,擁立子頹為周天子,不過這件事沒和鄭國商量,引起了鄭國的不滿,經過三年的拉鋸戰才幫助周惠王奪回了王位 ,周惠王一高興還給了鄭厲公一大片土地。

這下好了,本來地方就不大,你還在送一塊給別人。

子帶之亂

第三次發生的周惠王的兒子,周襄王時期,這次內亂時間變長了,

從齊桓公時期開始到晉文公時期才解決。

我們知道齊桓公的口號就是尊王攘夷,攘夷就是排除外敵,尊王就是尊重周天子。所以這個事齊桓公參與的比較多。當時周惠王也是喜歡小兒子子帶,周天子他們家看來都遺傳了這個毛病。打算換太子,齊桓公一聽這事不行啊,違反國家禮法的,所以召集諸侯開會,還把太子請了過去,大家一致表決通過擁護太子繼位。所以在齊桓公的帶領下太子順利繼位就是周襄王。

周襄王是被諸侯國特別是齊國扶持上位的,但是他內部不穩,王室裡確少自己人,所以他根基不穩。這個時候他的弟弟子帶就出來了,這個人比較壞,我個人認為,因為他帶來了外敵,找戎人做幫手,幫他奪權。最後大敗而回逃到了齊國,還是齊國管吃管喝。

不知道為什麼齊桓公這麼大度,居然收留了他,其實周天子更大度,覺得自己兄弟在異國他鄉過的不好,還是回家來吧,又把子帶招了回來,這下好了,沒多久子帶又叛亂了。

這次可完了,齊桓公已經死了,新的霸主還沒選出來,都個忙個的也沒人搭理幫助下周天子,周惠王只能是流落在外,一直到第二年,晉文公發現勤王是大功一件,才派兵平定了這次持續10多年的子帶之亂。

從搬家到晉文公時期,已經換了三個霸主了,這麼好的時機周天子是一個都沒抓住,光忙著內鬥了,這還沒完,別的諸侯國幫助你了,你作為天子也有禮物給的啊,不能讓人家白幹活,找來找去,自己的家底也差不多空了。領土也分出去一大塊。

第四次 這次內亂發生在吳越時期,影響不如前幾次了,只是影響壞持續時間長,當時發動叛亂的子朝,趕跑了兩任國君,失敗之後逃到了楚國,在吳國攻破楚國國都的時候,周天子趁楚國大亂的時候派人刺殺了子朝,這次動亂才算結束。

春秋初期周王室內亂連續出現內亂,不僅影響了發展,更主要的是,影響不好,一個做老大的,天天內鬥不知道以身作則,導致更沒人看重周天子了。

分封

周王室之所以沒有復興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分封。別的諸侯國可以去爭奪地盤,周天子不僅不能爭奪地盤,還要不斷把自己的地盤分出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麼,他又不能帶頭去搶別人的。本來就是他的。

所以說改革啊,就要變通,周天子始終想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實際上不在自己手上啊。

結果越分越小,地方越小就越沒錢,沒有錢就沒有士兵,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時代,沒有兵還怎麼行。

周平王的責任

東周的第一任國君做了五十一年的天子,從現在的記載看,周平王應該比較平庸,因為沒有看到史書上記載有什麼大事。那個時代周王室沒有大的內亂,其他諸侯也還都聽周天子的,這個時期其實是周王朝復興最好的時機,可惜讓周平王錯過了,等到鄭國強大起來的時候,都可以欺負周天子了,又是扣押周平王的兒子,又是偷周恒王的糧食,這日子以後還怎麼過。把周天子弄的是威信掃地,打擊了他的權威。

周天子實力衰落鄭國也有不可脫卸的責任

內亂,分封,錯失機遇,其實說來說去都是周王室自己造成的,如果能奮發有為,不搞這麼多內亂,也許還不至於衰落的這麼快。當然了,也有好處,如果

齊桓公一聽這事不行啊,違反國家禮法的,所以召集諸侯開會,還把太子請了過去,大家一致表決通過擁護太子繼位。所以在齊桓公的帶領下太子順利繼位就是周襄王。

周襄王是被諸侯國特別是齊國扶持上位的,但是他內部不穩,王室裡確少自己人,所以他根基不穩。這個時候他的弟弟子帶就出來了,這個人比較壞,我個人認為,因為他帶來了外敵,找戎人做幫手,幫他奪權。最後大敗而回逃到了齊國,還是齊國管吃管喝。

不知道為什麼齊桓公這麼大度,居然收留了他,其實周天子更大度,覺得自己兄弟在異國他鄉過的不好,還是回家來吧,又把子帶招了回來,這下好了,沒多久子帶又叛亂了。

這次可完了,齊桓公已經死了,新的霸主還沒選出來,都個忙個的也沒人搭理幫助下周天子,周惠王只能是流落在外,一直到第二年,晉文公發現勤王是大功一件,才派兵平定了這次持續10多年的子帶之亂。

從搬家到晉文公時期,已經換了三個霸主了,這麼好的時機周天子是一個都沒抓住,光忙著內鬥了,這還沒完,別的諸侯國幫助你了,你作為天子也有禮物給的啊,不能讓人家白幹活,找來找去,自己的家底也差不多空了。領土也分出去一大塊。

第四次 這次內亂發生在吳越時期,影響不如前幾次了,只是影響壞持續時間長,當時發動叛亂的子朝,趕跑了兩任國君,失敗之後逃到了楚國,在吳國攻破楚國國都的時候,周天子趁楚國大亂的時候派人刺殺了子朝,這次動亂才算結束。

春秋初期周王室內亂連續出現內亂,不僅影響了發展,更主要的是,影響不好,一個做老大的,天天內鬥不知道以身作則,導致更沒人看重周天子了。

分封

周王室之所以沒有復興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分封。別的諸侯國可以去爭奪地盤,周天子不僅不能爭奪地盤,還要不斷把自己的地盤分出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麼,他又不能帶頭去搶別人的。本來就是他的。

所以說改革啊,就要變通,周天子始終想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實際上不在自己手上啊。

結果越分越小,地方越小就越沒錢,沒有錢就沒有士兵,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時代,沒有兵還怎麼行。

周平王的責任

東周的第一任國君做了五十一年的天子,從現在的記載看,周平王應該比較平庸,因為沒有看到史書上記載有什麼大事。那個時代周王室沒有大的內亂,其他諸侯也還都聽周天子的,這個時期其實是周王朝復興最好的時機,可惜讓周平王錯過了,等到鄭國強大起來的時候,都可以欺負周天子了,又是扣押周平王的兒子,又是偷周恒王的糧食,這日子以後還怎麼過。把周天子弄的是威信掃地,打擊了他的權威。

周天子實力衰落鄭國也有不可脫卸的責任

內亂,分封,錯失機遇,其實說來說去都是周王室自己造成的,如果能奮發有為,不搞這麼多內亂,也許還不至於衰落的這麼快。當然了,也有好處,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