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關注校園癲癇患者——我們在行動"公益活動

杜邁

2017年6月28日,是第十一個“國際癲癇關愛日”。中國抗癲癇協會(CAAE)將今年“關愛日”主題確定為“關注校園內的癲癇患者”。為此,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大連市第四中學與大連日報社聯合開展了“關注校園癲癇患者——我們在行動”系列公益活動,並於6月7日,在大連市第四中學舉行了首場針對教師的科普宣教。

活動中,大醫一院神經內科宋凡教授首先介紹了癲癇病如何發生、有哪些表現、如何診斷和治療等,並利用動畫教學片演示了如何應對校園內可能出現的癲癇急性發作,糾正了大眾常見的錯誤處理方式。之後,宋凡教授與現場教師開展了互動交流,對教師們提出的疑問進行一一解答。活動最後,教師們紛紛走到前臺,在寫有“關注校園內癲癇患者——我們在行動”的條幅上簽字,
表示自願成為癲癇知識義務宣講員。

癲癇發作經規範治療可有效控制 甚至治癒

癲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是由於某些病因使大腦神經細胞過度異常放電導致的短暫腦功能障礙。癲癇患病率較高,我國約有患者900萬人。而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推算,大連市約有癲癇患者4~6萬人,並且每年新增3000~4600人。兒童少年是癲癇的高發年齡段,估計我國在校學生中癲癇患者約有210萬。

由於癲癇患病率高,病程長,對患者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困擾。

據宋凡教授介紹,造成癲癇病的原因有很多,如腦的先天發育異常、腦外傷、腦炎、中毒等,部分患者可能有家族遺傳史。癲癇發作的表現多種多樣,不同患者表現各不相同,有常見的抽搐,也有非抽搐性發作,但都具有相同的特點,即重複性、刻板性和短暫性,需要身邊人注意識別和留心觀察。

癲癇的治療以藥物為主,也針對腦部某些特定病灶和難治性癲癇採取外科手術或神經調控、生酮飲食等手段終止或減少發作。雖然癲癇治療時期長,可達幾年甚至幾十年,但如果接受正規的藥物治療,70%~80%的癲癇患者發作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不會對學習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其中更有一些患者在發作停止2-5年後可以達到停藥治癒,尤其在兒童時期發病的良性癲癇患者在進入青春期後常常可以自愈。

癲癇患者需要寬鬆的社會環境

癲癇不僅僅是一種疾病,更是一個社會和公共衛生問題。癲癇患者和家屬普遍存在極大的精神負擔和恐懼心理,通常與社會隔離、感到孤獨,遭受遺棄或被過度保護。宋凡教授表示,“治療癲癇是醫生的責任,但給予患者心理、精神的慰藉則是全社會的義務。通過科普宣教的形式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正確認識和對待癲癇,同時呼籲全社會理解、關愛和幫助癲癇患者,在各個方面平等對待他們,為他們營造一個寬鬆的社會環境。”今後,宋凡教授將陸續針對學生和家長等進行普及教育,並計畫將該項活動向全市其他學校和社會進行推廣。

對於此次活動,市第四中學常青校長表示認可和支持,“癲癇疾病離我們既近又遠,我們身邊就存在這樣的患者,但我們對癲癇疾病的瞭解還很匱乏,以至於有時不知所措。所以希望通過這樣的機會,首先讓我們老師深入瞭解癲癇,然後正確地引導學生,消除對癲癇的誤解和歧視,今後無論在校內外都能給予癲癇患者精神和實質上的幫助。”

宋凡教授從事癲癇病診斷治療近20年,是CAAE理事、CAAE癲癇共患病專業委員會委員、遼寧省抗癲癇協會副會長。她帶領的以癲癇診療為中心的臨床科研團隊在癲癇病的搶救、藥物治療及生育與生活指導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並於近年開展了癲癇外科治療。多年來,他們致力於改善癲癇患者的心理、家庭及社會生存狀況,在6·28國際癲癇關愛日期間舉辦多場公益講座及義診,在社會上參與鼓勵癲癇患者自立自強等活動。

同時呼籲全社會理解、關愛和幫助癲癇患者,在各個方面平等對待他們,為他們營造一個寬鬆的社會環境。”今後,宋凡教授將陸續針對學生和家長等進行普及教育,並計畫將該項活動向全市其他學校和社會進行推廣。

對於此次活動,市第四中學常青校長表示認可和支持,“癲癇疾病離我們既近又遠,我們身邊就存在這樣的患者,但我們對癲癇疾病的瞭解還很匱乏,以至於有時不知所措。所以希望通過這樣的機會,首先讓我們老師深入瞭解癲癇,然後正確地引導學生,消除對癲癇的誤解和歧視,今後無論在校內外都能給予癲癇患者精神和實質上的幫助。”

宋凡教授從事癲癇病診斷治療近20年,是CAAE理事、CAAE癲癇共患病專業委員會委員、遼寧省抗癲癇協會副會長。她帶領的以癲癇診療為中心的臨床科研團隊在癲癇病的搶救、藥物治療及生育與生活指導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並於近年開展了癲癇外科治療。多年來,他們致力於改善癲癇患者的心理、家庭及社會生存狀況,在6·28國際癲癇關愛日期間舉辦多場公益講座及義診,在社會上參與鼓勵癲癇患者自立自強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