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春秋時期周朝為什麼沒有中興,周天子都在忙什麼,混的比諸侯還慘

看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 一直有個問題沒鬧明白, 作為堂堂的老大周天子, 怎麼越混越差了呢, 反而是下面的小弟越做越大。 各國都在紛紛變法自強, 周天子怎麼也不變法自強, 都都忙些什麼呢, 看過左傳和史記, 我突然明白了, 周天子其實很忙的, 忙的他確實沒機會出手改革。

西元前770年, 周平王東遷的時候, 周天子直屬的勢力範圍還是挺大的, 方圓還有五六百里, 如果這個時期周王室是諸侯國的話, 勢力還是很大的。 當時的晉國還只是在臨汾的小縣城, 後來一統天下的秦國還在放馬, 齊國在忙著內亂,

而且對手也多。 還有剛剛搬家的鄭國, 無論和誰比, 周天子都有極大的優勢。 那怎麼搞的越來越差呢, 其實主要還是自己把自己折騰死了。

首先是 周王室內亂

春秋時期是個亂世, 每個國家都亂, 但是你不能總是亂啊, 總要有休息下的時候, 好好發展生產,

但是周天子不是, 整個春秋戰國時期, 周王室就沒消停過,

第一次內亂發生在第三代周莊王時期。 東周的第二代君主周桓王喜歡小兒子王子克, 但是他不是嫡長子王位輪不到他, 周莊王繼位之後, 當時的輔政大臣周公黑肩也想夫子王子克, 打算造反, 結果被周莊王發現了, 黑肩被殺, 王子克出逃, 這是一場小內亂, 基本沒有波及到其他人。 只不過打開了周王室內亂的閥門

第二次動亂髮生在第五代周王周惠王時期, 這個事也和周莊王有關。 因為他和父親一樣都不喜歡嫡長子, 反而更喜歡庶子, 這不是加劇兄弟之間的矛盾麼。 不過從周惠王的行為上看, 也情有可原。

周惠王這位天子比較注重生活品質, 看到喜歡的就拿走, 拿不走的就占為己有, 偶爾拿一次還行, 不能經常這樣啊, 老這樣誰受得了, 所以朝中的大臣就聯合起來借助外力趕走了周惠王, 擁立子頹為周天子, 不過這件事沒和鄭國商量, 引起了鄭國的不滿, 經過三年的拉鋸戰才幫助周惠王奪回了王位 ,

周惠王一高興還給了鄭厲公一大片土地。

這下好了, 本來地方就不大, 你還在送一塊給別人。

子帶之亂

第三次發生的周惠王的兒子, 周襄王時期, 這次內亂時間變長了, 從齊桓公時期開始到晉文公時期才解決。

我們知道齊桓公的口號就是尊王攘夷,

攘夷就是排除外敵, 尊王就是尊重周天子。 所以這個事齊桓公參與的比較多。 當時周惠王也是喜歡小兒子子帶, 周天子他們家看來都遺傳了這個毛病。 打算換太子, 齊桓公一聽這事不行啊, 違反國家禮法的, 所以召集諸侯開會, 還把太子請了過去, 大家一致表決通過擁護太子繼位。 所以在齊桓公的帶領下太子順利繼位就是周襄王。

周襄王是被諸侯國特別是齊國扶持上位的, 但是他內部不穩, 王室裡確少自己人, 所以他根基不穩。 這個時候他的弟弟子帶就出來了, 這個人比較壞, 我個人認為, 因為他帶來了外敵, 找戎人做幫手, 幫他奪權。 最後大敗而回逃到了齊國, 還是齊國管吃管喝。

不知道為什麼齊桓公這麼大度, 居然收留了他,其實周天子更大度,覺得自己兄弟在異國他鄉過的不好,還是回家來吧,又把子帶招了回來,這下好了,沒多久子帶又叛亂了。

這次可完了,齊桓公已經死了,新的霸主還沒選出來,都個忙個的也沒人搭理幫助下周天子,周惠王只能是流落在外,一直到第二年,晉文公發現勤王是大功一件,才派兵平定了這次持續10多年的子帶之亂。

從搬家到晉文公時期,已經換了三個霸主了,這麼好的時機周天子是一個都沒抓住,光忙著內鬥了,這還沒完,別的諸侯國幫助你了,你作為天子也有禮物給的啊,不能讓人家白幹活,找來找去,自己的家底也差不多空了。領土也分出去一大塊。

