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史上僅有的和尚皇帝尼姑皇后

本文是【大鵬說《通鑒》之206】

西元618年,是一個頗為奇特的年份,中國歷史上不僅是隋唐同輝,更是橫空出現了一個和尚皇帝尼姑皇后的混搭組合。

這年三月十一,獨夫民賊隋煬帝楊廣,

被最信任的中央警衛團將領宇文化及、獨孤行達等人,用一丈白綾活活勒死在江都即今天江蘇揚州。

四月,消息傳達長安,大唐黨和國家的締造者,此時還是唐王的李淵,加快了篡黨奪權的步伐。

當然,李淵沒忘記先痛哭流涕一番,“吾北面事人,失道不能救,

敢忘哀乎”,大表哥楊廣啊,表弟我可是你的忠臣,只是因為長安距離江都太遠,我插上翅膀也不能及時趕到救你,只能在後方一邊為你哭泣,一邊替你打理朝政。

五月十四,稍早前被李淵立為皇帝的隋煬帝孫子隋恭帝楊侑,將皇位禪讓給李淵。

五月二十甲子日,李淵正式即位登基,建立大唐,改元武德,289年的大唐榮耀就此開啟。

唐朝建立,但隋朝還沒徹底滅亡。

留守東都洛陽的隋朝政府官員,

擁立隋煬帝的另一個孫子楊侗為帝,改元皇泰,是為皇泰帝。

如太陽月亮同時出現天空日月同輝一樣,隋朝和唐朝在這一年極為罕見的同時並立,可謂隋唐同輝。

除了剛剛新生的大唐和殘喘的隋朝這兩個大太陽,西元618年,中國的天空還有夏王竇建德、魏公李密、定楊天子劉武周、秦帝薛仁果等幾個小太陽。

隋朝養肥的鹿跑了出來,各路英雄正在拼死圍獵,暫時還沒分出勝負。

打天下、坐江山,風險很大,收益也很大,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這場逐鹿遊戲中來。

甚至包括和尚尼姑。

這年,懷戎縣即今天河北涿鹿縣的和尚高曇晟,看著天下大亂,也欲取一瓢飲。

大亂之世,懷戎縣卻是一片太平盛景,彷如洪流中的一個孤島。

縣長大人與佛教界人士共同舉辦弘法佛會,為大隋祈福,祈求國運重啟,綿延多福。

當天參加佛法大會的有五千和尚,數萬士人百姓。

其中有個大和尚名叫高曇晟,決定趁此機會搏一把,遂和五千同門師兄弟當場亮出羅漢伏虎拳,

裹挾會場不明真相的群眾拉杆子扯旗造反,“擁齋眾而反,殺縣令及鎮將”,當場斬殺縣長和武裝部長,佔領縣城。

暴動之後,高曇晟大和尚馬上開展政權建設,建國登基,自稱“大乘皇帝”,定年號為“法輪”。

中國古代和尚出身的皇帝也有,比如明太祖朱元璋。

但高曇晟史上獨一份的是,他南面稱孤後,可能是門當戶對意識比較強烈,竟找了個尼姑當皇后,“立尼靜宣為邪輸皇后”,立小尼姑靜宣師太為正宮皇后。

和尚皇帝,尼姑皇后,加上“大乘”帝號、“邪輸”封號、“法輪”年號,懷戎縣儼然成了人間佛國、極樂世界!

遍地殺戮的人間畢竟不是沒有戰爭的天堂,要想在遍地豪傑的亂世立住腳跟,刀把子必須夠硬。僅靠手下的五千羅漢肯定守不住地盤,更別說橫行天下。高曇晟就轉法輪忽悠盤踞在今天北京密雲懷柔一帶的高開道入夥。

高開道此時自稱燕王,“有馬數千匹,眾且萬”。聽聞高曇晟要求合夥,遂“帥眾五千人歸之”,並接受了和尚皇帝“齊王”的封號。

人家高開道也是有理想有抱負的。

沒過幾個月,估計是看出高曇晟也不過爾爾,跟著這樣的老闆混,還不如單幹。便“襲殺曇晟,悉並其眾”,超渡了和尚皇帝高曇晟,火拼了他手下的五千羅漢,尼姑皇后下落不明。

史上獨一份的和尚皇帝尼姑皇后混搭就此消散在風中。

佛教勢力是隋朝的重要立國基礎,是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盟友。

隋朝開國之君文帝楊堅自幼在尼姑庵長大,髮妻獨孤皇后亦是虔誠的佛教徒,二人的小名“那羅延”和“伽羅”都是佛名;隋煬帝楊廣的小名“阿麼”亦是佛名,一生敬重大乘佛教,頗為優容僧團。

按說,佛教徒應該是楊隋江山的金剛護法。尤其是高曇晟自稱“大乘皇帝”,明顯屬於大乘佛教系統,與隋煬帝同出一脈。但此時高曇晟反而要對同門師兄弟楊廣留下的江山再踏上一腳,大隋真的人心盡失了!

連意識形態的合夥人都不願意再為楊隋加持,最貼心的中央警衛團都不願意再為核心護法,這朝廷焉有不亡之理!

和尚皇帝,尼姑皇后,加上“大乘”帝號、“邪輸”封號、“法輪”年號,懷戎縣儼然成了人間佛國、極樂世界!

遍地殺戮的人間畢竟不是沒有戰爭的天堂,要想在遍地豪傑的亂世立住腳跟,刀把子必須夠硬。僅靠手下的五千羅漢肯定守不住地盤,更別說橫行天下。高曇晟就轉法輪忽悠盤踞在今天北京密雲懷柔一帶的高開道入夥。

高開道此時自稱燕王,“有馬數千匹,眾且萬”。聽聞高曇晟要求合夥,遂“帥眾五千人歸之”,並接受了和尚皇帝“齊王”的封號。

人家高開道也是有理想有抱負的。

沒過幾個月,估計是看出高曇晟也不過爾爾,跟著這樣的老闆混,還不如單幹。便“襲殺曇晟,悉並其眾”,超渡了和尚皇帝高曇晟,火拼了他手下的五千羅漢,尼姑皇后下落不明。

史上獨一份的和尚皇帝尼姑皇后混搭就此消散在風中。

佛教勢力是隋朝的重要立國基礎,是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盟友。

隋朝開國之君文帝楊堅自幼在尼姑庵長大,髮妻獨孤皇后亦是虔誠的佛教徒,二人的小名“那羅延”和“伽羅”都是佛名;隋煬帝楊廣的小名“阿麼”亦是佛名,一生敬重大乘佛教,頗為優容僧團。

按說,佛教徒應該是楊隋江山的金剛護法。尤其是高曇晟自稱“大乘皇帝”,明顯屬於大乘佛教系統,與隋煬帝同出一脈。但此時高曇晟反而要對同門師兄弟楊廣留下的江山再踏上一腳,大隋真的人心盡失了!

連意識形態的合夥人都不願意再為楊隋加持,最貼心的中央警衛團都不願意再為核心護法,這朝廷焉有不亡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