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太宰治:五度殉情,最終情死

“無論是喜歡太宰治還是討厭他,是肯定他還是否定他,

太宰的作品總擁有著一種不可思議的魔力,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太宰筆下生動的描繪都會直逼讀者的靈魂,讓人無法逃脫。”

和熟悉日本文學的人聊天,一定繞不過這個名字:太宰治。太宰治(だざい おさむ),本名津島修治(つしま しゅうじ),日本小說家,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

太宰治是日本戰後和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齊名的重要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逆行》、《斜陽》和《人間失格》等。

太宰治於1906年6月19日出生在日本青森縣北津郡金木町一個大地主家庭。父親是一個多額納稅的貴族院議院。儘管津島(太宰治的本姓)一家是津輕這個窮鄉僻壤上遠近聞名的豪門望族,但卻是依靠投機買賣和高利貸而發家致富的暴發戶。因此,“我的老家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家譜”,

“實在是一個俗氣的、普通的鄉巴佬大地主”(《苦惱的年鑒》)。這樣一個豪華而粗鄙的家庭使太宰治滋生了一種“名門意識”,同時又使他終生對那種真正的貴族抱有執著的憧憬(這在《斜陽》中表現得尤其充分)。因此,他的一生一直在留戀、依賴這個家庭和背叛、批判這個家庭的矛盾中掙扎搏鬥,以追求近代個人的自我價值。不難看出,太宰治作為津島家的公子,
為這個家庭感受到了自卑和自豪的矛盾,而這雙重情感的分裂與太宰治一生的極度榮譽感和自我欠缺感的性格基調乃是一脈相承的。

無賴派

太宰治是無賴派文學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雖然無賴派文學有一定的消極和病態表現,但在當時日本戰後文壇引起了極大反響,也為日後日本文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太宰治本人更是以其自身的偉大成就成為日後人們研究日本文學時的重要作家之一。

總的說來,無賴派的作家多是良家子弟,但他們卻專門與下層階級為伍,常常因好喝大酒、做出一些有違常規的舉動而著稱,並且幾乎所有的人都曾在某段時期被共產主義所吸引,但最後卻又都以幻想破滅而告終,這種破滅之感並不是針對於馬克思主義本身,而是來自于對共產黨黨員活動的失望之情。他們帶有極度的憂鬱和對傳統價值的嫌惡之情,

呈現出一種自我嘲諷和否定一切的特徵傾向。

文學地位

太宰文學卻具有一種超越了時空的不可思議的普遍性和現代性。閱讀《斜陽》和《人間失格》等作品,不能不感覺到,太宰治所直面的乃是人類、特別是現代人共同面對的普遍課題,描寫了現代社會中出現頻率越來越高的自閉者、叛逆者、邊緣人或多餘人的悲劇。

比如,就像《人間失格》中的主人公那樣,在現代,一旦試圖富有實驗性地、忠實於自我地生活下去,就很可能遭到社會的疏遠和異化,成為“人間失格者”。或許在所有現代人的心中,都或明或暗地存在著一塊懦弱、孤獨而又渴求著愛的荒地,而這塊荒地卻被太宰治的文字無聲地侵襲,而且無從回避。之所以有無數的讀者癡迷于太宰文學,無疑是因為他們把太宰治看作了自己心靈秘密的代言人,甚至具有排他性的青春密友。在太宰治自殺辭世已經過去了60年的今天,太宰文學迷有增無減,且逐漸跨越了國界。與其說太宰文學業已躋身於功成名就的經典作品行列,不如說在現代語境裡反倒越來越彰顯出歷久彌新的鮮活的現代性。這無疑是因為太宰治不惜用生命作為賭注,將自己置於實驗臺上以曝露現代人的恥部,追求人類最隱秘的真實性和人類最本源性的生存方式,並表現為融獨特性和普遍性為一體的文字之緣故。

五次自殺

太宰治一生有著濃厚的自殺情結。前後共計五次嘗試自殺,有3次是跟女子一起殉情。最終死神也經不住他三番五次的叩門,終於收下了他。

20歲那年(1929年),上大學預科的太宰治頭一次自殺,據說是受了他的偶像——有鬼才之稱的作家芥川龍之介自殺的刺激,同時因為投身革命運動,對自己粗鄙的土豪出身深感羞愧,自殺方式亦與芥川一樣,吞服安眠藥,因劑量不夠,未遂。