第四次 這次內亂發生在吳越時期,影響不如前幾次了,只是影響壞持續時間長,當時發動叛亂的子朝,趕跑了兩任國君,失敗之後逃到了楚國,在吳國攻破楚國國都的時候,周天子趁楚國大亂的時候派人刺殺了子朝,這次動亂才算結束。

春秋初期周王室內亂連續出現內亂,不僅影響了發展,更主要的是,影響不好,一個做老大的,天天內鬥不知道以身作則,導致更沒人看重周天子了。

分封

周王室之所以沒有復興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分封。別的諸侯國可以去爭奪地盤,周天子不僅不能爭奪地盤,還要不斷把自己的地盤分出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麼,他又不能帶頭去搶別人的。本來就是他的。

所以說改革啊,就要變通,周天子始終想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實際上不在自己手上啊。

結果越分越小,地方越小就越沒錢,沒有錢就沒有士兵,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時代,沒有兵還怎麼行。

周平王的責任

東周的第一任國君做了五十一年的天子,從現在的記載看,周平王應該比較平庸,因為沒有看到史書上記載有什麼大事。那個時代周王室沒有大的內亂,其他諸侯也還都聽周天子的,這個時期其實是周王朝復興最好的時機,可惜讓周平王錯過了,等到鄭國強大起來的時候,都可以欺負周天子了,又是扣押周平王的兒子,又是偷周恒王的糧食,這日子以後還怎麼過。把周天子弄的是威信掃地,打擊了他的權威。

周天子實力衰落鄭國也有不可脫卸的責任

內亂,分封,錯失機遇,其實說來說去都是周王室自己造成的,如果能奮發有為,不搞這麼多內亂,也許還不至於衰落的這麼快。當然了,也有好處,如果

居然收留了他,其實周天子更大度,覺得自己兄弟在異國他鄉過的不好,還是回家來吧,又把子帶招了回來,這下好了,沒多久子帶又叛亂了。

這次可完了,齊桓公已經死了,新的霸主還沒選出來,都個忙個的也沒人搭理幫助下周天子,周惠王只能是流落在外,一直到第二年,晉文公發現勤王是大功一件,才派兵平定了這次持續10多年的子帶之亂。

從搬家到晉文公時期,已經換了三個霸主了,這麼好的時機周天子是一個都沒抓住,光忙著內鬥了,這還沒完,別的諸侯國幫助你了,你作為天子也有禮物給的啊,不能讓人家白幹活,找來找去,自己的家底也差不多空了。領土也分出去一大塊。

第四次 這次內亂發生在吳越時期,影響不如前幾次了,只是影響壞持續時間長,當時發動叛亂的子朝,趕跑了兩任國君,失敗之後逃到了楚國,在吳國攻破楚國國都的時候,周天子趁楚國大亂的時候派人刺殺了子朝,這次動亂才算結束。

春秋初期周王室內亂連續出現內亂,不僅影響了發展,更主要的是,影響不好,一個做老大的,天天內鬥不知道以身作則,導致更沒人看重周天子了。

分封

周王室之所以沒有復興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分封。別的諸侯國可以去爭奪地盤,周天子不僅不能爭奪地盤,還要不斷把自己的地盤分出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麼,他又不能帶頭去搶別人的。本來就是他的。

所以說改革啊,就要變通,周天子始終想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實際上不在自己手上啊。

結果越分越小,地方越小就越沒錢,沒有錢就沒有士兵,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時代,沒有兵還怎麼行。

周平王的責任

東周的第一任國君做了五十一年的天子,從現在的記載看,周平王應該比較平庸,因為沒有看到史書上記載有什麼大事。那個時代周王室沒有大的內亂,其他諸侯也還都聽周天子的,這個時期其實是周王朝復興最好的時機,可惜讓周平王錯過了,等到鄭國強大起來的時候,都可以欺負周天子了,又是扣押周平王的兒子,又是偷周恒王的糧食,這日子以後還怎麼過。把周天子弄的是威信掃地,打擊了他的權威。

周天子實力衰落鄭國也有不可脫卸的責任

內亂,分封,錯失機遇,其實說來說去都是周王室自己造成的,如果能奮發有為,不搞這麼多內亂,也許還不至於衰落的這麼快。當然了,也有好處,如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