第二次是21歲他在東京帝國大學法文系期間,與剛同居3天的咖啡館女招待田部目津子到鐮倉海邊吞服安眠藥跳海殉情。這一次導致目津子死亡,太宰治卻被漁民搶救了下來。為此他以“幫助自殺罪”被起訴,後證明他是真想死,起訴撤銷。但這次經歷加重了敏感的太宰治本來就有的負罪感,或許也讓他骨子裡那顆自殺的種子在暗中開始了更瘋狂的生長。

第三次。那年太宰治26歲,在文壇剛露頭角,但連著三屆芥川獎的落選讓他備受挫折。應聘新聞社遭拒,他又趕上得盲腸炎服用大量麻醉劑染上毒癮,且欠了一屁股債,遂跑到山上上吊,因繩子崩斷被人救下。

第四次是在他28歲那年,因為得知與他相戀並同居了5年的情人小山初代與一位油畫畫家有染。太宰治幾近崩潰,遂要脅初代到了一處溫泉,實施殉情計畫。他們仍是服安眠藥,這次劑量仍然不夠,他們雙雙被救了過來。次年二人分手。多年以後,太宰治和朋友參觀那位油畫家的一個畫展,太宰治跟朋友說:“畫得不怎麼樣啊。”

小山初代是太宰治18歲在老家青森結識的藝妓,她大概是太宰治一生的最愛。太宰治父親死得早,家裡大哥當家,上大學期間,大哥想讓這個門門不及格的怪異弟弟乾脆去法國留學,反正他們家有錢。太宰治本人又非常崇尚法國文化,沒想到被太宰治以“我還是先在國內打好基礎”為由拒絕了。

其實太宰治的真實想法是不想和小山初代分開。在他死後出版的《如是我聞》中,太宰治提到此事寫到:“……為了這個女人,後來我吃盡苦頭,但是,現在我並不後悔那麼做(拒絕去法國),因為我甚至認為,比起留洋,和貧窮愚蠢的女人吃苦,就所謂個人事業而言,更加困難,也更加光榮。”

第五次,也就是太宰治39歲那年,與情人山崎富榮在一個雨夜雙雙跳河而亡。那條河叫玉川上水,據說如果不下雨,河水很淺,那樣的話,太宰治,當然還有山崎富榮,很可能都不會死,如果真是那樣,對太宰治來說,是不是還會有第六次、第七次?

太宰治在與山崎富榮赴死之前,在山崎富榮家裡呆了很長時間,是否喝了酒,沒見到記載。他在之前一天給妻子留了一封懷著歉意的遺書。

太宰治剛死,他的部分鐵杆粉絲認為,其實太宰治那天並不是特想死,而是被山崎富榮死拉活拽地跳了水。理由有二:一是驗屍結果顯示太宰治曾經激烈掙扎,似乎臨時改變了主意;二是當時太宰治正在連載的作品《GOODBYE》筆調詼諧幽默,毫無收筆的跡象……

關於山崎富榮,她比太宰治小10歲。殉情一年多前,在一個街邊烏龍面攤兒上,她與正在喝酒的太宰治結識。從照片上看,山崎相貌端莊漂亮,她出身富貴家庭,受過高等教育,在東京開過美容院。太宰治寫過一個名篇《維庸之妻》,講的是法國頹廢詩人維庸在妻子眼裡的放蕩、荒唐和不負責形象。據說在一次喝酒過程中,山崎富榮當眾說當維庸的妻子死也值得。

比如,就像《人間失格》中的主人公那樣,在現代,一旦試圖富有實驗性地、忠實於自我地生活下去,就很可能遭到社會的疏遠和異化,成為“人間失格者”。或許在所有現代人的心中,都或明或暗地存在著一塊懦弱、孤獨而又渴求著愛的荒地,而這塊荒地卻被太宰治的文字無聲地侵襲,而且無從回避。之所以有無數的讀者癡迷于太宰文學,無疑是因為他們把太宰治看作了自己心靈秘密的代言人,甚至具有排他性的青春密友。在太宰治自殺辭世已經過去了60年的今天,太宰文學迷有增無減,且逐漸跨越了國界。與其說太宰文學業已躋身於功成名就的經典作品行列,不如說在現代語境裡反倒越來越彰顯出歷久彌新的鮮活的現代性。這無疑是因為太宰治不惜用生命作為賭注,將自己置於實驗臺上以曝露現代人的恥部,追求人類最隱秘的真實性和人類最本源性的生存方式,並表現為融獨特性和普遍性為一體的文字之緣故。

五次自殺

太宰治一生有著濃厚的自殺情結。前後共計五次嘗試自殺,有3次是跟女子一起殉情。最終死神也經不住他三番五次的叩門,終於收下了他。

20歲那年(1929年),上大學預科的太宰治頭一次自殺,據說是受了他的偶像——有鬼才之稱的作家芥川龍之介自殺的刺激,同時因為投身革命運動,對自己粗鄙的土豪出身深感羞愧,自殺方式亦與芥川一樣,吞服安眠藥,因劑量不夠,未遂。

第二次是21歲他在東京帝國大學法文系期間,與剛同居3天的咖啡館女招待田部目津子到鐮倉海邊吞服安眠藥跳海殉情。這一次導致目津子死亡,太宰治卻被漁民搶救了下來。為此他以“幫助自殺罪”被起訴,後證明他是真想死,起訴撤銷。但這次經歷加重了敏感的太宰治本來就有的負罪感,或許也讓他骨子裡那顆自殺的種子在暗中開始了更瘋狂的生長。

第三次。那年太宰治26歲,在文壇剛露頭角,但連著三屆芥川獎的落選讓他備受挫折。應聘新聞社遭拒,他又趕上得盲腸炎服用大量麻醉劑染上毒癮,且欠了一屁股債,遂跑到山上上吊,因繩子崩斷被人救下。

第四次是在他28歲那年,因為得知與他相戀並同居了5年的情人小山初代與一位油畫畫家有染。太宰治幾近崩潰,遂要脅初代到了一處溫泉,實施殉情計畫。他們仍是服安眠藥,這次劑量仍然不夠,他們雙雙被救了過來。次年二人分手。多年以後,太宰治和朋友參觀那位油畫家的一個畫展,太宰治跟朋友說:“畫得不怎麼樣啊。”

小山初代是太宰治18歲在老家青森結識的藝妓,她大概是太宰治一生的最愛。太宰治父親死得早,家裡大哥當家,上大學期間,大哥想讓這個門門不及格的怪異弟弟乾脆去法國留學,反正他們家有錢。太宰治本人又非常崇尚法國文化,沒想到被太宰治以“我還是先在國內打好基礎”為由拒絕了。

其實太宰治的真實想法是不想和小山初代分開。在他死後出版的《如是我聞》中,太宰治提到此事寫到:“……為了這個女人,後來我吃盡苦頭,但是,現在我並不後悔那麼做(拒絕去法國),因為我甚至認為,比起留洋,和貧窮愚蠢的女人吃苦,就所謂個人事業而言,更加困難,也更加光榮。”

第五次,也就是太宰治39歲那年,與情人山崎富榮在一個雨夜雙雙跳河而亡。那條河叫玉川上水,據說如果不下雨,河水很淺,那樣的話,太宰治,當然還有山崎富榮,很可能都不會死,如果真是那樣,對太宰治來說,是不是還會有第六次、第七次?

太宰治在與山崎富榮赴死之前,在山崎富榮家裡呆了很長時間,是否喝了酒,沒見到記載。他在之前一天給妻子留了一封懷著歉意的遺書。

太宰治剛死,他的部分鐵杆粉絲認為,其實太宰治那天並不是特想死,而是被山崎富榮死拉活拽地跳了水。理由有二:一是驗屍結果顯示太宰治曾經激烈掙扎,似乎臨時改變了主意;二是當時太宰治正在連載的作品《GOODBYE》筆調詼諧幽默,毫無收筆的跡象……

關於山崎富榮,她比太宰治小10歲。殉情一年多前,在一個街邊烏龍面攤兒上,她與正在喝酒的太宰治結識。從照片上看,山崎相貌端莊漂亮,她出身富貴家庭,受過高等教育,在東京開過美容院。太宰治寫過一個名篇《維庸之妻》,講的是法國頹廢詩人維庸在妻子眼裡的放蕩、荒唐和不負責形象。據說在一次喝酒過程中,山崎富榮當眾說當維庸的妻子死也值得。